荆公毁稿阅读答案(文言助读21)
荆公毁稿阅读答案(文言助读21)批评君主来提高自己的名声,提出不同意见表现自己高明,率领下层一些人造谣诽谤攻击朝廷。如果这些现象不禁止,在朝廷上君主的威信就会下降,下面就会结党营私,应该立即禁止私学了。我请求皇上下令,将所有的《诗经》《书经》及诸子百家学说等著作,都清除销毁,旨令下达满三十天不清除销毁的,即处以黥刑,罚筑城四年。可以保留的书有医药类、占卜类、种植类。有要求学习的,以官吏作老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下令收缴《诗经》《书经》和诸子百家的学术著作,使百姓愚钝,使天下人都不敢以古非今。明确法律制度,制定条律命令,都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统一文字,修建离宫别墅,遍及全国各地。第二年,秦始皇又外出巡视诸侯所守疆域,平定驱赶四方外族,这些李斯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秦始皇将这些下达给丞相去评议。丞相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谬,将这些话废弃不用,于是上书秦始皇说:“古时候天下分散混乱,没有谁能统一,是因为诸侯相互兴起争夺,说话总是称
【原文】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过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仪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吉,
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权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译文】
秦始皇三十四年,咸阳宫中摆设酒宴,博去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奏始皇的威德,齐人淳于越劝谏秦始皇说:“我听说,殷朝和周朝之所以能统治上千年,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作为王室的支撑辅佐。如今陛下拥有四海之内的天下,可是子弟仍是平民百姓;要是突然出现田常、六卿那样的祸乱,没有辅佐的臣属,以谁来相救呢?办事不向古人学习而能长此以往的,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当面奉承陛下,是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的作法。”
秦始皇将这些下达给丞相去评议。丞相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谬,将这些话废弃不用,于是上书秦始皇说:“古时候天下分散混乱,没有谁能统一,是因为诸侯相互兴起争夺,说话总是称颂古代来诋毁当代,以虚假谎言混淆事实;人人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流派是最完善的,用它来否定皇上和朝廷所建立的法令。现在陛下已兼并拥有了天下,辨清了是非黑白,而且制定了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然而各发学派却都在非议朝廷的法令制度。一听说法令制度颁布下来,就各自都以自己的学术流派去评议它,来到朝廷则口是心非,退朝后就参与街头巷尾的评论;
批评君主来提高自己的名声,提出不同意见表现自己高明,率领下层一些人造谣诽谤攻击朝廷。如果这些现象不禁止,在朝廷上君主的威信就会下降,下面就会结党营私,应该立即禁止私学了。我请求皇上下令,将所有的《诗经》《书经》及诸子百家学说等著作,都清除销毁,旨令下达满三十天不清除销毁的,即处以黥刑,罚筑城四年。可以保留的书有医药类、占卜类、种植类。有要求学习的,以官吏作老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下令收缴《诗经》《书经》和诸子百家的学术著作,使百姓愚钝,使天下人都不敢以古非今。明确法律制度,制定条律命令,都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统一文字,修建离宫别墅,遍及全国各地。第二年,秦始皇又外出巡视诸侯所守疆域,平定驱赶四方外族,这些李斯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斯的大儿子李由当三川郡守,他的每个儿子都尚配秦国的公主,女儿全部嫁给秦国的皇室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到咸阳,李斯在家中摆设酒宴,百官都前来为他祝贺,门前车辆数以千计,李斯面对此情此景,感叹地说:“唉!我听荀卿说过:‘凡事切忌太过。我李斯以前只是上蔡的一个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上不知我才能低下,于是将我提拔到现在这个地位。现在在朝中做官的人没有谁比我的职位高,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事物达到极盛就会转向衰减,我不知将来的结局会怎么样啊!”
【助读理解】
李斯成为客卿之后,就秦始皇采纳文武百官的意见而下逐客令一事,向秦始皇上了《谏逐客书》。李斯在这篇文章中回溯了秦国的历史,指出自秦穆公以来,六世重用客卿,才富国强兵。李斯通过张扬铺陈无可辩驳的事实,巧用比喻,委婉地规劝秦王不应持有狭隘的观点,要广取博采,不仅仅要得到各国的玩好,更重要的是吸收各国的贤能之人,才能最终“跨海内、制诸侯”。《谏逐客书》文采飞扬,说理雄辩,很有气势,显示了李斯审知天时、地利、人和的出色的政治智慧。
秦王看了《谏逐客书》,解除了逐客今,最终采纳了李斯的计策。李斯不仅食复原职,迁升为廷尉,而且最终官拜丞相,登上了他一生权力的顶峰。
公元前 213 年,秦南取岭南,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置九原郡。公元前 213 年,已是秦统一后的第八年,为了庆祝胜利,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博士淳于越企图维护旧制度,把矛头指向了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的改革,主张重新实行分封制,并公然叫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在这一改革、还是守旧,前进、还是倒退的历史关头,李斯顺应历史潮流,批驳了淳于越不懂得历史发展变化的错误观点,指出了其以古非今,造成百姓思想混乱、皇帝的中央集权的权威受损害的严重恶果,提出了“焚书”的主张。
不仅“焚书”,秦始皇后来还施行了“坑儒”的举措,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为了建立和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局面,开展一场斗争是必然的。“焚书坑儒”正是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开始,发展到更深层的以何种思想理论来指导现实政治的问题。以此来审视“焚书坑儒”,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焚书坑儒”的举措又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焚书坑儒”以极端野蛮的手段来籍制思想。自此,这一浓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中国封建社会: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科举制;明清以八股取士,酷烈的文字狱及借修书手段来毁书等等,更是把思想控制推向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