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才出少年·科学(自古英才出少年)
自古英才出少年·科学(自古英才出少年)小时候,苏轼他上学的时候正好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那时候参与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就是变法改革。期间出了几个很有名的人物,像范仲淹这不用说了,韩琦、富弼还有欧阳修。当时这个变法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石介。石介当时为了歌颂这几个人呢,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庆历圣德诗》。歌颂他们怎么好怎么好的,我们就不细说了。这首诗当时流传很广,这诗是在京城写的,你想京城当时在开封,那离眉山十万八千里呢,这么说吧,眉山相对于当时的京城那就是一个小小的小地方,穷乡僻壤。这诗流传到那以后,苏轼的老师,他不是那个刘老师了啊,苏轼的老师就拿到了这个诗之后就给先生们在传着看这首诗。苏轼当时年龄很小,几岁的孩子,他就在旁边偷偷地看,老师没给他看,他偷偷地看。他看的时候他就问老师,他说:“这个诗里边的,写着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啊?”老师一看挺可笑,你问什么事反正没你。老师说:“这些人,你没必要知道,你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不样样精通 造诣深厚。苏轼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苏轼带给我们无数的憧憬和享受也,也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困惑。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从眉山小镇到名震天下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成才秘诀?
天赋异禀苏轼的身上他能够成功有它自身的主观的因素,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主观的因素什么的?第一聪明,这真没办法。问题是我们现在孩子也都挺聪明的,你得聪明到正道上举个例子:
说是小时候啊苏轼也是上学的。眉山的时候,有个当地的老师叫刘巨。苏轼小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孩子们,就哗啦啦的跟着这个刘巨老师去上课。就和我们现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一样。那时候,苏轼还很小,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这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你将来考科举是要考诗这些东西嘛。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得讲,让你写作文老师自己先得做个示范,写首诗对不对。刘老师写了两句诗这个诗名字叫《鹭鸶诗》鹭鸶就那种水鸟,这诗里边有两句写的挺好,怎么说呢?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写的什么意思呢?冬天的时候这鹭鸶从水里头飞起来,打鱼的人看到了受了惊吓。这是“渔人忽惊起”这渔人受了惊吓站起身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幅景象,什么景像?“雪片逐风斜”正是漫天大雪,这个雪片随着风走。一阵风吹过来,本来是风吹雪片的,他说是雪片逐风去。
大家能想到这个场景吧,茫茫一片的江上,大雪飘飘挺好。很有意境了吧,老师给你出了个范文,写了一首诗。
苏轼举手发言说:先生的诗写得确实很好,真不错。可是我觉得你这个雪片啊,没有归宿,随风而去,没根不好,我看要改他一改。刘老师说:那你打算怎么改呢?苏轼说:“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蒹葭”什么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说“雪片落蒹葭”不是很好吗?茫茫的大雪一片一片的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这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撒,彼此呼应岂不更好。
刘老师一听,你姓苏轼是吧?你爸叫轼苏洵我认得。老师说你说得好,我呀当不了你的老师。这当然是刘老师谦虚的话,毕竟还是个小孩儿嘛。但是由这个小例子能看出什么?苏轼在很小的时候他的这个诗才,他对于这个事物的描写的这种能力,这种敏锐的程度就已经很高了。这是天赋英才,没法子打小就聪明,这说明你要成才底子得好。
勇于质疑他胆子非常大,勇于质疑,就这一点啊,我们现在很多学生都做不到。
小时候,苏轼他上学的时候正好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那时候参与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就是变法改革。期间出了几个很有名的人物,像范仲淹这不用说了,韩琦、富弼还有欧阳修。当时这个变法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石介。石介当时为了歌颂这几个人呢,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庆历圣德诗》。歌颂他们怎么好怎么好的,我们就不细说了。这首诗当时流传很广,这诗是在京城写的,你想京城当时在开封,那离眉山十万八千里呢,这么说吧,眉山相对于当时的京城那就是一个小小的小地方,穷乡僻壤。这诗流传到那以后,苏轼的老师,他不是那个刘老师了啊,苏轼的老师就拿到了这个诗之后就给先生们在传着看这首诗。苏轼当时年龄很小,几岁的孩子,他就在旁边偷偷地看,老师没给他看,他偷偷地看。他看的时候他就问老师,他说:“这个诗里边的,写着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啊?”老师一看挺可笑,你问什么事反正没你。老师说:“这些人,你没必要知道,你知道了也没什么用,你也不懂。”要是一般的孩子遭了这个抢白之后,那就算了,又不懂,老师说没用,我是听话的孩子,我们都是三好学生就不问了,是不是?
苏轼没有,苏轼的原话是说:“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说如果这些人都是天人,这天上的人是神仙,我没必要知道。如果他们都是人,我凭什么不能知道啊?老师一看说:“是啊他们不是神仙,他们确实是人,你有权利知道”,就全都告诉了他。苏轼后来回忆说:“那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当时的朝廷里边有范仲淹有欧阳修这些正人君子,他说那时候我就知道。所以后来他到那个京城去赶考,考科举的时候见到欧阳修。他们之间能结下很深厚的友谊,当然是忘年交了后来欧阳修是他的老师,这一点儿就不奇怪了。”
这说明什么呢?苏轼小的时候在学习上主动性非常强,胆子很大,敢于质疑,你想在那个时代,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它不是完全平等的。这能看出他的天性里边有一种主动性的这样一种个性。
学习自有主张咱们说在北宋的时代,其实不光是在北宋,就包括在唐宋时期,四川这个地方是“天府之国”自成一统。他跟中原地区不但距离远,所以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能说明四川和中原地区距离远交通很不方便。你想苏洵带上他的两个儿子到京城去赶考,这是对他们来讲很大的一件事情,那是等于是乡巴佬进京赶考啊?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你得见到很多大官,很多大文人。苏轼虽然当时是个乡下小子,他还真不怕这个。
他父亲带他们俩先去了成都,当时叫益州。益州的知州叫张方平也是个大文人,见着张方平之后,有一天张方平就问这个苏洵说:“你们家孩子现在在看些什么书啊?”苏洵就照实回答说:“他们打算再看一遍《汉书》”班固的《汉书》。张方平这个人不得了,大家对他不了解。此人记忆超强,从小家里就穷,买不起书就借书看,只看一遍,过目不忘,当时就能把书给人还了。张方平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说:“什么叫再看一遍《汉书》,这玩意看一遍就够了,是不是,没必要再看第二遍。”你说老苏能说什么呀?老苏回到家,就告诉他那大儿子苏轼说:人说了只看一遍就行了,有点看不起。那意思是说这怎么还看第二遍。苏轼说:“你没告他有人还要看第三遍呢,告诉你《汉书》我都看过三遍了。”我们知道苏轼看《汉书》是超过三遍的。这并不等于说苏轼不聪明,而是苏轼要告诉他说你聪明这不错,可是我的刻苦也是一种天才,你能刻过我吗?作为一个少年,当时苏是还不到20岁,这就说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他是有勇气的,面对权威的那种不大和谐的那种评价,他也有自己的主张,这个很难啊。
我们现在一般的话你就碰到一个学问家或者碰到一个前辈,问老师应该怎么读书啊?怎么才能学好?他会给你说一说二说三,我们一般都拿一本儿就记下来了。
我们现在就家长带着孩子是吧?听了各种各样数不清的杂七杂八的讲座,都说我们能让孩子学好,拿本儿就记,记完回来就告诉孩子说应该向他怎么学。苏轼不弄这个,你看一遍就行,是不是?对不起你说我看两遍,我还看第三遍,而且我看这三遍是真有效果。所以你注意啊,这个独立性的思考,不依附于权威的思考,有质疑的勇气,这是我们以前对苏轼不了解的地方。我们以前觉得苏轼很快乐,很渊博,很聪明,过目不忘,错了,他的刻苦的精神也是异乎寻常的。他聪明,他气质不同,而且他在学习上有自己的态度。
生活环境苏轼从小生活的这个环境也是非常好的,什么样的环境呢?“雅趣并存”,既很雅致,同时又很有趣。
我们先说雅的,苏轼小时候12岁的时候,家里头跟他弟弟苏辙一块儿玩,在地下挖东西,小孩儿嘛,男孩儿逮什么挖什么。挖呀,挖呀,就挖出一块石头来,这块石头特别的特殊,非常的光滑舒适。苏轼后来形容说:“像鱼的皮肤一样,非常的滑嫩,而且是青绿色的”。在上边研墨的时候它非常的吃墨,也就是说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砚台的材料,而且它不存水,这是上好的砚啊。
兄弟俩把这个挖出来之后给他爸爸,这要是我们现在家人的话,这是干嘛呢?赶紧还不做点奥数题去,玩什么石头。没有,苏洵一看这块石头说什么?“此乃天砚也”,什么叫天砚,那就是老天爷的,这是最高级的砚,上天所赐的天生的一块好砚。这样的砚是非常高级的,是有砚之德。但是“于形略不足尔”什么思,说这长的这形状了有点差劲,但是已经具备了砚台所应该有的内涵和品质。砚台的内涵和品质什么?就是默默无闻地为毛笔和墨汁服务,它有潜在之德。后来就把这砚台教给他两个儿子说:你们好好地使用,这叫“文字之祥”,你们用了这个砚,将来写文章就会与众不同。你看人家这童年啊,没治了,玩一块石头都能玩出道德来,这就是小时候的环境。这说明他这个父亲苏洵对他这个教育,是无处不在的。这是雅。
趣我们不要以为苏轼从小的时候啊,天天坐那儿读书,不是,跟他弟弟呀玩的欢实着呢。他们都玩什么呀?都玩些比较高雅的游戏。
有一天晚上的时候,跟这个院子里其他几个小朋友坐在一块瞎聊天,聊了一会儿啊,大家就玩这个对句。其中一个甲说:“夜松偃仰如醉”,什么意思,晚上的时候,你看这个松树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人喝醉酒了一样。说的好,第二位小朋友乙怎么说呢?“夏雨凄凉如秋”,夏天的时候下一场雨,天气凉了,秋天到了,这也挺好。第三个是苏轼,苏轼说什么呢?“有客高吟拥鼻”,来了人,这么好的景致,这么好的松树,这么好的夜晚,仰起脸来大声地吟诵着诗,这也好。最后“小苏”出场了,小苏比他们都小。当时就吟诗一句,“无人共吃馒头”。
你看前面还挺雅的,后面虽然有点俗。但是你想,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你从小就跟这些小伙伴在一块对对句,虽然对到最后稍微有点儿扯。但是这是对句呀,看上去是游戏,实际上是在玩高雅的一种游戏。这是一种环境的熏陶,他不是刻意的要交给你什么知识,这些小孩从小在一块,他接受的这个环境的教育,跟我们现在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辈提携还有必不可缺的,苏轼因为个人的天资高,他始终有贵人相助,这个也非常重要。苏洵带着兄弟两个去拜访张方平,可张方平说什么?张方平说:“你找我有什么用啊?我在文坛上,我在政界我不算什么,你们应该去找欧阳修啊。欧阳修是大才是文坛的领袖,而且是科举的首领,他就主持科举的,你得去找他我来推荐。”
话大家听着比较正常,大家可能不知道张方平和欧阳修是政敌。欧阳修年参加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张方平是坚决反对的。两个人就因此结了梁子关系很差,几乎不往来。可是张方平这人有个好处,他认定苏轼兄弟包括苏洵在内是人才,他说我给你推荐,他就写了一封信,把“三苏”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也很难得见到了“三苏”是张方平推荐的,并不认为自己跟张方平有过节有就对“三苏”有什么成见。恰恰相反,他只看文章只看人品,不看谁是推荐者。他说什么呢?“后来文章当在此”,你们写的文章这才是未来文章发展的方向。不但积极的推荐“三苏”,而且在科举当中对于苏轼和苏辙未来的发展都给予了多方的关照,所以说这个贵人相助张方平是个贵人,欧阳修也是贵人。可这俩个人之间是有矛盾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在北宋时期,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主要是给朝廷推荐人才,他们往往可以尽弃前嫌,这就是苏轼和苏辙幸运的地方,都赶上一个好的时代。虽然个人之间有意气之争有政见之争,但是从来不耽搁后进之士。要是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苏轼能否顺利的出仕,能否顺利的走上文坛的高峰就很难讲了。
结语我们以前了解苏轼总说博览群书,不错博览群书是很重要,可是博览群书之后,很多人都成为学问家了,他不一定成为诗人。他就是成为诗人了,他也不一定成为一个有趣的诗人,他成为有趣的诗人,不一定成为可爱的诗人。苏轼不但是让我们感到崇拜,可敬。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很可爱,它除了可爱还很飘逸,他为什么会很飘逸呢?因为身上有一种神秘的气息,这种神秘的气息其实就是诗人的气质,这就是灵气。
四川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说它养育了苏轼,苏轼自己天资聪颖,毫不为错。但是他周围的环境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贵人的这样的相助。各方面的元素凑合在一起,使得苏轼的成长之路不但很顺利,而且很健康,不但很健康,而且非常的饶有趣味。
所以苏轼的成长道路上能够给我们现在提供很多的借鉴,实际上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人文环境。当然啦,在苏轼以后的成长道路当中,这种人文环境培养出来的很浪漫的,很洒脱的,很飘逸的气质,也给他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