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锣鼓巷美食一条街攻略(南锣鼓巷到底有多难吃)
北京南锣鼓巷美食一条街攻略(南锣鼓巷到底有多难吃)我们通过采访数位南锣鼓巷十二级学者,把南锣的美食店铺,大致分为以下三大流派。南锣鼓巷,能吃什么呢?© 抖音每年旅游旺季,南锣鼓巷的人流密集程度,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拼命往里挤,却看不到胡同,只能看到人头;想尝一口老北京吃食,最后只能挥舞轰炸大鱿鱼,四顾茫然。
全文首发于公众号:福桃九分饱(futaojiufenbao),关注福桃,带你吃得更香。
一年一度的黄金周,又到了蹲守北京的我们开展驻京办业务的时候了。
今年的任务,除了劝说七大姑八大姨明白“典礼只能在电视上看”的道理,还要继续强颜欢笑陪小表妹去传说中到了北京一定要去的地方——不是天安门,不是全聚德,而是南锣鼓巷。
是的,在京人士大概分为两批:一批人去南锣鼓巷,另一批人看他们去南锣鼓巷。
© 抖音
每年旅游旺季,南锣鼓巷的人流密集程度,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
拼命往里挤,却看不到胡同,只能看到人头;想尝一口老北京吃食,最后只能挥舞轰炸大鱿鱼,四顾茫然。
南锣鼓巷,能吃什么呢?
我们通过采访数位南锣鼓巷十二级学者,把南锣的美食店铺,大致分为以下三大流派。
当一家形同大排档,你吃啥它卖啥的店突然出现,你已经进入了老北京小吃买手店的江湖。
作为南锣鼓巷的一种特产,它的特点就是外头像个店,里头像个摊。
© 摄影部落
顶级的买手店,可以在品牌“混搭”中保持风格,但在老北京小吃买手店面前,这也太矫情,太琐碎了。
一家老北京小吃买手店,同样大牌集结,集南锣菜系精华于一炉:
皮皱肉垮的“北京烤鸭”,被摊主一骨碌一骨碌锯下来,加上黄瓜葱丝酱,拿大如人脸的薄饼一卷,全程不用食客自己动手,就能吃到“正宗”吃法的老北京鸭肉卷。
© 原图:Amoon
▲大型碎尸现场
“老北京爆肚”,半碗“怒发冲冠”的粉丝,铺一层不知放了多久的肚丝,根根直绷有弹性。浇上一勺麻酱、一小勺辣椒油,抓一小撮香菜,即可供客了。
© 原图:Amoon
北京大爷看到想打人,可环视了一圈,也不想说什么了:
同一家买手店里,还有老北京铁板大鱿鱼、中国台湾黑椒牛排串、云南菠萝饭……以及令包邮区陷入绝望的变异蟹黄汤包。
得啦,何必一个人替全国人民生气呢?不卖炸臭豆腐就行啦!
这些年,西餐西点在南锣,也有不少做出名堂的。
靠北京烤鸭披萨、宫保鸡丁披萨出名的“过客”、卖日式简餐的“铃木食堂”、以“不甜的马卡龙”为招牌的“3A07逆爱杯子蛋糕”,都是常驻明星店铺。
但少数名店,早被各路谜之西式小吃,埋藏在胡同角落。
比如,散发着千年铜锈的脆皮大玉米:
以及这朵纯果汁手工制作的,圣卡琳娜意大利冰淇淋冰棍火龙果玫瑰花:
更多的,是没完没了的新鲜香脆大薯条、西班牙油条蘸冰激凌、大杯如桶的芒果饮料……一家火千家做,灰墙黑瓦的胡同里,被糖果色招牌糊了一层。
© 大众点评
▲伪装成章鱼小丸子的薯条
真应了唐鲁孙先生当年那句话:“管他做得好不好,你也做我也做,非大家一齐做垮啦才能罢手。”
东西好不好吃,暂且不论,就怕游客走完七百多米的巷子,满头问号:
为啥我大老远跑过来,还要吃老家小吃街上的东西?
© 百度旅游
无论是满大街的“吉事果”加盟店,还是煊赫一时的轰炸大鱿鱼,要么是给钱培训就加盟,要么上淘宝就能买一箱半成品,技术含量实在不大,去哪都能卖。
可是,去哪儿吃不行,何必非来南锣鼓巷呢?
但南锣鼓巷最迷惑的,并不是花样翻新的黑暗料理。
那些被新店大潮甩出巷子,又改头换面回归的,才是中国旅游餐食消费最魔幻的写照。
从前,榴莲酥火遍大街小巷,现在榴莲饼当道,像个芝士榴莲馅的大号炸糕,切开能拉丝,拍照发抖音好看,才是王道。
© 抖音
然而,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对比,还是过于残酷了。
© 大众点评
轰炸大鱿鱼,终于被全国人民嫌弃得差不多了。
但铁板大鱿鱼,依然滋养着在南锣吃无可吃的全国人民——毕竟,铁板鱿鱼可是全国通行,没什么人会拒绝。
一尺半长的大型烤串不见了,换成了更清奇的“黑椒牛排串”,还是那么老长,静可充饥,动可防身。
也许,这些视觉效果远胜于口味的食物,才是“南锣鼓巷菜系”存在的“意义”。
边拍边夸、边吃边骂,似乎是互不影响的两件事。总有心理强大的朋友,能用一句“来都来了”,把这一页糊弄过去。
© 新华网
北京旅游头号迷惑行为,去南锣鼓巷。
能理解,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去南锣,就是为了一站式体验老北京风情。
但去了,真就能达到此行的目的吗?
我们不仅管拔草,也管种草。
相信我,出了南锣,你照样能体会到真正的北京,哪怕是火车站附近,也比南锣强多了。
北京南站周边
地带:牛街、虎坊桥、前门、天坛
特色:肉、肉、肉
作为帝都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南站实在是……太好吃了。
游客们哪怕在饭点到站,也能在出站半小时内(前提是不堵车),以最正宗的老北京美食,作为抵达后的第一餐。
直线距离最近的,自然是牛街和虎坊桥。
在牛街,你可以看到人均排队三小时,吃完还不后悔的“聚宝源”涮肉。
你可以现场观摩卖烧饼夹肉的师傅,如何用酱牛肉把烧饼撑成一个球。
你可以在“洪记小吃店”门口,等待一个肉包子最好吃的时刻。
你可以在“宝记豆汁店”做出人生重大决定,要不要与北京第一魔鬼饮品相伴终生。顺便抓拍基友喝豆汁表情包,考验一下你俩的友情。
© 壹贰壹叁
当然,饱妹们早为大家做好了牛街美食地图:
作为古都文人墨客的重要活动区域,虎坊桥的吃,兼具雅趣与实惠。
一路的炙子烤肉,可供一顿烟火缭绕的饱餐。
排队也要吃的京天红炸糕,不妨买一个趁热尝尝。
▲戳一下炸糕,围观在京天红排队的饱妹
继续往前门走,还能去“西来顺”尝尝北京人爱了八十年的老味道。
▲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以民国京剧界张学友命名
前门作为旅游景点,在美食的分布上,也与南锣鼓巷有相通之处。
不同的是,这里的老北京美食,其正宗程度,比南锣高出不止一个位面:
“四季民福”的烤鸭,北京人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向人推荐。
一顿“爆肚冯”吃完,恨不得羊跟牛一样,长四个胃,全拿来做爆肚。
“天兴居”的炒肝,只要喝完一碗还想,就算你跟它定了情;“门框胡同”的卤煮火烧,单要菜底加大肠的,都是真汉子,不论男女。
▲这才是我们爆肚的真颜值!
第二天早起,去天坛遛遛弯儿,跟花式健身的北京大爷修习神功,找花市大爷来盘炸灌肠,或者去洪记切盘儿白水羊头,蘸着花椒盐,开瓶儿北冰洋,美到笑出声。
如果你有小伙伴从西站来,可以直接会合,抱着羊蝎子啃啃啃。
一圈下来,光想着锅里的肉了。身上的肉?回家再减吧。
北京西站周边
地带:西四、新街口
特色:吃一肚子传说
由于西站与南站相去不远,上面的南站部分,也可以纳入西站狂吃指南。
但出了西站,一路向东北,西四的吃,可不光是肉肉肉了。
西四包子铺,是老北京美食的浪子,包子界的9¾站台。
作为一家四处流浪,开了又关的神店,它的每一次“重启”,都是北京吃货的大新闻。
去尝一尝,对老北京最日常的口味,也就有了一个“定数”,顺便,成为缔造北京都市传说的一分子。
▲西四包子铺好吃吗?饱妹告诉你
当你在杏园餐厅里,忘情狂塞糖醋里脊和刀削面时,也许会遇到另一个传说。
如果这个传说,是默默吃面的窦唯老师,不必上前尬聊,可以点点头,算打个招呼,不管他看没看到——
当你平静地面对一个传说,你也就成了传说的一部分。
© 微博
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华天延吉餐厅来碗冷面。
传说,会有大使馆工作人员,来此一饱乡愁,也会有老北京聊起,当年在这儿第一次吃到带苹果片的“凉面”。
▲电视剧《无悔追踪》剧照
听着这些故事,你可以自在地抱起碗,大喝一口——不必点汽水饮料,酸甜咸鲜的冷面汤,就是最好的肥宅快乐水。
新街口半日游,更是有故事的一天。
中午,去“老西安饭庄”来碗伟人同款羊肉泡馍,或是去“柳泉居”点几个豆包,叫个焦熘肉片、干烧黄鱼。
“柳泉居”的招牌,据说是明朝隆庆年间,落魄的权相严嵩题的。这么算来,它得是北京饭馆最老的招牌。
到了清朝,“柳泉居”成了大官们下朝后的聚集地。
也许当年就有好些位,对着你面前同一盘菜,聊着洋人来了怎么挡,老佛爷的园子怎么修。
下午,就近去中国电影资料馆,花十块二十块,看一场上世纪的老电影。
散场后,兴许还能听到一堆老年间的八卦,黑白照里的历史,一下子活了。
要是还惦记伴手礼,可以直接去富华斋饽饽铺,提一盒宫廷点心,齐活。
北京站周边
地带:朝阳门、东四、北新桥
特色:吃最本真的味道
北京站,曾经是北京面向外埠的最大窗口。
对朝阳群众而言,这也是他们距离老北京美食最近的地方。
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味道,似乎来到这里,就有了独霸你味蕾的资格。
▲曾经的朝阳门
不管是否人人都爱,把一种味道做到极致,似乎就是它的使命。
吃同和居,要吃甜。
同和居的三不粘,是出了北京就见不到的名菜。
为了烧出鸡蛋的甘甜,多少厨师几乎练断了手腕子,才能做出“不粘牙、不粘碟、不粘筷”的绝艺。
© 《大厨之作》
吃增盛魁,要吃膻。
增盛魁小吃店的豆腐脑,是咸党的福音;羊肉包子可千万别放凉了,热着吃,能让热爱羊膻的人瞬间幸福感爆棚。
© 东四牌楼王师傅
吃宝瑞,要吃牛。
牛肉的味道,很容易就被配菜与泡打粉埋没。
但宝瑞门钉肉饼的牛肉馅,能让最不灵敏的舌头,吃出带着冲劲的喷香。有牛肉味,也不枉做牛一世了。
▲图上有我们的门钉肉饼宇宙
吃北新桥卤煮,要吃蒜。
卤煮没蒜,天昏地暗;卤煮配蒜,星光灿烂。
在人挤人的喧腾里,谁也顾不上体面,你可以拼命往卤煮里浇蒜汁儿,或问服务员要几瓣生蒜。
而北新桥卤煮老店的蒜泥茄子,也许是北京加蒜最足的,就像家里人做的——
只有家人,才会不管七七八八,只愿为你做一顿过瘾的饱饭。这是北京人宾至如归的厚待。
© 携程旅行网
一个人一辈子,不论到过多少地方,总要有来有去。
一种食物,也应当有它的来处与去处。当它降临一座城,可以视之为历史的缘法,也可以看作食欲的奔流。
但总之,当你来到这座城的一刻,你们就正式认识啦。
不论这个假期,你来不来北京,饱弟都只希望一件事:
当你和食物在各自的旅途中相遇,愿你们相处的每一顿,都有令人难忘的愉悦。
在未来不论多远的归途里,每每想起这一餐,都像重逢一样,鲜美甜蜜。
本文头图来自知乎网友Kingfisher
微博:『@是饱妹吖 』有更多吃喝日常~
『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荐,回复“电影”还有美食电影打包放送~
福桃九分饱,专注于最接地气的美食报道,探索一切带劲的美食,对鸡鸭鱼牛羊、零食点心酒糖茶有较深入的研究,还时不时对社会热点进行爆炒乱炖式解答。
听说,关注福桃九分饱的人,怎么吃都不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