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贺兰红旗村养殖区(宁夏贺兰银河村)
银川贺兰红旗村养殖区(宁夏贺兰银河村)当时,马振锋负责建设的第一代温棚里面还点着炉子。如今,第二代棚已安装了控温和自动升降卷帘装置。银河村赶上了首批温棚红利的村民不仅买了车,在银川买了房,后代们也都回了乡,让自家温棚产业收入连年攀升。为建村里第一批温棚,马振锋摔断过腿,遭受过种植的失败,感受过被吐沫星子“围攻”的心灰意冷。然而,仅在第一波西红柿销售旺季过后,村民们就坐不住了。在随后的不到十年时间,银河村温棚连片建起,西红柿、辣椒、豆角、豇豆、叶菜……一晃二十年,“金贵温棚蔬菜”的品牌成了宁夏响当当的蔬菜招牌,银河村也成为贺兰县金贵镇种植大棚蔬菜最多的一个村。那年大年初三,一直犯着嘀咕的马振锋在银川亲戚家的餐桌上找到了答案。“那个年月,大地覆霜,冬天除了土豆辣椒西红柿,本地产的其他菜几乎没有,可是亲戚家桌上的几样稀罕菜居然都来自银川本地。”经打听得知,那些菜产自兴庆区光华门附近的第一代温棚。马振峰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带着两委班子
银河村丰收的西红柿被装车运往外地市场销售。 贺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银川9月23日电 (李佩珊 李少波)九月秋收,贺兰县金贵镇村落田野间的硬化路面上,一辆辆装载车列队成行,将当季丰收的物产送往更多市场。步入银河村村部,崭新的大红色门头、气派的标语宣传栏、洁净的乒乓球案……这个“贺兰首富村”,处处彰显着美丽乡村的新面貌。
“首富不敢说,但全县前三名还是排得上的。”见到记者前来,银河村老支书马振锋笑盈盈地迎了出来。
20年前,年轻气盛的马振锋初任银河村党支部书记,望着眼前暗淡的景象,心里发了慌。田间是清一色的小麦套种玉米、地旁是一码黄的破旧土坯房,社员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人民币,下同),村集体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那年大年初三,一直犯着嘀咕的马振锋在银川亲戚家的餐桌上找到了答案。“那个年月,大地覆霜,冬天除了土豆辣椒西红柿,本地产的其他菜几乎没有,可是亲戚家桌上的几样稀罕菜居然都来自银川本地。”经打听得知,那些菜产自兴庆区光华门附近的第一代温棚。马振峰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带着两委班子和几名党员就去看看究竟。
银河村整齐的村落。 贺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当时,大棚种植是个“高科技”活儿,也很耗费资金,马振锋的想法被很多人否决了。“老百姓其他的不吃可以,蔬菜少不了,你们要是不同意,我来掏钱带头干。”回忆起当时的决定,马振锋黝黑的脸上依旧显露着“说话算数”的坚定神情。
为建村里第一批温棚,马振锋摔断过腿,遭受过种植的失败,感受过被吐沫星子“围攻”的心灰意冷。然而,仅在第一波西红柿销售旺季过后,村民们就坐不住了。在随后的不到十年时间,银河村温棚连片建起,西红柿、辣椒、豆角、豇豆、叶菜……一晃二十年,“金贵温棚蔬菜”的品牌成了宁夏响当当的蔬菜招牌,银河村也成为贺兰县金贵镇种植大棚蔬菜最多的一个村。
当时,马振锋负责建设的第一代温棚里面还点着炉子。如今,第二代棚已安装了控温和自动升降卷帘装置。银河村赶上了首批温棚红利的村民不仅买了车,在银川买了房,后代们也都回了乡,让自家温棚产业收入连年攀升。
近年来,贺兰县农业农村局经常组织专家为银河村蔬菜种植产业问诊把脉,开设培训班为社员们教授土壤改良和种植知识,村里的种植大户个个儿都成了专家。
“我家的4个大棚年收入超过了8万元,如今,测土配方、育苗栽培、防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工作都可以自己完成。”银河四队马泽红和儿子的温棚里种植着西红柿、樱桃、草莓,每逢收获时节,外地客商如约而至,靠着良好的品质,他们的果蔬远销西安、上海、浙江等地。
沃土改变了银河村一代人的贫瘠。2009年,银河蔬菜成功注册“金贵”牌蔬菜,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商标。2014年,银河村建成蔬菜冷链基地,让蔬菜错峰销售,避开滞销期。截至目前,银河村人均年收入21350元,集体经济突破70万元,银河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依法治理先进村”“国家级巾帼示范村”“国家级文明村”等国家级优秀乡村称号。
“村集体经济靠的是温棚,社员们的收入也靠的是温棚,我们新的思路也该打开了。”马振锋隐隐感到新的发展机遇在向银河村发出召唤,“我们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保鲜预冷库即将投运。下一步,我们将把产业链拉长,对蔬菜进行深加工,制作烘干豆角、豇豆、贡菜等更多产品,让我们的市场更宽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