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段祺瑞怎么上位的(段祺瑞拟武力统一)

段祺瑞怎么上位的(段祺瑞拟武力统一)可是此时,风云突变。同属北洋的直系代理总统冯国璋此前对段祺瑞主政“滋不满”,但一直隐忍不发。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突然提出召开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南北会谈”。同属直系的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也联名通电主和,提出“停止湖南战争,撤回傅良佐,改善内阁,整理倪嗣冲部”这四项解决南北问题的意见与冯国璋遥相呼应。一开始,战事向着有利于北方的态势发展。湖南方面日渐窘迫,主政湖南的谭延闿被迫下野。南方军政府也准备入湘支援。段祺瑞“武力统一”成功似乎指日可待。鉴于国会难复,以维护《临时约法》为己任的孙中山7月19日到达广州之后发表演说,认为段祺瑞就任总理“实为非法”,指出现在南北双方之争是“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认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只有打倒假共和,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滇系军阀唐继尧宣称“此次变乱,即段氏酿成,安能再居总理之位!”,“非故纵元凶,即图局功首。继尧誓不承认”。在孙中山的号

段祺瑞怎么上位的(段祺瑞拟武力统一)(1)

段祺瑞

1917年7月,借着平息张勋复辟闹剧,声名重归巅峰的段祺瑞重新回到北京中枢,自任总理。原来的总统黎元洪不再复任,而由北洋系统中的另一个实力派军阀冯国璋代理总统。一时间,北京中央的军政权力均掌握在有着“再造共和”称谓的段祺瑞手中。

为了紧握手中权力,顺利实现“武力统一”的心中理想,段祺瑞就“统一”南方诸省与首席智囊徐树铮商量。

徐树铮认为,“目今南北西东,八方俶扰,无非一时嚣尘,不久仍归和合”,“西南构衅,为国家维持统一计,非用武不能止乱”,而“用武”计划需要通过国会审查,徐树铮又认为“近世国际往还,皆以政府为国家代表,据之者顺,背之者逆,即国内统一之号令,亦应于政府发布”,因此“此时不应恢复”被黎元洪解散之国会。

鉴于国会难复,以维护《临时约法》为己任的孙中山7月19日到达广州之后发表演说,认为段祺瑞就任总理“实为非法”,指出现在南北双方之争是“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认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只有打倒假共和,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滇系军阀唐继尧宣称“此次变乱,即段氏酿成,安能再居总理之位!”,“非故纵元凶,即图局功首。继尧誓不承认”。在孙中山的号召之下,南方各省军阀为了自身利益,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

段祺瑞怎么上位的(段祺瑞拟武力统一)(2)

南北之争的南方军政府军队

1917年9月18日,湘军将领林修梅,刘健藩各自在零陵和衡阳宣布资助。段祺瑞派兵进入湖南,护法战争拉开帷幕。

一开始,战事向着有利于北方的态势发展。湖南方面日渐窘迫,主政湖南的谭延闿被迫下野。南方军政府也准备入湘支援。段祺瑞“武力统一”成功似乎指日可待。

可是此时,风云突变。同属北洋的直系代理总统冯国璋此前对段祺瑞主政“滋不满”,但一直隐忍不发。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突然提出召开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南北会谈”。同属直系的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也联名通电主和,提出“停止湖南战争,撤回傅良佐,改善内阁,整理倪嗣冲部”这四项解决南北问题的意见与冯国璋遥相呼应。

“武力统一”没有了直系的参与,段祺瑞的行动就如同缺了一条腿。他知道单靠皖系是不可能完满解决南方军政府。再者,皖系主力一旦全部调入南方战场,空虚的京畿地区很容易会被直系或一直虎视眈眈的奉系钻了空子,因此无论如何他必须把直系重新拉回他的战车上。

为此,段祺瑞和徐树铮使劲浑身解数,多管齐下。

其一,段祺瑞以退为进,先不辞去总理职务。在辞职同时,他发出铣电,先将“武力统一”政策与北洋整体利益挂钩,将分裂责任推给冯国璋。同时让皖系督军发表赞成的声明,造成“武力统一”仍深入人心的假象。12月2日召开的,由其幕后操纵的天津督军会议更进一步,对冯国璋施展主战压力,令其同意继续对西南用兵。

其二,他在努力整合皖系督军的同时,分化拉拢直系督军,成功地将直系曹锟拉入“主战派”中,致使曹锟在天津督军会议后彻底投向主战派。

段祺瑞怎么上位的(段祺瑞拟武力统一)(3)

曹锟

最后,破坏“南北会谈”。在冯国璋下令继续讨伐西南,段祺瑞利用其“参战督办”身份,迫不及待地唆使陕西陈树藩进攻陕西护法军。南方代表因此多次质问,会谈也因此多次中断,直至最后破裂。

“参战督办”的头衔虽然能让段祺瑞在府院之外组成“太上政府”,重新组织对南方的攻势,但总归名不正言不顺。徐树铮就表示,“此时西南之征,仍应从整理政府入手……更易一总理,政府便可釐然清明,然后涣号申讨,一鼓作气,名正言顺,国内国外皆将翘足以待佳音”,“现时组阁情形,统顾内外,除芝老外,殆更无第二人足议”。

话虽易说,但现实情况难料。北洋直系虽在段徐的操作下节节败退,但实力犹存。如无绝对实力压制,直皖之间免不了一场大战。占尽上风的皖系需要一个强力盟友加入,以强大武力压服冯国璋。四下环顾,能引以为用的就只有一直跃跃欲试,却没有借口逐鹿中原的奉系张作霖。

徐树铮没有想到,“引奉入关”也许是此时的妙笔,但却成了后来皖系彻底衰灭的败笔。长袖善舞的他引狼入室,原以为可以就此瓮中捉鳖,却让这只鳖咬了个遍体鳞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