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杰(名人记镇江三老)
镇江三杰(名人记镇江三老)陆小波自青少年起,即在镇江从事工商事业,为镇江的经济发展和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陆小波一生跌宕起伏,既让人感慨生逢其时,又不禁喟叹英雄气短。纵观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镇江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曾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就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言,陆小波或许并不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上层社会精英中最为闪耀的明星,但他的不俗经历却表现出乱世之中时势造英雄的气象。生于泰州,童年读书,少年学徒,青年发迹;能吃苦,懂谋略,善待人,会周旋;先后经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数次起伏,晚年受到冲击赋闲家中。从孤身一人来镇江的小学徒,到身居高位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再到新中国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最后到在家中整日不发一语的老翁。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中华路打索街68号,陆小波故居,一幢规整的五进江南民居,掩映在周边的林立高楼中。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毗邻京口闸遗址。故居保留着清末民初的江南民居风格,历经百年风霜,屹立不朽,一如小波先生本人。
陆小波(1882-1973)是江苏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工商业者。他一生实业救国、兴学育才、造福桑梓,对镇江地方各项事业有着非凡的贡献,深受镇江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就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而言,陆小波或许并不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上层社会精英中最为闪耀的明星,但他的不俗经历却表现出乱世之中时势造英雄的气象。
生于泰州,童年读书,少年学徒,青年发迹;能吃苦,懂谋略,善待人,会周旋;先后经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数次起伏,晚年受到冲击赋闲家中。
从孤身一人来镇江的小学徒,到身居高位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再到新中国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最后到在家中整日不发一语的老翁。
陆小波一生跌宕起伏,既让人感慨生逢其时,又不禁喟叹英雄气短。纵观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在镇江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曾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创办实业 造福桑梓陆小波自青少年起,即在镇江从事工商事业,为镇江的经济发展和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庄业是镇江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之一。1861年镇江开埠以后,这座城市便开启了近代化历程。得益于“江河交汇”的交通优势,镇江商业日趋繁盛,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出现百余家钱庄,业务繁忙。
陆小波的事业就是从钱庄开始起步的。他15岁入镇江元同钱庄做学徒。满师后,先任元同钱庄司帐,后任走街(相当于现在的营业部主任)。1903年至1911年,又任镇江镇和钱庄司帐、走街。
他先后在镇江开设慎康、元益钱庄,并投资和集资兴办过百余家企业,实力雄厚。
陆小波牵头创办了镇江第一家自来水厂。1922年前后,镇江连续发生多次大火灾,市民生命财产损失很大。
特别严重的一次火灾发生在天主街、银山门一带人口密集居住处,几乎烧掉了一条街。可是当时英国领事馆不但见灾不救,反而提出苛刻条件:“以小时计算水价,先付银子后给水,到时间立即停水,再用再议价钱。”
英国领事馆的专横和苛刻条件,激起镇江地方人士筹建自来水厂的决心。1924年6月,由陆小波等人筹资的镇江第一救火会自来水厂建成投产。
陆小波是镇扬汽车运输公司创始人之一。该公司是我国民办公路汽车运输中最早的企业之一。
1922年冬,镇江至扬州的公路建成。翌年1月,用轮渡在镇江和六圩间进行运输,这是镇江至扬州的第一条民办公路的联运线路。
陆小波还在镇江创办了蚕种场,闻名全国。镇江蚕种场先后培育出了“华六”、“华七”等优良蚕种品种,深受当时江浙两省蚕农欢迎。
1949年镇江解放后,四益育种农场改组成为江苏省蚕种场。蚕丝研究所改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丝研究所,培育的“苏3秋4”、“苏4”蚕种具有制种容易、产量高、丝质优良等特点。
倾心教育 培育英才在实业救国的同时,陆小波还以“振兴国家必先育才”相号召,与胡健春等人一起倡导兴学,集资创办了“润商小学”,开本埠工商界办学之先风。
1926年10月,先生与冷御秋等人组成“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校董会”,并将“慈幼工厂”厂房连同地基8亩赠给学校(今镇江市第三中学)。
在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镇江各行各业先后创办了航业、江汉、达仁、培初、安仁、武肃、广启等小学。
抗战胜利后,陆小波回到镇江,又动员工商界同仁兴办了一批私立小学。陆小波不仅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书,还把许多困难的邻里乡亲的孩子介绍到学校去读书,减免学费,使许多贫寒子弟有了读书的机会。
先生有一个心愿:尽自己毕生之力办学,要从小学办到大学,在镇江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所以兴办京江中学(现镇江一中)时,他将校舍所在地,命名为“大学山”。为了办好京江中学,先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首先他将自己过五十大寿,镇江各界赠与的一万元大洋的贺礼全部用于办学;同时立足本职,动员钱业公所同仁将大部分财产捐给学校;
三是立足本地工商大户和在外地的镇江籍知名人士,劝募一笔资金。前后进行达6年之久 总额达30余万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校舍建成之后,为表彰主要捐助者,每处教室悬挂一块堂匾,如“锡庚”、“静仁”、“笔江”、“寿民”等等。抗日战争开始后,学校迁到上海,并一度因为拒绝向日伪登记而停办。
抗战中,学校校舍毁于兵燹。抗战胜利后,先生又为了恢复学校而费尽心机。
先生一生创办学校数十所,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主旨就是要使国家昌盛富强。他时常对人说:“大家都有了知识,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
爱国护乡 忠肝义胆陆小波性格爽直,急公好义,胆识过人,为保护地方敢于挺身而出,担当大任。
1913年,将被遣散的第31旅官兵欲向镇江地方勒索4万大洋,否则要“借镇江一条街”。镇江县长和商会会长焦急万分之际,陆小波毅然提出“到我店里去抬”,使得地方免遭涂炭。
这也是陆小波在地方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开始,此时他刚刚32岁。
1927年8月,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守镇旅长段承泽兵败溃逃,也到商会勒索巨款。
先生一面设筵招待,一面与之拖延磋商。忽然火车站来电话,声称北伐军即到,请陆会长速去迎接。
段旅长未获一文,闻讯仓皇逃到扬州。其实,这是先生巧布的疑阵,把这员败将吓跑了。
1927年,北伐军节节胜利,攻占武汉,直趋江浙,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在数十万工农群众的支持下,接收了汉口英租界。消息传来,镇江人民顿时群情激奋,游行示威,要求收回镇江英租界。
英国人鉴于1889年和1925年镇江人民曾有过火烧英国领事馆和工部局、推倒领事馆围墙的“过激行为”,摄于群众斗争的威力,愿意移交租界政权,但必须地方政府出面接收。
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镇江县长等主要官员,早已逃走一空。英国政府找到了时任镇江商会会长的陆小波,他独具胆识、力排众议,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
接收当日,先生长袍马褂,亲自率领商团团兵100余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镇江市民的欢呼声中,开进了镇江英租界,接受了英租界工部局及其他机构,并把租界16名华捕连同他们的长枪25支全部编入商团。
从此,长达66年的“国中之国”正式寿终正寝,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取得一个重大胜利,陆小波创造了我国近代史上收回租界的新方式,也由此声名鹊起。
誓死抗日 竭尽全力“九一八事变”后,陆小波带头参加救亡运动,办《救亡文辑》宣传抗日。抗战爆发后 他积极投入抗日后援工作,组织运送数十万难民渡江北上。
镇江沦陷后,他辗转避居多地,坚持民族气节,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主张,为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贡献了力量。
陆小波暂居泰州时,日军宣抚班长大井弘数次派“专使”携带金条钞票请其回镇,且表示:“皇军久仰先生德高望重,只要陆公肯回镇‘维持地方’,任何条件都可以商量。”均遭严辞拒绝。
后来日伪又以“经济提携”为名,提出合作经营镇江自来水厂和几个农场,同样遭到拒绝。
在泰州期间,陆小波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抗战前,他就营救和帮助过许多共产党人,如管文蔚、徐平羽、嵇直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1938年夏,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进抵苏南,先生多次与陈毅会晤,并为其介绍引见各方代表人士,为贯彻党的团结抗日政策积极贡献力量,为新四军募集寒衣物资、提供武装经费,其中仅迫击炮、轻重机枪就达40多门、挺,为当时装备简陋的新四军雪中送炭。
1940年春,主动派人函请韩紫石支持新四军抗日,并请其出面调停韩德勤部与新四军的摩擦。
陈毅三进泰州谈判时,先生帮助陈毅做通韩紫石的思想工作。紫老以八十岁高龄,联系门生故友,奔波于抗日保国大业。
后来黄桥战役大获全胜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先生的工作对于建立巩固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陆小波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矢志不渝。数十年来,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即与中共建立了合作联系。镇江解放前夕,仅1949年4月22日一天,陆小波就回拒了国民党当局四批军政要员的“劝行”,直言相告:“我意已定,决不离镇。”
并劝他们也留下共同维持好地方,人人钦服。4月23日,解放军大部队横渡长江,当天夜里,他动员商店照常营业,指挥商团荷枪登车维持秩序,制止地痞借机为非作歹。
凌晨,他接头解放军军管会先遣代表,赶往商会要求轮船公司立即放船迎接解放军渡江,并亲自到江边指挥船只往返接送解放大军过江。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主义把侵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党中央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
陆小波担任了镇江抗美援朝委员会副主席,白天组织会议,夜晚还逐户做工作,发动工商界人士积极捐献,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了捐献3架飞机的光荣任务。
1955年夏,他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商联执委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报告,坚定了工商业者只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才有前途的信念。
他不顾高龄和眼疾,说服、推动全市工商业者申请公私合营,还经常让人读报纸、文件给他听,及时了解政策精神,显示了他“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
3个月后,74岁的陆小波率领500多名工商业者敲锣打鼓地向地委、市委报告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讯。
保护文物 流传后世陆小波先后任江苏省和镇江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文物保护事业建言献策,出资出智。
1959年,身为镇江市文管委副主任的陆小波,率先将自己收藏的100余件文物捐给镇江博物馆,成为捐献第一人。
在他的带领和广泛宣传动员下,镇江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短期内捐献文物8000余件。其中,有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二级藏品的商周青铜器、隋唐鎏金铜佛像、北魏陶瓷俑等重要文物,为促进镇江的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镇江博物馆开办时,设在道署街的旧道台衙门里。1961年因贯彻调整方针,迁到金山,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62年夏,陆小波去南京出席江苏省政协会议期间,专门向时任省委书记的江渭清讲了镇江博物馆搬迁一事,
讲了自己当年收回英租界的经过,认为用英国领事馆作博物馆本身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历述了现在原英国领事馆里几个大单位拒绝搬出的理由,并递交了书面材料。
会议结束后,江渭清立即亲自给镇江市政府打电话了解情况,做了批示。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当年10月博物馆就搬进了原英国领事馆。1963年元旦,镇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
忠厚传家 和平获福陆小波一生秉承“忠厚传家,和平获福”的祖训,性格爽直,急公好义,“和为贵,厚待人”。
他经常教育子女要“自爱、自重、自强、自信”,要求子女做到“俭朴、勤学、奋进,以天下为己任,并且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要孩子们牢记祖训,好好读书,掌握一技之长,不要靠父母。
抗战期间,陆小波不仅自己不为敌伪所利用,还谆谆教导子侄不为敌伪做事。
对子侄经商,他约法三章:一不准买卖毒品,荼毒百姓;二不准囤积粮食,危害民生;三不准与敌伪通商,伤害民族自尊。
八年抗战中,家族中没有一人参加敌伪工作,共同保持了民族气节。他还毅然动员三子汝源、长孙懋善、侄子汝乾等随老友包明叔(《新江苏报》社长)潜入抗战地区参军、就读。
临行之时,陆小波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段话来勉励年轻人,要他们不畏艰苦,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为民奉献一生。
不久其三子陆汝源牺牲在战场,他得知后十分悲痛,慨然说到:“抗战以来,军民牺牲百万,我死了一个儿子,问心也觉稍安。”
陆小波时刻不忘对年轻人的帮扶。在新民洲共青团农场慰问优秀青年时,他鼓励大家努力上进,做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当他知道侄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动情地说:“我们陆家又多了一名共产党党员,这是一件大喜事。不要骄傲,任何时候都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1973年5月1日,陆小波在家中无疾而终,享年九十二岁。
镇江第一家自来水厂
陆小波参与创办的润商小学旧址-今宝塔路小学
镇杨运输公司总办事处
陆小波照片
作者:陆为中 曹雪屏
编辑:我爱镇江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