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场币和usdt(稳定币入局公链)
波场币和usdt(稳定币入局公链)双方利好这也是继omini协议(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网路的协议)和以太坊之后,Tether选择的第三个平台。摘要:共享财经记者今日获悉,稳定币USDT发行公司Tether官方宣布,正在与波场基金会合作推出TRC-20版本的USDT。共享财经记者今日获悉,稳定币USDT发行公司Tether官方宣布,正在与波场基金会合作推出TRC-20版本的USDT。据了解,TRC-20是波场(Tron)区块链用于实施令牌的技术标准,与以太坊的ERC-20标准类似并兼容。新版的USDT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文章来源: 区块链新金融
作者: Neo
摘要:共享财经记者今日获悉,稳定币USDT发行公司Tether官方宣布,正在与波场基金会合作推出TRC-20版本的USDT。
共享财经记者今日获悉,稳定币USDT发行公司Tether官方宣布,正在与波场基金会合作推出TRC-20版本的USDT。
据了解,TRC-20是波场(Tron)区块链用于实施令牌的技术标准,与以太坊的ERC-20标准类似并兼容。新版的USDT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
这也是继omini协议(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网路的协议)和以太坊之后,Tether选择的第三个平台。
双方利好
一个是稳定币老大哥USDT,另一个是公链黑马波场。既然双方都看对了眼,那就意味着双方都能从此次合作中捞到好处。
在Tether的声明中,Tether首席执行官Jean-Louis van der Velde高度赞扬了这以一合作关系。他表示: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与Tron基金会合作,为我们的用户提供分布式融资领域的另一个接入点。”
诚然,在2018年下半年,先是USDT在审计不透明方面遭遇质疑,接着,USDC、GUSD、PAX等新型稳定币的出现,也让USDT的市场份额遭到了一定程度的蚕食,在这种情况下,承受重压的USDT选择拓展新的公链领域,从而进一步扩大其作用面和影响力,这实属是无可厚非。
反观另一个合作者波场,在这场交易中,其获利性可能会更大。
在孙宇晨今日发表的声明中,他表示,基于TRC20的USDT代币,能够实现基于波场的协议和去中心化应用之间的互通性,并且让用户能够在波场全网中进行与法币挂钩货币的交易及交换。
可以看到,与USDT合作,意味着身为公链的波场,不仅可以享受USDT本身巨大的流量和影响力,还可以通过稳定币的特性,为波场打开一个极好的法币入口,降低波场的使用门槛。
不仅如此,采用USDT作为波场网络上的交易媒介,还可以极大提升波场内部生态的流动性。
无论从哪方面看,此次的合作,都是波场赚的更多一些。更何况Tether此举还相当于变相搁置了加密大户EOS,有些舍近求远的意味。
不过,也有人认为,对于此次这两方合作的讨论,并不能仅从Tether和波场的利害关系出发。
实际上,这既可以看作是稳定币从比特币手中争夺话语权的必然道路,也是公链引入稳定币才能做大做强的证明。
两者合作是一种趋势,而此间的象征意义也远大于这两者得到的实际意义。
稳定币的突破口
“稳定币项目的百花齐放,只不过是变着花样解决审计透明这一首要条件。实际上,再多的项目也只是在吃既定的蛋糕,并不能为加密货币市场中稳定币的话语权增重。”
一直以来,在用户眼中,稳定币扮演的角色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由于“稳定”这一特性,人们可以用其来避险、交换,但实际上,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人们对于比特币在衡量价值方面的看重,远远大于稳定币。
“BTC才是虚拟世界里得到普遍认可的稳定币。”在关乎稳定币的评论中,有评论者如此说道。
该评论者进一步表示,比特币之所以长久不衰,除了高耗能、低性能和共识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比特币在数字货币中担负着稳定币兼交换媒介的独特作用。
确实,现如今,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的交易对五花八门,其中以币币交换为大多数。虽然也有锚定美元的USDT占据不小的市值,但相比于比特币还有较大差距。
虽然人们下意识地避开将比特币作为锚定物或者价值尺度,但是,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开创者,仍然坐拥绝大多数的共识,有更多的人愿意将其视为硬通货。
这种发展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BTC涨大盘涨、BTC跌大盘跌。
不过,有人将USDT此举,看作是稳定币的新出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定币进军公链,不仅能促进公链内部生态的流动性,使得公链的币种更抗跌,还可以削弱大盘(即比特币)对于单个币种的牵引效应。
其次,指望各大交易所中稳定币的交易对超过币币交易对,这注定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如果稳定币进军公链,那就相当于换了一个更微小的场景作战。
要知道,现在公链发代币功能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有代币就会有去中心化交易所。现在如ETH、EOS和波场都有自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BCH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在设计中。
一般来说,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基准币都是其自身发行的主Token,比如EOS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基准货币是EOS。但Token往往是波动性很大的。
有了稳定币后,将稳定币设定为基准币,有利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行,相当于法币当作基准货币,波动性小。这为公链带来交易量的同时,还相当于有更多的小型交易对。
更重要的是,随着稳定币合作的公链越多,这种效应就会更明显,其话语权也会快速增加。
公链需要稳定币
“任何公链想要做起来,得先做个稳定币,现如今的加密货币受行情影响太严重了。”面对着如此变化多端的行情,有用户如此抱怨。
正如上文所说,实际上,稳定币需要公链“增重”的同时,公链的竞争也离不开稳定币。
此前,在各种新型稳定币层出不穷之际,就有人预测,“某些公链将在稳定币和稳定币交易市场中获得爆发,这个或许将是下一个风口。”
该预测者称,虽然链上法币会降低数字货币的需求,但是链上法币也要跑在某条公链上,不可能脱离开公链生存。所以该预测者认为,哪条公链能赢得更多的链上法币发行,将会提升此条链上的Token价值。
众所周知,数字货币相对法币的价格波动性非常大,如果以追求稳定价值存储为需求的投资人,或许会放弃购买数字货币转向链上法币。另外,在价值转移上,之前由于法币世界的全球流通的不畅通,数字货币起到了中介作用,如果可以直接购买和支付链上法币,那么数字货币的中介作用将会被极大削弱,会减少数字货币的交易量。需求降低了,对价格会有负面影响。
而且,发币是不可逆的。币种被发明出来后,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代币。一条公链想要成功,最起码的要求是能支持无限的发代币功能。
可以预见,未来的代币将会越来越多地占领金融权益市场中的长尾部分。那些规模大、市场流通性强的公司或机构发的代币当然好,但这注定只是少量。大量的代币都将会是小团队甚至是个人在某条公链上的代币。
而这些小币种,是不太可能有中心化的交易所对其感兴趣,就如同现在的EOS上那么多Dapp,有数不清的代币,这些币的流通都是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里流动。所以,有一个稳定币,会非常有利于吸引创业者在公链上发币。
现如今,Tether和波场已经开始了稳定币与公链融合的初步尝试。Tether首席执行官Jean-Louis van der Velde说,“这种合作突显了我们在加密货币领域进一步创新的承诺,我们将不断满足数字资产社区的需求。”
这当然是市场所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