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鸟岛之孔雀开屏(视觉来沈阳鸟岛)
沈阳鸟岛之孔雀开屏(视觉来沈阳鸟岛)“鸟妈”正在为刚刚孵化的小鸬鹚喂食。同样身为“90后”,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崔悦已经是沈阳鸟岛的“老人”了,在天鹅、鸬鹚、鸿雁区域,只要她提着水桶路过,这些水鸟就会扑腾着翅膀、伸长脖子、发出响亮的叫声,等待崔悦投喂。“鸟爸”在孵化中心观看鸟蛋孵化情况。在孵化中心,一只鸸鹋刚刚破壳。这位“95后”的“鸟爸爸”已经在孵化中心工作两年多了,对孵化工作十分熟悉。每天上班后,马云峰会先查看孵化器的运转情况。“机器内是否缺水、转动架是否正常、有没有新孵出来的小雏……这些是上班后要最先确认的。”马云峰打开孵化器,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当天早上刚破壳的小鸸鹋。这只鸸鹋身体的一半已经破壳而出,另外一半还在深绿色的壳中。在它旁边,两只前一天出生的小鸸鹋扭动着身体,东张西望。
5月16日一早,沈阳鸟岛动管部副部长石全刚和饲养员尹照彤去外岛巡视时,在浑河边看到一只难以行走的野生苍鹭,初步判断腿部受伤,就捡回来治疗。这样的救助行为,在沈阳鸟岛十分常见。
眼下正值鸟类繁殖期,沈阳鸟岛的饲养员们化身“鸟爸鸟妈”,他们不但人工孵化园内的鸟类,还会对野生幼鸟进行救助,人工喂养。正是他们不舍昼夜、悉心照料,才有了浑河上的鸟鸣啁啾。
“鸟爸”在查看孵化不久的红腹锦鸡长势。
在孵化中心做“鸟爸爸”1997年出生的马云峰是沈阳鸟岛孵化中心的饲养员,和其他3名同事一起负责孵化机中约1500枚鸟蛋的孵化工作。马云峰的手中,总是握着一个手电筒,他对记者解释:“这是照蛋用的。”因为这些鸟蛋是不同日期放进孵化器的,马云峰要记住这些蛋的孵化时间,通过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情况。
“鸟爸”在孵化中心观看鸟蛋孵化情况。
在孵化中心,一只鸸鹋刚刚破壳。
这位“95后”的“鸟爸爸”已经在孵化中心工作两年多了,对孵化工作十分熟悉。每天上班后,马云峰会先查看孵化器的运转情况。“机器内是否缺水、转动架是否正常、有没有新孵出来的小雏……这些是上班后要最先确认的。”马云峰打开孵化器,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当天早上刚破壳的小鸸鹋。这只鸸鹋身体的一半已经破壳而出,另外一半还在深绿色的壳中。在它旁边,两只前一天出生的小鸸鹋扭动着身体,东张西望。
人工悉心喂养小鸬鹚同样身为“90后”,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崔悦已经是沈阳鸟岛的“老人”了,在天鹅、鸬鹚、鸿雁区域,只要她提着水桶路过,这些水鸟就会扑腾着翅膀、伸长脖子、发出响亮的叫声,等待崔悦投喂。
“鸟妈”正在为刚刚孵化的小鸬鹚喂食。
今年,沈阳鸟岛新孵化出不少鸬鹚,有的还在保温箱中,由饲养员们定时填鱼泥、喂水;有的已经能够自主进食。“鸬鹚幼鸟不会自主觅食,新出生的鸬鹚肠胃很弱,我们把鱼制成鱼泥填喂,每天只有喂食、喂水时才会将它们拿出保温箱,尽量给它们稳定的环境成长。15天以后,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带小鸬鹚去户外晒太阳补钙。”崔悦一边用针管给小鸬鹚喂水,一边对记者说。
“鸟妈”驾船在鸟岛附近岛屿上捡拾遗落的鸟蛋和幼鸟。
除了人工孵化,沈阳鸟岛内还有很大一部分亲鸟孵化。“饲养员们很少干预亲鸟孵化,只会在繁殖期提前准备好枯草、树枝等巢材,方便鸟类筑巢。”崔悦说。
每年捡回野生幼鸟数十只在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内工作完成后,崔悦偶尔会步行或撑船去外岛,遇到受伤的野鸟或是从巢中掉落的幼鸟,便带回内岛,交由兽医检查,由饲养员人工喂养后放飞。
“鸟妈”在为鸟儿们准备午餐。
“救助最多的是白鹭。”石全刚对记者说,白鹭的繁殖期是五到八月,沈阳汛期时,部分小白鹭会因为刮风下雨从巢中跌落。沈阳鸟岛每年都会捡回数十只幼鸟,刚捡回时,饲养员们会亲自填鱼喂养,为了让它们以后能够适应野外生活,在具备自主进食能力以后,饲养员将鱼放好后就会离开。“救助的鸟类伤好长大后要放飞野外,不能太亲人,等到快要放飞时,我们还会放一些活鱼在池中,让它们自己学着抓鱼,在完成野化训练后,再帮助这些鸟儿回归大自然。”石全刚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文 高级记者 张文魁/摄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