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陈诚则是三者兼备,想不不受重用都难。而且陈诚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干女婿。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1924年1月,陈诚任炮兵连连长。9月,在第二次东征,立下赫赫战功,被升为少校营长。6月,黄埔军校成立后,陈诚调到黄埔军校担任教育副官、炮兵科教官以及炮兵队区队长。▲陈诚陈诚个子不高,能力强,尤其是情商之高令人佩服。陈诚不但是蒋介石的心腹,而且能代蒋受过,且默默地执行蒋介石的决定,对蒋介石是绝对忠诚。可以说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我们知道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是这个人被人称为“小中正”,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得力助手。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1)

▲蒋介石与宋美龄

他的名字就叫陈诚,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等职。

1924年1月,陈诚任炮兵连连长。9月,在第二次东征,立下赫赫战功,被升为少校营长。6月,黄埔军校成立后,陈诚调到黄埔军校担任教育副官、炮兵科教官以及炮兵队区队长。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2)

▲陈诚

陈诚个子不高,能力强,尤其是情商之高令人佩服。陈诚不但是蒋介石的心腹,而且能代蒋受过,且默默地执行蒋介石的决定,对蒋介石是绝对忠诚。可以说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

陈诚则是三者兼备,想不不受重用都难。而且陈诚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干女婿。

陈诚与第一任妻子吴舜莲是老式婚姻,没有感情。后来离异后娶了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三女儿谭祥。谭祥毕业于上海圣玛莉亚女子学校,在上海智仁勇女子学校担任英文教师。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3)

▲陈诚与谭祥

因为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是谭延闿当年做了工作,说服了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和他的母亲,成就了蒋宋一段佳话。所以,蒋宋对谭延闿有感激之情。而且也曾经在孙中山想让宋美龄嫁给谭元闿做小妾的时候,谭延闿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女人做妾对女人不公平,但是他同时认了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妈,所以他们就有了干亲,而后来谭延闿的女儿谭祥也认了宋美龄为干妈。

1930年,谭延闿病重期间,曾嘱托蒋介石和宋美龄,为其三女物色乘龙快婿。当时谭祥已经24岁,在父亲眼里已经是大龄了,非常为女儿的婚姻着急。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4)

▲陈诚

蒋介石和宋美龄接到曾经的恩人和干哥哥谭延闿的嘱托,自然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时他们看中的两个年轻将领分别是胡宗南与陈诚。

曾经胡宗南作为蒋介石的心腹,蒋宋他们也没有少操心,甚至把胡宗南介绍给孔令伟,但是最后没有结果。而且他们对作为黄埔一期的学生的胡宗南非常放心,而他们的干女儿绝对可以用来拉拢一个,后来再对他们忠心耿耿的人。

所以蒋介石和宋美龄给谭祥介绍的对象是陈诚,在得到谭祥认可后,立即把陈诚从师长提升为第10军军长。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5)

▲陈诚

谭祥与陈诚夫妻和睦,夫唱妇随。但是陈诚的原配吴舜莲就可怜了,在供丈夫上学,侍奉公婆多年,并且一直受到丈夫的冷落。但是吴舜莲对陈诚的爱却卑微到尘埃里,曾经因此还自杀过,后来落了个离婚的下场。最后,吴舜莲终生未嫁,并提出:“生不能同衾,死后必须同穴,”得到了陈诚的同意。

1932年元旦,陈诚与谭祥在南京举行婚礼,蒋介石亲自当了证婚人。陈诚与谭祥夫妻二人到杭州西子湖畔度了蜜月。

后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陈诚在战场上失利,蒋介石的意思是要他在战场上顶住。在谭祥向干妈宋美龄请求后,才得到批准被调回。而陈诚在蒋介石和宋美龄那里非常受重用,谭祥这个干女儿的身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中正和他女朋友(他是小中正)(6)

▲陈诚(中)

陈诚与谭祥二人共育有四子二女,四子分别为:陈履安、陈履庆、陈履碚、陈履洁,二女为:陈幸和陈平。

陈诚一家后来跟随老蒋赴台,主政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台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作为老蒋的心腹,有“小委员长”之称,堪称是二把手,二号人物。

台湾“国史馆”对陈诚的评价为:

“陈诚在大陆情势逆转的关键时刻,整编来台部队、改革币制、稳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规划地方自治;是蒋中正以外的第二号人物,对台湾社会与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戴笠则赞誉陈诚为“少数不要钱肯苦干将领”。1965年3月5,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文/历史漫谈君 一江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