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带动旅游消费各地民宿价格(村民一年农家乐收入180万)
农家乐带动旅游消费各地民宿价格(村民一年农家乐收入180万)开货车的老周决定搞种植采摘杨梅从每斤0.5元卖到25元 自2016年起,浙江启动森林人家特色村的评选和命名,目前已评选2批,共命名森林人家特色村93个,另有18个列入培育名单。目前已有11个森林人家特色村列入省财政项目建设补助,每个项目补助200万元,共计投入2200万元。实施成效如何?村民反应怎样?11月27-30日,省林业厅组织“走进森林人家"专题采访活动。长兴渚山村:
2017-12-03 20:2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这步大棋怎么实施呢?借鉴国际林业发展最新趋势,浙江找到一条新路子:把一些村庄的良好生态环境用来的发展森林休闲养生,进森林氧吧、尝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给这些村子或森林景区授予“森林人家"称号。
当然,“森林人家"也有标准。比如村庄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必须70%以上;周边要有森林古道、森林群落等能提供休闲养生场所;区域内必须有就餐(不少于100人)、住宿(不少于50张床位)接待规模等。
自2016年起,浙江启动森林人家特色村的评选和命名,目前已评选2批,共命名森林人家特色村93个,另有18个列入培育名单。目前已有11个森林人家特色村列入省财政项目建设补助,每个项目补助200万元,共计投入2200万元。
实施成效如何?村民反应怎样?11月27-30日,省林业厅组织“走进森林人家"专题采访活动。
长兴渚山村:
杨梅从每斤0.5元卖到25元
开货车的老周决定搞种植采摘
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是个地道的杨梅村,全村531户,户均拥有杨梅7.2亩,村民收入一半依靠卖杨梅。
站在自家3层小楼前,53岁的周国强记得,2004年前,村里杨梅只能卖0.5-1元/斤,为了生计,他只能开货车运输养家。后来村里年年搞起杨梅节,并进行村容整治绿化,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杨梅成为摇钱树价格今年卖到25元/斤。
去年老周决定,不去外面开货运挣辛苦钱,与村民合伙搞起杨梅、葡萄、水蜜桃等水果采摘,今年他靠6-9月的水果采摘收入就有10万元,还能照顾到家里。
渚山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拥有全长8公里的龙山绿道。去年3月,它被命名为首批浙江森林人家。白墙乌檐的民居,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樟树、银杏等,小桥流水,宛如天然森林免费景区,每年来观光游客超过6万人次,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杨梅、葡萄、水蜜桃的行情,每年价格涨幅10%以上,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78万元,其中六成收入依靠水果采摘。
安吉大溪村:
农家乐富二代玩起精品民宿
980-2580元/间引航转型
作为浙江省农家乐发源地,素有“浙北农家乐第一村"雅号,森林覆盖率达93%,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来头不小,依托藏龙百瀑、江南天池等景区资源,全村500多户家家开起农家乐,去年来吃饭住宿游客达150多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3.2万元。
在大溪村入口半山间,6间仿台湾风格的木质民宿引人注目。民宿在设计、装修时就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依山而建,没有破坏当地森林资源,而且充分利宿周边茂密的古榧树、毛竹等资源,精心打造了树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内部装修的选材上,也大多采用环保的林木材料,木制的楼梯、老门板改造的桌子、土墙搭建的壁炉,每一个细节都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民宿主人翁璐,31岁,当过天安门国旗护卫手,父母是大溪村第一代农家乐开拓者。他退役后不想接手父辈八、九百元一桌的农家乐,而是投资500多万把爷爷130多平方米的土房子上改造成二层高端民宿,房间内精心摆置的一些物件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如太婆的梳妆台、太公的鸟笼、外公的书籍等,作为家族文化的象征,他想把这种情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翁璐的民宿旺季980-2580元/间,虽然比大溪村上普通农家乐200元/间高出5倍以上,但收效还不错,试营业一年来收益超过100万。
大溪村将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以坐云为代表的民宿不断提升品位,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如此一来也可以缓解资源压力,保护好生态环境,把原有低、小、散的农家乐模式,转变为讲品质、多形式、全方位的森林休闲养生模式。
临安指南村:
“七古"古村保护好了
村民老潘一年收入180万
临安太湖源镇指南村被认为是华东最美古村落之一,村庄森林覆盖率在93%以上,尤以“古树、古墓、古塘、古宅、古井、古道、古姓"等七古保护修缮闻名,也是免门票的。
其中最大看点是古树。村中340多棵千年枫香、红枫、银杏等古树将村庄装点得灿如梦幻,一到秋天,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成为旅行摄影达人心向往之的红叶小镇。每到节假日,一天的游客接待量约6000人,最多上万人。
54岁的潘一心,原在临安城区卖酱菜的,自3年前指南村出名加上森林人家建设,他看到游客的商机,关掉临安城区酱菜店,回到村里,把自家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改成农家乐 住宿,自种的青菜萝卜原来喂猪的,现在家门口能卖到4-5元/斤,周末来这里吃饭住宿必须提前10天预订。
老潘说,他今年在家靠卖农家乐、土特产收入可以达到180万,是以前在城区卖酱菜的5倍以上。
截至目前,指南村共有农家乐65家,其中民宿2家,村里还成立了农家乐协会。2015年至今,游客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预计2017年指南村全年游客接待量达75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接近20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
桐庐新丰村:
畲族民族村兴起畲味民宿
桐庐县莪山乡新丰民族村,是杭州地区畲族人口集聚度较高的民族村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90.1%。
正值一场秋雨,山上烟雨朦胧,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穿过一片竹林,“云夕戴家山"民宿正隐秘于此。南京大学建筑与规划设计学院的张雷教授当时看中莪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巧妙利用当地传统畲族民居,作为主体建筑改造扩建,土楼的墙面和木制的结构充满了古朴的畲族建筑风格。店主雷树冰会自弹自唱畲族歌曲,以山水为邻,与草木相伴,人们在此可以实现“世外桃源"生活的梦想。
新丰民族村在建设森林人家时,盘活村内老房子、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资源入股的形式,成功引进“秘境山乡生活"“云夕戴家山"“独幽处"3家高端民宿,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宿25幢、54间房。
新丰民族村党总支书记戴晓慧介绍说,目前村里还有林间“游步道"2.4公里,接下来还会新建更多的游步道,让游客在森林中享受隐逸生活,在自然中达到身心和谐。
海拔880米的戴家山自然村,不时飘来浓浓的咖啡香与书香,抬眼望去,先锋书店坐落于此,最具风格的书架、悠然自得的咖啡桌……让人难以置信这是身在小山村中的场景。
开化龙门村:
“1 X"结对共同致富模式
龙门村位于开化县齐溪镇北面、钱江源支流龙门溪畔,森林覆盖率迖93.5%以上,这个环境优美的村庄隐匿群山、经济落后,除了居住的村民,几乎看不到外来人群。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115元。
而通过森林人家项目带动,围绕“九溪龙门",打造集休闲农家体验、森林氧吧、森林穿越徒步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该村每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旅游营业收入6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5万元,比5年前翻了两番。
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一棵棵葱茏茂盛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溪水绕村流淌,清脆的瀑布声和婉啭的鸟鸣声演奏着自然乐章,走进山间,清新的空气和满目的翠绿则让人如入仙境,一路走来不时能碰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或观景或戏水,怡然自得,享受其中。
绿水青山中,一间精致的旅馆和农家客栈格外吸引人,这正是“龙门客栈"——久山半民宿。店主余昌山说,在外做餐饮管理多年,看到家乡这些年变化颇大,遂开始回乡创业,自2016年开办这家民宿以来,生意一直十分火爆,半年营业额即达到40万元,还通过“1 X"结对共同致富模式带动了6—7户村民增收致富。
龙门村自2013年起实行“1 X"结对共同致富模式,即一个农家乐或民宿结对X家种养农户,为农家乐、民宿经营户提供新鲜蔬菜、土鸡、清水鱼、笋干、菜干、豆腐等农副产品,旺季时为他们提供帮工。“1 X"结对致富模式还采取了包销制,即农户送多少农家乐业主包销多少,新鲜原料如销售不完可制成菜干,再由旅游公司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
今天,龙门村已经有53户农家乐和民宿,并与村内的179家农户进行结对,带动全村家家致富,龙门村用“1 X"的结对模式,践行着当年书记到开化时提出的“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