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24日,鹰潭市自然资源局曾作出信访回复称,月湖区此前给拆迁户的选房方案是未经规划委员会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属无效方案。这让拆迁户感到不可思议,觉得月湖区政府做事有点草率。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户 李琴丽:原来的我们有142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没有了,政府就是说上面省里不批29层楼,说沿江的不能做29层楼。桂建兰:合同是30个月交房,但是现在30个月已经到了,房子户型也改掉了,现在正在下地基嘛,把我们之前的合同全部推翻掉了。桂建兰告诉记者,老房子被拆的时候,他家选好了江南水都小区1号楼东单元9楼一套127.62㎡的房子,位置临江,户型也好,他们很是喜欢。然而,2021年11月份张贴的一份项目批前公示图,让130多户棚改户傻了眼,不仅规划的1号楼变成了10号楼和11号楼,户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桂建兰:本来是一栋,我们绿化什么都好,现在做了2栋,没有绿化,又遮了阳光,还把户

来源|都市现场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最近,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的一些居民在都市频道网络问政平台——赣问上反映,2019年6月份,当地政府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原本要在2021年12月份交付的安置房,现在2022年了还处于打地基的阶段。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房屋还进行了规划变更,户型变了环境也变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1)

桂建兰是原鹰潭市磷肥厂的下岗职工家属,一家三口住在一套7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内。2019年6月份,鹰潭市月湖区政府对三栋职工宿舍进行了棚户区改造。房屋被拆除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外租房居住,原本说的是30个月之后即2021年12月份交付安置房,如今他们却只看到了地基。

桂建兰:合同是30个月交房,但是现在30个月已经到了,房子户型也改掉了,现在正在下地基嘛,把我们之前的合同全部推翻掉了。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2)

桂建兰告诉记者,老房子被拆的时候,他家选好了江南水都小区1号楼东单元9楼一套127.62㎡的房子,位置临江,户型也好,他们很是喜欢。然而,2021年11月份张贴的一份项目批前公示图,让130多户棚改户傻了眼,不仅规划的1号楼变成了10号楼和11号楼,户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桂建兰:本来是一栋,我们绿化什么都好,现在做了2栋,没有绿化,又遮了阳光,还把户型也改变了,南北不通透,户型又缩小了。

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户 李琴丽:原来的我们有142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没有了,政府就是说上面省里不批29层楼,说沿江的不能做29层楼。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3)

记者注意到,2021年12月24日,鹰潭市自然资源局曾作出信访回复称,月湖区此前给拆迁户的选房方案是未经规划委员会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属无效方案。这让拆迁户感到不可思议,觉得月湖区政府做事有点草率。

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户 李琴丽:你市政府不知道,区政府敢拿出来让我们选?还经过公证,还市领导区领导都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是不是太儿戏了?

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户 罗师傅:现在可不是一点点失望,而是大大的失望。讲心里话,失望透顶,凉到透顶,这不欺骗我们吗?我们感觉到政府的信誉度,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大大地打折扣了。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4)

那么,为什么安置房建设得这么晚,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更呢?带着疑问,都市频道记者和棚改户们一起首先来到安置房所属的月湖区交通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规划变更的事情,他们也找过棚改房开发商。开发商表示,这是鹰潭市政府的安排。

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 蔡朝仁:我也问了开发商,我说你们当时做这个房子,是哪里让你们做的?他说是市里面。最开始我们区政府不是出了一个图纸,为什么不按那个图纸来做呢?他说这个不是我的事,是你们市政府的事。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5)

工程拖延碰上政策调整 “后遗症”如何解决?

其实,鹰潭月湖区这个安置房项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交房日期延迟了,二是规划设计变更,棚改户不知情,引发不满。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工程延后和规划变更?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2021年12月30日下午,记者和棚改户们一起来到鹰潭市月湖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没有找到相关工作人员,只电话联系上了原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交通街道办主任吴琅。她说,工程开工晚是由于区政府和开发商之间有土地纠纷。

原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指挥部工作人员 交通街道办主任 吴琅:好像一直有纠纷,在打官司。就是那个土地,开发商跟区政府之间一直在打官司,什么请律师团队在核算建筑成本,可能各种纠纷,可能就是区政府跟开发商之间一些债务纠纷。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6)

针对鹰潭市自然局在信访回复中所说的月湖区之前没有将选房方案报经鹰潭市规划委员会审定一事,吴琅和相关工作人员都予以了否认。

原鹰潭市月湖区棚改指挥部工作人员 交通街道办主任 吴琅:这个图是给过他们的,给过他们规划委员会看过的,从原则上同意了的,他现在不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

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 蔡朝仁:他现在是这样推的,踢皮球的,他就是否掉你,把我们区里面的全部否掉了。他是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能改规划最好,但是我想这种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7)

吴琅还表示,之所以变更规划,是因为在工程拖延的过程中,鹰潭市出台了新规定,沿江建筑高度不能超过80米,开发商不愿只做一栋26层的楼房,因此,才将原来计划建设的一栋高楼变成了一高一矮两栋楼。那么,这是哪里的规定呢?记者电话咨询了鹰潭市自然资源局。

鹰潭市自然资源局建筑规划管理科工作人员:那个方案是从沿江景观,还有新出的居住区规划来讲的,这个地方稍微矮一点会好一点,通过了市里的会的,这个是政府议定的,经过专家评审会最后确定的,跟省里的规定没有关系。

鹰潭老房改框架(交付日到了安置房才打地基)(8)

此外,记者又电话联系上了月湖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月湖区政府副区长钱小飞。他说,目前,确实没有办法再提供棚改户原来所选定的户型了,棚改户要么接受变更后的方案,要么退房拿补偿。

鹰潭市月湖区棚改办负责人 月湖区政府副区长 钱小飞:当时的只做1栋没有进行申报,这个是我们的程序没有做完。之前一般惯例都是这样走的,哪想到会出现规划的调整,我们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我们月湖区政府也会积极应对这个事情,下一步,我们会分成组,上户跟他们面对面地沟通。

记者有话说:工作如此草率 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对于安置房迟迟未动工和规划变更的事情,乍一听,相关职能部门给出的理由都很充足。工程开工晚,是因为政府跟开发商之间有纠纷要打官司;规划变更,一栋楼变成了两栋楼,是因为市里为了建设沿江景观的需要,又新出台了规定,对建筑的高度做了限制;而区政府之前出具的选房方案又没有报经鹰潭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因此被市里否决。听起来,每一个理由好像都有政策可循,而唯独棚改户们的正当利益好像没有被认真考虑,约定好的安置房日期到了,才开始打地基;规划说改就改,也没有主动向棚改户做出解释。相关政府部门工作如此草率,既损伤了群众的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此事,我们《都市现场》仍将追踪报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