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平定(年羹尧平反昭雪)
年羹尧平定(年羹尧平反昭雪)顺治此举当时就引起了朝野的不满,但由于此案为顺治钦定,近百年来无人敢涉及此事,乾隆皇帝与四十三年(1778年),冒着违反先祖的危险,毅然推翻了这一冤案,为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平反昭雪,恢复原来爵位。这样一位立下显赫功勋的王爷,竟因其恃功揽权而被顺治视为眼中钉,一待其病故,即宣布其犯下了“谋逆”大罪,掘坟焚尸,削爵黜宗籍。多尔衮弟弟多铎虽立下大功,并已先卒,也连坐降为郡王。乾隆还将当年雍正一手处理的这件事,全部推到当时的大臣身上,说是在他们的再三要求下,并非出自雍正本意,并声称雍正晚年“屡向谕及此事,辄闷然不乐,意颇悔之”,所以乾隆做出决定:“复其原位,收入玉蝶,其子孙亦一并收入”。对于皇叔十阿哥和皇叔十四阿哥,乾隆即位后下谕:胤禵和胤礻我已被拘禁多年,现欲酌量宽宥,令总理事务王大臣、宗人府、九卿会议具奏,随即释放。并在乾隆二年(1737年)四月又下诏,封赐二人为辅国公,后来胤礻我死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弘历继位,为乾隆皇帝。雍正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先帝留给弘历的不仅有充盈的国库和相对清廉的吏治,雍正时期的那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政治风气也被遗留了下来。
乾隆当政之初,大清朝已有盛世的端倪,他继承了先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前期的教训,决心清除旧弊,安定人心,做出一番事业。为此乾隆一改雍正朝严酷的作风,大量的翻案工作拉开序幕。
首先是对宗室进行“抚恤”,乾隆敢于推翻列祖列宗钦定的冤案,或予以彻底平反昭雪,或给予宽待。
雍正在位期间,残酷镇压政敌和对自己不利的臣僚。乾隆即位伊始,力排众议,对其父统治时期影响很大的惩治兄弟及大臣案件,进行了重大调整,有的为其翻案。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将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革爵拘禁,还黜其宗籍,另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满族语猪和狗的意思)。
乾隆还将当年雍正一手处理的这件事,全部推到当时的大臣身上,说是在他们的再三要求下,并非出自雍正本意,并声称雍正晚年“屡向谕及此事,辄闷然不乐,意颇悔之”,所以乾隆做出决定:“复其原位,收入玉蝶,其子孙亦一并收入”。
对于皇叔十阿哥和皇叔十四阿哥,乾隆即位后下谕:胤禵和胤礻我已被拘禁多年,现欲酌量宽宥,令总理事务王大臣、宗人府、九卿会议具奏,随即释放。并在乾隆二年(1737年)四月又下诏,封赐二人为辅国公,后来胤礻我死后,用贝子品级祭葬,胤禵连升四级,晋升为恂郡王。
除此之外,乾隆还推翻了其曾祖父顺治皇帝钦定的睿亲王多尔衮“悖逆”案。此案是清朝前期一件特大冤案。多尔衮于顺治元年四月统军入关,打败农民起义军,消灭南明政权,统一全国。
这样一位立下显赫功勋的王爷,竟因其恃功揽权而被顺治视为眼中钉,一待其病故,即宣布其犯下了“谋逆”大罪,掘坟焚尸,削爵黜宗籍。多尔衮弟弟多铎虽立下大功,并已先卒,也连坐降为郡王。
顺治此举当时就引起了朝野的不满,但由于此案为顺治钦定,近百年来无人敢涉及此事,乾隆皇帝与四十三年(1778年),冒着违反先祖的危险,毅然推翻了这一冤案,为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平反昭雪,恢复原来爵位。
对于很多堂兄弟辈的宗室,乾隆同时也作出了宽大处理,一大批宗室被平反昭雪,并一一给予爵位。
乾隆对于宗室成员进行大规模的翻案,这情有可原,毕竟都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但对于年羹尧一案,乾隆也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乾隆宽待了皇父所定年羹尧一案的株连人员。年羹尧被革职削籍,赐死籍没后,其幕客邱鲁、汪景琪亦被处死,亲属发往宁古塔披甲为奴,并将一批立功于西藏、青海的文武官员革去职衔。
乾隆皇帝命吏部、兵部复查此案,将革职人员中的“才具可用”之人,保送吏部、兵部,酌量录用,将汪景琪的兄弟及侄子从宁古塔放回,其族人牵连监禁者,予以宽宥。而对年羹尧本人,乾隆也对他抱有很大的同情,他认为像年羹尧这样难得的名将本该留下来应对西北的战事。
对于皇父雍正,乾隆也大胆予以纠正。雍正晚年崇信佛道、迷信祥瑞、热衷于修炼之术,还养了几个道士在西苑,他骤得暴疾,亦可能是服了道士所修炼的金石药物有关。乾隆即位后,宣布裁汰僧道。
雍正皇帝讲求祥瑞,臣僚迎合帝意,频繁奏报嘉禾、瑞麟等吉祥景象,一而再,再而三,名目繁多,用以表明大清天下一派升平吉祥景象。乾隆皇帝十分厌恶这种自欺欺人的拙劣做法,一即位就谕旨各省总督、巡抚、将军、提督、总兵等,今后“凡庆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许陈奏”。
乾隆皇帝即位初期所推行的以宽代严的方针。冒着风险与阻力,革除旧弊,替皇父纠错补过,的确给乾隆初年的政治带来了和煦春风。应该说,乾隆即位时首要任务就是收拾人心、稳定政局和树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