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计算机提出osi模型的目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提出osi模型的目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

喜欢就关注吧!名词解释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又叫七层模型)。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系统之间,在不改变系统软硬件结构的前提下,可以相互通信。

OSI参考模型

计算机提出osi模型的目的(计算机基础知识-)(1)

OSI参考模型 -- 对应链接设备--对应数据单元

注意点:
  • 七层的顺序不要乱,可以通过顺口溜记忆:"应表会传网数物”
  • 注意第1层是物理层,第7层是应用层
各层功能

应用层

  • 提供人机交互接口,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为用户程序提供网络服务,用户使用网络功能的接口。

表示层

  • 解决数据压缩、加密、解密的问题,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会话层

  • 建立、维护、终止会话,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传输层

  •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通信,进行丢包重传、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 设备:网关

网络层

  • 路由器查看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寻址)、并根据路由表为数据包选择路径
  • 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第三层路由模块,功能和路由器类似)

数据链路层

  • 把数据包封装成可以在不同网络传输的帧,负责数据帧在计算机之间无差错传递,进行差错检查,有错则丢弃。
  • 设备:网桥、二层交换机(本质就是网桥,网桥只有两个端口,交换机可以有多个端口)

物理层

  • 通过物理传输介质,将数据以比特流的方式传输,规定了网络设备接口标准,电压标准。
  • 设备:中继器(实为转发器,两个端口)、集线器(多端口的中继器)
网络链接设备

计算机提出osi模型的目的(计算机基础知识-)(2)

网络链接设备

喜欢就关注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