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工作简报(区县动态城西区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局工作简报(区县动态城西区应急管理局)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注重应急队伍建设,注重系统安排部署,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减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抗震救灾“统一领导机构”工作职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常委会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预算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检查、考核、评估等各项制度。学结各地自然灾害防治、应对的经验教训,落实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形成组织指挥扁平化、防范救援一体化、信息发布窗口化的工作模式。织密镇(街道)村(社区)等各级密而不漏的风险防控网格,实行定点、定人、定责管理,构成“动态式”“联动式”网格化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建立运转高效的联动保障机制,增加各级防汛抢险物料储备,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投资3883.02万元,在彭家寨镇富兴路火烧沟口改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储、补、调、用”“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投资1100万元购置了应急救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能力建设工作部署,根据“1 9 N”中《城西区应急处突战备实训工程工作方案》要求,城西区不断强化“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理念,提高全区防灾避险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筑牢辖区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注重执法安全教育,
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强化安全教育。通过“线上 线下”方式,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轮训课程体系,组织全区138名各级领导干部参加“青海干部教育网”应急管理相关培训。举办无人机操作手专题培训班,提升各种复杂地域条件下无人机操作的业务技能,从而更加准确地获取灾害现场信息。开展差异化执法。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在扎实开展计划执法、专项执法、交叉执法的同时,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水平,统筹“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全面实施分级分类精准执法。
注重系统安排部署,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减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抗震救灾“统一领导机构”工作职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常委会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预算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检查、考核、评估等各项制度。学结各地自然灾害防治、应对的经验教训,落实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形成组织指挥扁平化、防范救援一体化、信息发布窗口化的工作模式。织密镇(街道)村(社区)等各级密而不漏的风险防控网格,实行定点、定人、定责管理,构成“动态式”“联动式”网格化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建立运转高效的联动保障机制,增加各级防汛抢险物料储备,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投资3883.02万元,在彭家寨镇富兴路火烧沟口改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储、补、调、用”“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投资1100万元购置了应急救援车辆16辆、无人机5台、地质探测仪6台及应急物资51种2万余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注重应急队伍建设,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通过厘清部门职责、摸清家底短板、规范应对程序,制定《西宁市城西区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切实提高预案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全区各单位根据自身行业性质和风险特点,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围绕指挥体系搭建、救援力量拉动、物资通讯保障等重点环节加强预案实战演练,形成了有序衔接、相互联动的预案体系。建强应急救援队伍。以各单位应急力量为依托,组建应急救援、防汛抢险、森林防灭火等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2支共531人,进一步优化了城西区应急救援队伍结构。加快推进与区消防大队的联调联战,协调开放区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及民兵训练基地;与乐惠光电、尚为照明、好点商贸有限公司及红星灾难救援搜救犬训练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人员、装备、训练场地共享共用。推动乡镇、街道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就近便利优势。
注重科学技术应用,
提升指挥调度能力。
主动获取信息。多渠道、多形式获取各类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报送信息,力争做到15分钟内电话报告,半小时内书面报告,并持续跟踪反映事态进展、工作措施等情况。注重信息垂直获取能力,加强基层信息员定岗定员。拓宽信息获取面,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扁平化管理,高效流转。强化科技支撑。围绕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在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科技赋能,充分利用现有视频会议系统资源,实现省、市、区视频会议、应急值班调度互联互通,与城西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融合共建,对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在线监控、可视化管理,努力实现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升级,为应急辅助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支撑。
稿件来源:城西党建
监制:马吉玉
责编:张亚骄
编辑:邓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