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切记国外这样的事情也不少。日本厚生劳动省一份调查表明,截至2014年2月,离开亲生父母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或被寄养别处的孩子总数超过41777人,其中,曾受到父母虐待的儿童有22938人,占55%。韩国虐待儿童案件数量在2014年首次过万,父母虐待儿童的比例高达81.8%。《小别离》剧中,处处流淌着父母对孩子的爱。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爱着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谓天下无数谎言中的No.1,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譬如:2016年8月25日,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报道,深圳市民饶女士两个月的孩子被孩子父亲虐打到脑部出血,并伴有全身抽搐,孩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2016年5月,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通报了一起家庭暴力案件。5岁的女孩小雅因为偷吃食物,被生母用擀面杖殴打、被生父用脚踢打,身体伤处多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1)

黄磊、海清主演的热播剧《小别离》,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所发生的故事,激起了人们对如何当个好父母的讨论。中国的父母为儿女操碎了心,孩子上学、结婚、生子,父母心甘情愿地出钱出力。但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提醒 对父母这个角色的理解人们包括父母自己会陷入误区,以爱之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2)

爱的误区1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小别离》是都市家庭情感剧,通过三个孩子、三个家庭、三个阶层面对留学问题引发的一连串故事,将亲子关系、青春期教育等热点话题一一展现出来。比如,吴佳妮、金志明这对工薪阶层夫妻,为了凑够女儿琴琴的留学费用,先是想把房子卖了,后来又想将女儿过继给在美国的吴佳妮的姐姐。期间,各种情感波折,虽然最后房子没卖、懂事的女儿也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出国,但父母想方设法为了孩子的未来打算,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3)

《小别离》剧中,处处流淌着父母对孩子的爱。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爱着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谓天下无数谎言中的No.1,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譬如:

2016年8月25日,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报道,深圳市民饶女士两个月的孩子被孩子父亲虐打到脑部出血,并伴有全身抽搐,孩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2016年5月,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通报了一起家庭暴力案件。5岁的女孩小雅因为偷吃食物,被生母用擀面杖殴打、被生父用脚踢打,身体伤处多达60余处,后抢救无效死亡,父母均被判刑。

国外这样的事情也不少。日本厚生劳动省一份调查表明,截至2014年2月,离开亲生父母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或被寄养别处的孩子总数超过41777人,其中,曾受到父母虐待的儿童有22938人,占55%。韩国虐待儿童案件数量在2014年首次过万,父母虐待儿童的比例高达81.8%。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4)

切记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爱的误区2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小别离》中黄磊饰演的眼科医生方圆和海清饰演的化妆品公司市场经理童文洁是一对夫妻。童文洁无意间发现了女儿朵朵英语考试不及格后大怒,为朵朵制定了英语特训计划,并请了金牌家教,屋子里都贴上了中考冲刺的海报。朵朵感觉压力很大,神经衰弱。童文洁却觉得自己为女儿付出那么多,朵朵还老和她拧着,一点儿都不听话。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是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

这个谎言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源自一个共同的经历:1-3岁,当孩子蹒跚学步并开始探索世界时,大人们忍不住要替孩子们完成任务,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们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们因担心危险而制止他;孩子快乐地玩耍并大喊大叫时,大人们警告他们小声一点……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爱”孩子,严重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并且,等孩子长大后,我们变本加厉地这样做,帮孩子解决一切难题,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

这样做,是变相“杀死”孩子的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不管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心理能量也会不断增加。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父母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就是在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这种“掐”看上去是非常善意的,父母这样看,孩子也这样想,社会上也这么以为。被“掐”得厉害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5)

现在,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伤己和伤人。

切记

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请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请不要从精神上杀死他们。

爱的误区3

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小别离》的创作灵感据说来自于作者鲁引弓的一次机场见闻。有一年9月开学季,鲁引弓去机场送朋友。国际出发口那边,一群一群的小留学生们和父母“挥手自兹去”,他看到一位妈妈在孩子的背影消失后突然泪流满面,“从没见过一个大人在陌生人面前哭成这样。”这样的场景,深深触动了鲁引弓。

大人常借爱的名义,强迫孩子和自己黏在一起,这也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谎言。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6)

一个妈妈写信说,儿子上中学后再也不肯对她说心里话了,她很焦虑。我回信说,这是青春期的必然特点,孩子刻意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做父母的没必要去做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孩子想什么都得知道。后来,我收到这个电子邮箱发来的第二封信,才得知其实这位妈妈不会用电子邮箱,前面那封信是儿子帮她发的。这次是儿子自己写来的,他赞同我的说法,“但是妈妈不愿意接受”。

和孩子黏在一起不分离,这不是儿子的需要,而是这位妈妈的需要。其实,她大可以承认这一点,对儿子说,“我需要你,所以请你离我近一些,和我说说心里话”,而不必借用“我是为了你好”这种爱的谎言。

只有爸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包容(通州生活父母的爱为啥成了孩子负担)(7)

父母和孩子黏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因为独立成长是源自生命的冲动,除非这个冲动遭到严重破坏,否则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会乐意整天和父母黏在一起。父母严重地黏孩子,会造成很多恶果。最常见的是会阻碍孩子向外发展的动力。有的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停止独立成长,甚至都拒绝谈恋爱,因为他们会觉得那是对父母的背叛。

切记

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关注副中心建设 直播突发事件

💟 关注“今日通州”(tongzhou99)让你更了解通州!☎ 80816588(爆料)、81542818(合作)

💃小编80081998(小编朋友圈不定期有福利活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