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思的失望(毁天灭地的刺骨毒)
单相思的失望(毁天灭地的刺骨毒)不过这首诗并不是金庸的原创,而是出自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的胡适之手。几番费思量,还是相思好。对于金庸迷来说,应该对这首诗很熟悉。这是在新版的《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祖师婆婆林朝英对王重阳临终的表白。可惜的是在王重阳想和她重修于好时,林朝英已经魂归西天了。只在她手中发现了这一块手帕,上面绣着这首小诗:都说相思好,相思令人老,
都说相思好,相思令人老。几番费思量,还是相思好。苏格拉底说过,暗恋是世上最美的爱情。
明明彼此深爱,却不能长相厮守。日日夜夜的思念,直至红颜生了白发,却又偏偏割舍不下。也许只要心里装着所爱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诗的出处
对于金庸迷来说,应该对这首诗很熟悉。
这是在新版的《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祖师婆婆林朝英对王重阳临终的表白。可惜的是在王重阳想和她重修于好时,林朝英已经魂归西天了。只在她手中发现了这一块手帕,上面绣着这首小诗:
都说相思好,相思令人老,
几番费思量,还是相思好。
不过这首诗并不是金庸的原创,而是出自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的胡适之手。
《调寄生查子》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
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不想去沾惹相思的煎熬,你不在我身边,这份思念要何处才能安放。可我不知道不去想你还能做些什么。如果没有遇见你,我的生命会不会失了颜色。就这样偷偷爱着你吧,虽不能相守,但我们曾深深爱过。
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胡适的《尝试集》第二编,是写给张慰慈的。张慰慈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先驱者,在政治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的后面原有诗跋:
有一天我在张慰慈的扇子上 写了两句话:“爱情的代价是痛苦 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陈独秀引我这两句话 做了一条随感录 加上一条按语道:“我看不但爱情如此 爱国爱公理也都如此.”这条随感录出版后三日 独秀就被军警捉去了 至今还不曾出来.我又引他的话 做了一条随感录 后来我又想这个意思可以入诗 遂用《生查子》词调 做了这首小诗.。
不过胡寄尘觉得音节并不和谐,便擅自修改成:
道是不相思,相思令人老,
几番细思量,还是相思好。
因此两人还打起了官司。
胡寄尘就是和柳亚子义结金兰的绢寄尘,曾协助柳亚子编辑《警报》。《尝试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也是胡适文学主张的自我实践。在新文学的发生期,新诗诗备受争议的。《尝试集》刚刚问世,胡寄尘就对诗集中的诗大加指摘,并自作主张为胡适改诗。胡适自然出面辩驳,刘大白,刘伯棠也纷纷撰文讨论,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笔墨官司。
到了这里还没完,后来爱格杂志又把这诗优化了 :
人道相思好,相思催人老。
几番细思量,还是相思好。
《世界诗学》的主编任雨玲也和过一首小诗。
《小诗》---雅和胡适同题《小诗》
红豆相思远,朝暮不了情;
几许长相忆,还是长相思。
后记
单相思的人,都知道相思的苦。倘若相思的人,知道可以不相思的方法,肯定不愿意去相思。因为不相思,就可以免去相思的苦,不用承受相思的折磨。但是,有人相思,总比没人相思好,至少有了一段相思的回忆。所以说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就大胆去告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