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与柏拉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与柏拉图)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不能弄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音yú,角落译文: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与柏拉图)(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注释: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音yú,角落

译文:

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不能弄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



  • 在孔子看来,教育应当用启发的方式,就是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后,老师再给予指导和帮助。

  • 这同武术界中的“点拨”意思相同。由这种方式取得的教学成果,往往是学生懂得快、记得牢、收获大。

  • 当然,孔子也说对于那些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我就不再教育了。


    • 《论语·雍也》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

    • 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与柏拉图)(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