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巴城和玉山的分界线(昆山与昆仑山谁更高)
昆山巴城和玉山的分界线(昆山与昆仑山谁更高)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名单,昆山连续17年蝉联榜首;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中,昆山也再一次排名第一;《2021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揭晓了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昆山有8个镇榜上有名,几乎接近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国内各项百强县排名中,昆山均榜上有名。一个是“中国第一神山”,一个以“中国第一县”身份跻身“大城市”行列,都是中国高度的担当。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昆山与浙江义乌、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携手进入大城市行列。群山之巅 富可敌国
文 | 李莹莹
昆仑山海拔5500~6000米,享有“万山之祖”的美誉;昆山平均海拔仅3.5米,最高峰80.2米。都是“名山”,一字之差差距有多大?
其实不大。
昆山2021年GDP总额4748.06亿元,是中国经济海拔最高的县。
一个是“中国第一神山”,一个以“中国第一县”身份跻身“大城市”行列,都是中国高度的担当。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昆山与浙江义乌、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携手进入大城市行列。
群山之巅 富可敌国
在国内各项百强县排名中,昆山均榜上有名。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名单,昆山连续17年蝉联榜首;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中,昆山也再一次排名第一;《2021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揭晓了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昆山有8个镇榜上有名,几乎接近总数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万元,而同年,昆山人均GDP 22.69万元,是全国人均的2.8倍。甚至超过韩国、欧盟等发达国家。
统计公报显示,2021全年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7.8%,稳居县域头把交椅。而这个数据,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GDP排行榜上,比74名以后的国家GDP还要高,昆山可谓是富可敌国。
昆山市能成为“中国第一县”,也是因为这里是外商和投资者的第二故乡。昆山每年财政收入大约是300多亿人民币,而出口额却高达到5000多亿人民币。
目前,昆山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千分之五点三的外资,创造了全国近百分之二的进出口总额。
两次跃升 昆山的问鼎之路
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昆山的经济实力很薄弱。
彼时,苏南模式异军突起,昆山的经济总量和农民人均年收入都掉到了苏州的车尾,成为苏州下辖6县的“小六子”。强烈对比之下,昆山喊出了“要发展,靠上海”的口号,同上海有关部门和企业洽谈合作,请他们到昆山联营办企业,全面发展横向联合。
1984年8月,昆山自筹资金,在县城东侧划出3.75平方公里土地,开始动工建设工业新区,这也是“中国首个自费开发区”。短短两年间,就一口气上马了14个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
这次与上海的横向联合,彻底打开了昆山开放的大门,其不再满足于只做上海的后院。乘上“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快车,昆山充分利用自己与上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引进台资企业。
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昆山;1992年昆山第一个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沪士电子到来,正式拉开了台企大规模投资昆山的序幕。如今,昆山已经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0万台商扎根于此,可以说,台企几乎亲历了昆山崛起的全程。
值得一提的是,享誉全球的自行车品牌捷安特,也是在这一时期落户昆山。
2005年,昆山一跃成为中国百强县之首,自此便蝉联了17年之久。
新时期,昆山又将目光转向了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8年8月,昆山市委召开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拿出当年自费建开发区的精神和魄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产业变革趋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
引进“头雁人才”,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和中科院阎锡蕴院士团队分别获得1亿元的资助。这也是目前可查的地方政府对人才项目最大手笔的奖励。
而早在2008年,昆山就瞄准了生物医药产业。如今,昆山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研究平台,积聚了国内该领域大部分知名企业和研发团队。
近几年,中科可控、澜起科技等关键核心项目落户昆山;“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启动建设;中科院阎锡蕴院士团队的铁蛋白纳米酶药物载体项目,将衍生出一系列全球首创、昆山原创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创新药物,提升昆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昆曲发源地 攀升的文化品牌
昆山在几十年的腾飞中,收获的不只有高居榜首的GDP,文化品牌也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
“百戏之祖”昆曲由此发源,唱出古往今来。2018年,首届戏曲百戏盛典在昆山揭幕,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先后在昆山展演。
其实,昆山对昆曲的复兴从未停止。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昆曲博物馆,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七届昆曲艺术节;投资9亿元建成的昆山大戏院,在疫情之前,几乎每周五晚都会灯火通明;到现在,昆曲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覆盖各级市区镇,昆曲日渐深入人心。
除了昆曲,承载着中国人水乡梦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古镇,早已走上千家万户餐桌的阳澄湖大闸蟹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打响了昆山的文化品牌。
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五城市曾获联合国人居奖,昆山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昆山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县”。
信源:公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