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钟振芳简历(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

钟振芳简历(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钟振振答:这首诗,见明·胡谧《(成化)山西通志》卷一六《集诗·古迹类》,清·顾嗣立《元诗选》三集卷四亦收之。网友雁南飞问:钟先生好!求教先生,王士元这首诗该如何理解?[元]王士元力扶洙泗绝荆舒,卧久周南返故庐。向使诸公歌不哭,调停人似汉唐初。

钟振芳简历(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芳简历(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89)

元·王士元《过司马温公故居》诗

过司马温公故居

[元]王士元

力扶洙泗绝荆舒,卧久周南返故庐。

向使诸公歌不哭,调停人似汉唐初。

网友雁南飞问:钟先生好!求教先生,王士元这首诗该如何理解?

钟振振答:这首诗,见明·胡谧《(成化)山西通志》卷一六《集诗·古迹类》,清·顾嗣立《元诗选》三集卷四亦收之。

“司马温公”,即北宋名臣司马光。司马光死后,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追封温国公,故称。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山西运城市夏县)人。此“司马温公故居”,当指其在夏县的故居。宋·吕颐浩《忠穆集》卷六《与刘仲高书》曰:“某元丰末(宋神宗元丰末年),侍先考(作者称其亡父)过洛中(指洛阳),尝瞻见温公仪范。又尝至温公故居,乔木尚存。乡人怀想,不异甘棠之思召公也(与周人见召公姬奭曾在其下判案的甘棠树而思念召公,没什么两样)。”又,《(成化)山西通志》卷七《古迹》载:“司马温公故居,在夏县城中。”

“力扶洙泗绝荆舒”,是说司马光极力匡扶孔子儒学之正统,杜绝王安石倡导的“新法”与“新学”。

“洙泗”,古代洙、泗二水自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西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曲阜,春秋时为鲁国的都城。洙、泗之间,是孔子当年聚徒讲学的地方。故后世诗文,每以“洙泗”代指、象喻孔子或孔子之学。例如:

三国魏·阮侃《答嵇康》诗二首其一曰:“唐虞旷千载,三代不我并。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

晋·郑丰《答陆士龙》诗四首其一《鸳鸯》序曰:“虽姬公之下白屋,洙泗之养三千,无以过也。”

唐·卢象《赠广川马先生》诗曰:“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愿接诸生礼,三年事马融。”

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诗曰:“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

宋·张元幹《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词曰:“万里两宫无路,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

陈亮《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词曰:“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讲论参洙泗,杯酒到虞唐。”

徐鹿卿《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词曰:“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元·王逢《题马洲书院》诗序曰:“马洲书院者,孔圣五十二代孙元虔昆季所建也。其五世祖若罕,高抗不群,长于《春秋》。当宋南渡,自阙里将之衢,留滞泰兴。见河流达南江,询之老人,曰此龙开河也,西北通淮泗。因叹曰:‘吾洙泗龙泉之支流,其在兹乎!’遂筑室河上,与其子端志,各授弟子业。”皆可参看。

“荆舒”,本指楚国及与其结盟的舒国(在今安徽庐江一带)。“楚”“荆”同义,皆灌木名,故“荆”即为楚国的别名。《诗经·鲁颂·閟宫》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汉·郑玄《笺》曰:“僖公与齐桓举义兵,北当戎与狄,南艾荆及群舒,天下无敢御之。”唐·孔颖达《正义》曰:“美其用兵征伐。……车徒既多,甲兵又备,西戎北狄来侵者,于是以此膺当之;荆楚群舒叛逆者,于是以此惩创之。军之所征,往无不克,则无有于我僖公敢御止之者。”诗意是说,春秋时,鲁僖公在位,鲁国兵强马壮,颇有军事实力,既可以抵抗西戎、北狄等民族的军事侵略,又能够严惩南方的楚国及与楚结盟的舒国。“荆舒”与“戎狄”相提并论,显然是贬义,将楚人、舒人视为野蛮民族。

王士元诗里,即用此贬义来指称王安石以及他所倡导的“新法”与“新学”。王安石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封舒国公,三年(1080)改封荆国公。卒后,又于徽宗政和三年(1113)追封舒王。故以“荆舒”为其代称。

其实这并不是王士元的发明。苏轼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其《东坡志林》卷五曰:“王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先封舒公,后改封荆。《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识者谓宰相不学之过也(有识者认为这是宰相因为没有学问而犯的错误)。”(苏轼《仇池笔记》卷上《舒公封荆公》条,所载略同。)王安石封舒国公,并没有问题。因为他早年曾任舒州(今安徽安庆一带)通判,而舒州是古舒国之地。改封荆国公,就有问题了。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其地古代属楚,本来封荆国公也有道理。但由“舒”改“荆”,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诗经》里的“荆舒是惩”。王安石本人即是宰相,但他的封爵不可能自拟。究竟是何人拟了个“荆国公”?其人是真的“不学无术”呢,还是有意给王安石“下眼药”?那就不好说了。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