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作者为什么是个底层文人呢(金瓶梅的作者为什么是个底层文人)
金瓶梅的作者为什么是个底层文人呢(金瓶梅的作者为什么是个底层文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金瓶梅》中的一段诗文,在屠隆的其他作品中也同样出现过。另一种更为普遍的说法是,《金瓶梅》的作者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首先,屠隆的籍贯虽是宁波人,但其祖上曾在兰陵待过。其次,屠隆曾用“笑笑先生”的笔名,这“兰陵笑笑先生”岂非就是“笑笑先生”的变种?有人还写了一部《金瓶梅传奇》的小说,讲述了王世贞的父亲因为跟严嵩争夺《清明上河图》,被迫害致死。王世贞一心为父报仇,得知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非常喜欢看黄书,就专门写了《金瓶梅》一书送给严世蕃。送的那本书里,每一页都涂上了少量的砒霜。严世蕃着魔似的,沾着唾沫翻看这书,自然祸从口入,当他看完全书,就中毒身亡了。这个说法比较离奇,早在1933年就有学者结合史料发表论文,证明了王世贞的父亲并没有得到过《清明上河图》,严世蕃也并非中毒而死。而且读懂《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这绝不是一本宣淫的黄书,相反,是一本警示人戒掉酒色财气的书。它的
《金瓶梅》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是何许人也,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几百年来,流传甚广的有两种说法,王世贞和屠隆。
《金瓶梅》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版本是万历丁巳刻本。此本中的《金瓶梅跋》的第一句话是:“《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其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
于是很多人就把这书的作者往当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身上贴,说他就是兰陵笑笑生。这个猜测不无道理,因为在现存的记录中,王世贞是最早的《金瓶梅》手抄本拥有者。
有人还写了一部《金瓶梅传奇》的小说,讲述了王世贞的父亲因为跟严嵩争夺《清明上河图》,被迫害致死。王世贞一心为父报仇,得知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非常喜欢看黄书,就专门写了《金瓶梅》一书送给严世蕃。送的那本书里,每一页都涂上了少量的砒霜。严世蕃着魔似的,沾着唾沫翻看这书,自然祸从口入,当他看完全书,就中毒身亡了。
这个说法比较离奇,早在1933年就有学者结合史料发表论文,证明了王世贞的父亲并没有得到过《清明上河图》,严世蕃也并非中毒而死。
而且读懂《金瓶梅》的人都知道,这绝不是一本宣淫的黄书,相反,是一本警示人戒掉酒色财气的书。它的成书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可能花了几十年,王世贞花这么多精力创作一本恢宏巨著,只为了杀人,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另一种更为普遍的说法是,《金瓶梅》的作者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首先,屠隆的籍贯虽是宁波人,但其祖上曾在兰陵待过。其次,屠隆曾用“笑笑先生”的笔名,这“兰陵笑笑先生”岂非就是“笑笑先生”的变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金瓶梅》中的一段诗文,在屠隆的其他作品中也同样出现过。
不过,兰陵笑笑生在书中引用了署名屠隆的诗文,目的在嘲笑他诗文的浅薄。又借“水秀才”来影射、嘲讽屠隆,言语阴阳怪气对,用词极其恶毒。
如果说,这是屠隆在借机自我调侃,自揭伤疤,恐怕难以成立。屠隆不可能这样恶毒地攻击自己。
所以,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屠隆,甚至可能是跟屠隆有极大过节的仇人。
此外,还有人说兰陵笑笑生可能是一个底层不得志的文人。
有人疑惑,一个底层文人怎么可能具备这么高的才华,写出这样一本让曹雪芹当教科书的巨著。还别说,从文本内容来分析,很有可能。
一、《金瓶梅》作者诗词水平不高首先,在《金瓶梅》的早期版本《金瓶梅词话》中,回目诗对仗不工。而且大多数诗文,都是引用他人的诗歌,或民间传唱的小曲,原创度不高。后来更为雅致的《金瓶梅》绣像本,是经过一杭州文人修订过的。
有人总结《金瓶梅词话》中诗词的特点:
1.“在几百首诗中,除了极少数几首尚可吟诵外,几乎全是劣作,甚至不能算诗。”
2.“俚俗不文,以方言土语入诗,这也是古人诗歌中所罕见”。
3.“一诗重出的现象比比皆是”。
4.“抄袭他人之诗,或稍加篡改据为己有”。
如果兰陵笑笑生是个身处上层的文学名士,多少要沾染当时的诗风,流露出文人的意趣和情调。可是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大家相比,难登台面,可能是一位粗通文墨、处于社会下层的落魄文人。
二、《金瓶梅》刻画最成功的是中下层人物《金瓶梅》是一部以市井“英豪”西门庆的发家史为整个社会缩影的书。它的侧重面不在朝廷和庙堂,不在于宫廷争斗和政治倾轧,而在于形形色色中下层人物,尤其是底层女性。
作者刻画潘金莲、李瓶儿、宋蕙莲这些女性的形象相当成功,原本女人之间的家长里短、争风吃醋,在崇尚高雅的文人看来,是十分琐碎无聊的,但作者似乎有极大的兴趣欣赏研究这些。
他很擅长写泼妇吵架,比如第七十五回描写大娘吴月娘与潘金莲争夺西门庆,互骂对方浪。两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后潘金莲战败,撒滚儿打泼,场面活灵活现。
如果没有底层的生活经验,作者再丰富的想象力都写不出“俺们真材实料,不浪”这样粗鄙又极有趣味的语言来。
三、《金瓶梅》作者身上没有心忧天下的文人气明代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怪异的傲骨,明明食不果腹,却还心怀天下。
而《金瓶梅》作者没有这种文人气,他的书中没有道德教化,更没有济世救民的崇高理想,有的只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展现,对小人物苦苦求生的怜悯。
相反,作者还鄙视文人。书中的文人,不管是好男风的温秀才,还是放荡不羁的水秀才,或是身居高位的蔡状元,都品格低下。他们在谋生能力上,还不如商人西门庆。
作者对于银钱往来、人情世故,非常熟悉,可能是个读过书却没被科举制度接纳,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人。
他通达务实,经济上不可能穷困潦倒。写出这本书,来自于自身的天赋,以及对人与社会的洞察。所以他不指望写这本书扬名立万,只是把自己人生中的所见所想,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