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了解立夏习俗:今日立夏 这些有趣的习俗要讲给孩子听
让更多人了解立夏习俗:今日立夏 这些有趣的习俗要讲给孩子听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钩悬一根凳子立夏还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
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
传统的“三新”即
樱桃、青梅、鲥鱼
“立夏称人”
立夏还有称人的习俗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
秤钩悬一根凳子
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
一面讲着吉利话
“立夏吃蛋”
天气渐渐炎热
人们容易四肢无力、食欲减退
称之为“疰夏”
立夏吃蛋
能预防这些苦夏症状,避免疰夏
因此,立夏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立夏农事
立夏至,农事忙
农民们在万物繁茂的夏天
期盼着一年的好收成
立夏后
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
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
迟早和雨量的多少
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立夏后
江南正式进入雨季
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
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立夏诗词
立夏的朝气蓬勃
早被文人墨客写在了诗里
《立夏前一日有赋》
明 ·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立 夏》
宋 ·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读山海经 · 其一》
东晋 ·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频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 ·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夏日田园杂兴 · 其一》
宋 ·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早夏游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立夏养生
学会养“心”
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进稀食有利补养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冰箱内取出食品别急吃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
饮食宜清淡
随着气温升高,食欲会大大降低,立夏时节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饮食因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
在这万物生长的旺季
告诉孩子去恣意挥洒汗水吧
只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
人生终会如夏花般灿烂
愿每一个人的努力终有回报
所有美好
都如期而至
文章综合自| 新华网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诗词中国等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