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宋铁岩(191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和抗联战友一道,浴血抗敌,舍身卫国,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打击日伪军,作出了杰出贡献。2014年9月1日,宋铁岩将军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今天,人们看到宋铁岩将军的照片,常常感叹他的颜值之高,相貌堂堂,一身正气。今天的偶像明星恐怕只能望其项背。在日寇来犯时,宋铁岩这样高学历的人才,完全可以找个优裕的工作谋生,但他投笔从戎,题诗明志:“男儿壮志拓八荒,焉能燕雀守栋梁。揭地掀天为事业,翻江倒海写文章!”这首自励诗,可谓宋铁岩一生的写照。在宋铁岩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诗篇,但最美的还是他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英雄行举,在东北大地书写的壮烈史诗。

作者:阿盾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流水不断地流过去了,那新生的浪头已经掀起,恬静、安闲,是过去的习染,驽马奔腾着的战场,要现着我的身形,严烈的炮火下,攫取那新的人生!”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宋铁岩写于学生时代

今天,人们看到宋铁岩将军的照片,常常感叹他的颜值之高,相貌堂堂,一身正气。今天的偶像明星恐怕只能望其项背。

在日寇来犯时,宋铁岩这样高学历的人才,完全可以找个优裕的工作谋生,但他投笔从戎,题诗明志:“男儿壮志拓八荒,焉能燕雀守栋梁。揭地掀天为事业,翻江倒海写文章!”这首自励诗,可谓宋铁岩一生的写照。

在宋铁岩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诗篇,但最美的还是他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英雄行举,在东北大地书写的壮烈史诗。

在国家危亡的时刻,他和抗联战友一道,浴血抗敌,舍身卫国,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打击日伪军,作出了杰出贡献。2014年9月1日,宋铁岩将军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1)

宋铁岩(191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一)

宋铁岩原名孙肃先,字晓天。曾用名宋占祥、铁坚、铁英、孙铿、孙克敏。1909年12月6日,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绥河区前搜登河村一个地主家庭。

他家里有50多人,父母老实,不管家族事。铁岩是长子,从小性格刚毅,具有反抗精神,经常为父母打抱不平,对主管家事的四伯父(外号“孙四阎王”)从不惧怕。

宋铁岩8岁那年,入本村姜家店私塾馆读书。14岁在大绥河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吉林省第一师范附属高等(初中),而后进入长春第二师范。在二师就读期间,他在老师谢雨天和楚图南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与进步学生一起为《大东》等进步报刊撰稿,宣传进步思想,成为有名的学生骨干,被推选为长春二师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

此外,他还担任过校刊《秋声》的主编,发起创办了“秋声书社”,兼任过“近代思想教育研究会”的编辑和平民学校的教员。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2)

宋铁岩日记

宋铁岩求学时多才多艺、激情四射,不仅游泳好,在篮球场、足球场上更是生龙活虎,热情奔放。公认为高小、师范、学生领袖的他,写诗、谱曲、绘画样样精通,出画报的板刻也非常好。为了记录那尔轰会师的版刻,被巴黎日报刊载。

1928年,在反对日本人修铁路掠夺东北资源的护路运动中,长春二师的学生冲到斗争最前线。作为学生会负责人,宋铁岩成为斗争的骨干。在各界压力下,日本不得不放弃了修筑吉会路的计划,参与策划修筑吉会铁路的吉林教育厅长刘芳圃等被迫辞职。

在欢庆护路胜利的时刻,宋铁岩写下这样的诗篇:阴沉黑暗多忧郁,万众血肉被吮吸。生存已失生存权,消灭匪奸齐奋起。

1931年春,宋铁岩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任学生会主席、北平市大学学生联合会理事,在学生中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其间,由于分家等原因,他的家搬到了永吉县桦皮厂幸福屯,家境每况愈下,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因此曾被逮捕,饱受折磨,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在狱中,他痛斥敌人:“爱国无罪,你们卖国我就爱国,爱国的火焰是永远扑不灭的。”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3)

(二)

1932年秋,宋铁岩受党的派遣,在东北从事兵运工作。这时的他已娶妻,育有一子一女。家里盼他顶门立户,好好过日子。他毅然决然踏上了投笔从戎、流血牺牲的抗战道路。

他和舅舅曹国安及学友于克等,首先回到家乡永吉,准备在当地组织农民抗日武装。回家后,他让妻子做了许多红军袖标,由他送到磐石抗日游击队,那里有一个“大排”——地主武装,宋铁岩和曹国安做了很多争取工作。但由于这支武装成分复杂,缺乏基础,没有争取过来。

1933年初,曹国安到榆树县南大新立屯活动时,了解到驻防在乌拉街的伪铁道警备第五旅十四团迫击炮连,原是东北军的一个连队,“九一八”事变后一度参加抗日,后被日军收编,士兵有爱国情感,不愿为日本人卖命。

曹国安和宋铁岩商量,认为这支队伍可以争取。之后,曹国安和宋铁岩先后打入十四团当兵。

宋铁岩和曹国安到连队后,通过交朋友、“拜把子”、说书(评词)、讲故事等形式,联系士兵、团结士兵,取得了很多士兵的信任。他在士兵中积极宣传团结抗日主张,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等,启发士兵的爱国思想。士兵们大多数出身于贫苦人家,被迫当兵。在曹国安、宋铁岩等人的感化下,士兵们转变很快。这其中,就有他们的永吉老乡、后来的著名抗联将领韩仁和。

当伪迫击炮连移防到磐石县烟筒山时,组织起义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但他们与烟筒山地下党联系未能畅通。根据情况变化,曹国安和宋铁岩决定在未和游击队取得联系之前,先组织起义。他们抓住迫击炮连随时同日伪军出击“围剿”抗日游击队、单独在外执行任务的特点,决定立即行动。他们分析认为,烟筒山离抗日游击区很近,遍地青纱帐,有利于转移。只要击毙伪连长、排长等死硬分子,稳定军心,把队伍拉出来和游击队汇合,起义就能成功。最后,他们决定在端午节夜里零点起义。

端午节那天下午,伪连长为庆贺自己晋级,在连部大摆宴席,把各排排长都叫来,从三点喝到晚七、八点钟,个个酩酊大醉,横七竖八地倒在床上。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4)

宋铁岩、曹国安和他们发展的张瑞麟等几个骨干,也凑了点钱买了酒肉,和士兵们一起过节。他们也佯装大醉,和衣倒在床上,暗中观察动静。将近半夜零点,宋铁岩、曹国安和张瑞麟在院子里再次碰头,决定起义。他们分别跑回自己住的房子,大声喊道:“弟兄们!日本人来缴械了,快往南山跑!”

那些装睡的骨干们听到喊声,一个个跳下地,一边跟着喊,一边推醒别人,抓起枪冲出屋子,全连顿时大乱。100多人吵吵嚷嚷地拥到院子里。这时,伪连长得到他的亲信班长的报告,酒也醒了,慌忙和几个排长跑出来,进行阻拦和威胁。

宋铁岩和曹国安、张瑞麟等人举枪射击,伪连长和几个排长应声倒下。宋铁岩接声喊道:“大家跟我来,到南山集合待命!”宋铁岩领着起义队伍迅速冲出了南大门。张瑞麟走在最后,动员了二十几人,抬出一门迫击炮和近20箱炮弹。天将放亮时,起义队伍来到镇外3里多路的烟筒山东坡笤帚顶子集合。清点人员、武器,一共出来60多人,带出步枪60多支、迫击炮1门和68发炮弹。

起义队伍来到磐石县玻璃河套场,找到杨靖宇领导的红32军南满游击队抗日根据地,受到抗日军民热烈欢迎,起义队伍编为32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命曹国安为大队长,任命宋铁岩为政委。

从此,南满游击队增添了装备精良的新生力量。有了重武器,给日伪有力打击。迫击炮连的起义,震动了日伪当局,影响了许多伪军,不断有人员加入抗日队伍。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5)

(三)

1933年9月18日,杨靖宇遵照上级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在磐石玻璃河套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从此,宋铁岩就和杨靖宇并肩战斗,成为杨的最得力助手。

宋铁岩在杨靖宇的领导下,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兼管党务。在他的努力下,一军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士气高昂。宋铁岩还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作词谱曲,鼓舞官兵士气。如为杨靖宇将军《抗联住在哪道沟》配的曲子,传遍东北抗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擅长骑马,又是神枪手。他在抗联一军的老战友赵振华多年后回忆,仍对他的骑射赞不绝口。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6)

1933年冬,为粉碎日伪的“围剿”,将游击区扩展到南满,第一军南征,于10月27日渡过辉发江,活动于桦甸、濛江、辉南、金川、柳河、通化、清原和新宾等地,多次重创敌军。宋铁岩打起仗来身先士卒,被官兵称为“铁主任”。

1934年10月,宋铁岩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政委。1935年春节后,宋铁岩率部到临江一带开展游击。这时的东北,天气极寒,他们过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生活,指战员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此时的宋铁岩肺结核病已十分严重,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坚持行军打仗。

1935年冬,日军三毛师团、藤井部和伪“靖安军”李寿山部共数万人,在东、南满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冬季大讨伐”。为消灭敌人,宋铁岩奔走各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援。他协助杨靖宇指挥,采用打伏击、掏老巢或夜袭敌后等游击战术,与敌周旋,打得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连吃败仗。他和杨靖宇于10月间,在柳河大孤山至八道江之间的旱葱沟设埋伏,一举截获了伪军从孤山子运往八道江的40辆大车军需品,又取得了通化县热水河子等战斗的胜利,日寇的“冬季大讨伐”被粉碎。

1936年初,日伪当局以伪满军政部顾问佐佐木为首,带一、二、三、五军管区伪军共1.6万余人,准备对东边道北部各县再次进行“讨伐”。军部和一师主力部队就从柳河县根据地出发南下,向桓仁、新宾、本溪等县挺进一路上,宋铁岩协助杨靖宇,采用疲敌战术,牵着伪军走。

4月5日,南征大军在辑安县龙岗山西麓三道威子伏击伪军奉天骑兵教导团,毙敌10余人,俘敌40余人。

4月30日上午,杨靖和宋铁岩等人决定解决伪军顽敌邵本良的部队,经过4个小时激战,打垮了伪军一个营,毙伤敌80多人,缴获一门迫击炮,两挺机枪,百余支长短枪,还有大批军用物资。邵本良带伤逃跑,队伍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1936年6月,宋铁岩率队伏击日军金田中队、歼灭金田大尉以下日军80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7)

杨靖宇将军

(四)

1936年,是东北抗日大发展的一年,游击战争形成高潮。2月10日,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至第六军军长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和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名义签署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从2月下旬开始,相继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

紧接着,宋铁岩又参加东、南满党和抗联一、二军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将东满省委和南满省委合组为东南满省委(亦称南满省委),抗联一军和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会议决定抗联一军一、三师和二军一部西征,西征军的行动部署是以本(溪)、桓(仁)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从辽阳、岫岩、营口等地敌兵力薄弱的地区迂回向西挺进,跨过辽河,直奔山海关、热河。

在西征中,宋铁岩的病情恶化,高烧不退,只能回本溪县和尚帽子山休养。临行前,他和一师主要干部研究了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然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西征部队。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8)

东北抗联在山林中建立的秘密营地

1937年阴历大年初一(2月11日)凌晨,本溪县和尚帽子山上枪声大作,异常激烈,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军密营。宋铁岩为减少损失,命令队伍先撤,自己带领几名战士掩护,但因身体虚弱、行动困难,将军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当时,战友们用包伤口的白布从头往下包,白布没够,脚没包上,就地将宋铁岩的遗体埋葬在蒲石河与杨莹沟交汇地的山坡上。据说那里有一棵火红的百年大槭树和一块巨石,但如今已无痕迹,难寻忠骨。

宋铁岩的牺牲,是抗联一军的巨大损失,杨靖宇亲自主持了追悼会,眼含热泪,和战友们悲壮地唱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追悼歌》。

他离家投身革命时,妻子拉着6岁的儿子,怀抱着2岁的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他说:三年五年不一定,十年八年不一定,不赶走日本鬼子,我是不会回来的。

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离家后,他再也没回到过故土。这个会给妻子织毛衣、给儿子做柳笛的汉子,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还三次派警卫员回家,为抗联凑筹经费,家里变卖家产倾力相助。

赞美东北抗联 杨靖宇诗词(东北抗联铁主任)(9)

如今,在宋铁岩烈士牺牲地,本溪县于1985年9月3日立起了纪念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欢迎文创作者加入,私信必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