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虎将谁打败了(小霸王官楚印被100名敌人包围)
八虎将谁打败了(小霸王官楚印被100名敌人包围)十一岁时,哥嫂求人说情,把他送到十几里外的大地主刘少波家放牛喂猪,当童工。可是,他的命却并不好,三岁时,官楚印的父母先后去世,他跟哥嫂相依为命。这家人都揪着一颗心,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男婴的降生,才打破了这沉闷的晌午。这个男婴就是官楚印。官楚印
一1904年,7月。
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
太阳悬在空中,毒热得像一团火,淡淡的几抹云彩,又显得那么懒散无力,蝉儿也被热气逼得寂息不鸣,这是三伏天的晌午,燥闷难当。
一条黄土路自野中婉蜒而来,路旁有着几片疏林,路上的黄土己滚热得像刚出炉的跳豆,参差不齐的庄稼地里静荡得冥无一人。
这家人都揪着一颗心,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男婴的降生,才打破了这沉闷的晌午。
这个男婴就是官楚印。
官楚印
可是,他的命却并不好,三岁时,官楚印的父母先后去世,他跟哥嫂相依为命。
十一岁时,哥嫂求人说情,把他送到十几里外的大地主刘少波家放牛喂猪,当童工。
然而小小年纪的他,受尽了大地主刘少波的折磨。
有一天,官楚印实在是饿的没办法了,偷吃了一口喂猪的豆饼,竟被狠心的地主用棍子在头上打了一条两寸多长的口子,过了2个多月伤口才长好。
一股出奇的愤怒涌上官楚印的心头,但他却淡淡一笑将心里的火气按住,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他做不了什么。
官楚印
生活的磨难,让官楚印更加坚毅,他不堪这种压迫的非人生活,于是他跟着哥嫂一起种地,学做篾匠。
然而,命运多舛的他不久后便成了孤儿,他的哥嫂在贫困交加中因病先后去世。
官楚印咬着牙,艰难地生活了几年。
直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郭家河一带活动,官楚印才逐步了解情人翻身的革命道理。
二1928年春,在地下党领导人陈文侯、陈定侯的引导下,官楚印秘密加入了农民协会,投身革命活动。
同年秋,官楚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冬天。
一轮淡淡的白日影已不知何时隐去,暗云低压,寒风如割,灰沉沉的天幕似要压到头顶上来,片片雪花顺着风势打到脸上,官楚印不由机伶伶打了一个寒噤,偏偏又当仲冬时分,劈面冷风贬人肌骨,穷途跋涉,益发显得景物荒凉,情致凄枪。
官楚印已经翻山越岭在官围子、刘畈、月儿湾等周围几个村庄发展党员,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
随着郭家河、陡山河等地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官楚印被选为弦南区第五乡苏维埃副主席。
今天他要在乡政府成立的大会上讲话,开展革命运动,处决大地主刘少波。
望着粘天衰草、匝地黄云,官楚印想着熬过冬天,就是春天,跟着党,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不远啦!
会上,他向群众问道:“你们要求乡政府办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底下的人高呼: “宰了刘少波!”
在台下群众的怒吼声中,官楚印望着这些衣食不周,面有菜色,生活苦到极点的百姓,便亲手处决了刘少波这个民愤极大的恶霸。
一时间,当地百姓无不欢歌载舞。
三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第八十九师向柴山堡地区大举进攻。
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地方武装与一些干部进入到了天台山一带隐蔽。
此时的官楚印把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民组织起来,组成了弦南区第五乡游击队,在莲康山、古庙一带坚持斗争。
经过几年战争的洗礼,官楚印已经从一个农村娃娃蜕变成一个有勇有谋的领导者。
他带着游击队,袭扰,阻击,破坏,夜袭,夺粮打了不少胜仗。
11月,一天夜里。
游击队驻地叶湾。
月黑风高,笔直的一条大街上,除了有三两条野狗,夹着尾巴,在寒风里踯躅,在屋角的垃圾里觅食,时而传出几声争骨头的咆哮声外,就只有风吹碎屑的声音,路东的一座小酒楼的酒幌子,风吹得砰砰直响。
风吹碎屑声、狗争食的咆哮声、酒幌砰砰声汇成了黑夜街道的特异声色——黑沉仍不能使街道寂寞,因为还有100多名反动民团突然来到了这里。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官楚印也只能马上组织人员撤退,他和3名队员留下阻击敌人,为撤退人员争取时间。
从路东的小酒楼开始阻击,官楚印边打边退。
敌人在前面喊话:“官楚印,缴枪吧,今天你是插翅难逃了!”
官楚印却越打越凶,最后,敌人将他们四人围困在一个小楼里面,而此时已经没有子弹了,只剩下冷兵器和两颗手榴弹。
等了很久,官楚印拒不投降,敌人便开始放火,企图将官楚印烧死在里面。
就在即将倒塌的一瞬间,官楚印闪转腾挪,而屋内三名同志都已壮烈牺牲,官楚印没有犹豫,冲了出来,将两颗手榴弹丢向敌群。
官楚印手持大刀,闪电般砍向敌人,上斩下砍,左劈右砸,猛扑而上,犹如火神从天而降。
他的大刀霍然翻飞纵横,带着轰雷的威势滚劈而出,颤抖着点点、片片、层层、重重光芒,似满空的崩星。苍穹的流虹,翻滚的浪花,旋荡的湍涡。气流激涌,呼啸如号!
敌人被官楚印如霸王般的攻击吓住了,官楚印见状乘着夜色的掩护,左劈右砍似江河决堤,洪流滚滚。似狂风咆哮。飞砂走石。似巨瀑倾泻,浩浩荡荡,在敌人中贴地翻闪,冲下山去。
夜空,依旧黑暗无光,北风呼号,滚滚的乌云向西移去。乌云是那么灰苍,那么深沉,场中做着生死之斗的官楚印,犹如霸王相遇,天地之欲倾颓、在刹那间被一股狂暴的力量卷向地狱!
100多敌人俱如泥塑木雕般怔怔站立着不动,他们个个目光呆滞,嘴巴半张,连呼吸也是那么急促与窒息。
然而此次战斗官楚印虽然冲出了100多人的包围,但是也受了重伤,在当地百姓家里养了一个月,伤势才好。
而从此官楚印也有了一个绰号——“小霸王”。
四1933年,由于敌人加紧“围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官楚印他们过得十分艰苦。
由于要解决吃饭问题,官楚印经常带着战士到白区去打土豪,搞给养,并且在深山老林中开荒种菜,打猎,风餐露宿。
官楚印经常会在闲暇时候编制斗笠和竹席给战士们用,而大伙却说,这“铺天盖地”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1934年冬。
风雪漫天,呵气成冰。
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围剿”,企图以“倒林”、“移民”和建立“碉堡网”等手段,扑灭大别山的革命火种。
游击队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官楚印带领游击队与敌军在大别山开始周旋,配合红二十八军,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6年3月,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官楚印担任特委常委。不久后,组建了豫东南第三路游击师,官楚印任师长兼政委。
4月末。
云沉,风狂,雷电交鸣,春季的第一场大雷雨。
金蛇乱闪后,接着是炸雷惊天动地,刺目的电光不住疾闪,雷声震耳中,倾盆大雨势如万马奔腾。
官楚印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天气接到了一个任务,攻打夏家新寨。
这个寨子里面驻有五六百人的民团,寨子修造得十分牢固,而官楚印带领的只有200人的游击队。
面对敌我悬殊,官楚印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攻打寨子。
官楚印让部分战士化装成送柴、送粮的群众潜入寨内,摸清内部情况,其余的则化装成农民,同老百姓一起在寨子周围田里干活,伺机行动。
午夜时分。
寨子里的炮楼被混入寨内的游击战士点燃了,趁着敌人救火的机会,官楚印指挥寨外的战士乘势猛攻。
敌人被内外夹击,慌了神,不到一小时,战斗就结束了,还活捉了反动头子黄子宪。
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斗在大别山的红二十八军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官楚印也跟着部队来到了前线。
1938年6月。
官楚印奉命到延安抗大学习。
1939年春,官楚印学习结束后,被组织安排回到了大别山,他在大别山地区很快又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并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路东总队政治委员。
此时的官楚印,军事指挥已经十分娴熟,他带领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在大别山区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1940年7月。
湖北黄陂县王家河。
官楚印与一伙日军发生了交战,由于情报错误,敌人太多,远远超出了所知的数目,官楚印只能撤退,但是敌人却发了疯似的追击。
眼看日军快要追上来的时候,官楚印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战斗十分激烈。最后打到没有子弹了,官楚印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一时间,杀喊声震彻云霄,只见滩滩浓淡不匀的血迹洒染四周。
然而官楚印却在击退敌人的最后阶段,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1岁。
英雄殒命,凄惨悲凉,哀哀切切,就连风都似泪滴洒,似弥留别言,似呜咽,似啜泣,像在不甘的呼号,愁苦在空气中荡漾,哀痛像幽灵般在无形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