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京规划大调整对扬州影响(观察南京都市圈)

南京规划大调整对扬州影响(观察南京都市圈)都市圈东翼:安徽4城市积极拥抱南京仪征市、句容市等均是宁镇扬的次节点城市,处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随着它们从空间、产业、交通等方面加速向南京都市圈融合,这将改变昔日南京都市圈“西热东冷”的局面,让区域内的互动和融合更为深入。不过,这两年,随着南京首位度加强和能级的提高,南京都市圈东翼的城市,在融入南京上,姿态愈发主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2020年4月,马明龙在履新镇江市委书记后不久,就要求其下辖的县级市句容,要“融入南京”,争当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军”,同时做强协同镇江的“接力点”。今年3月,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也要求扬州下辖的仪征市,要“勇当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目前仪征已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南京规划大调整对扬州影响(观察南京都市圈)(1)

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仪征举行 主办方供图

南京都市圈东西两翼的格局正在被改变。

这是困扰南京都市圈均衡发展的一个问题——位于南京都市圈西翼的安徽的一些城市(如马鞍山、滁州等),在融入南京上可谓积极主动、干劲十足;而位于都市圈东翼的江苏省内的一些城市,在面对省会大哥南京的“拥抱”,姿态似乎并不那么热烈。

不过,这两年,随着南京首位度加强和能级的提高,南京都市圈东翼的城市,在融入南京上,姿态愈发主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2020年4月,马明龙在履新镇江市委书记后不久,就要求其下辖的县级市句容,要“融入南京”,争当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军”,同时做强协同镇江的“接力点”。

今年3月,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也要求扬州下辖的仪征市,要“勇当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目前仪征已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仪征市、句容市等均是宁镇扬的次节点城市,处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随着它们从空间、产业、交通等方面加速向南京都市圈融合,这将改变昔日南京都市圈“西热东冷”的局面,让区域内的互动和融合更为深入。

都市圈东翼:安徽4城市积极拥抱南京

今年2月8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是在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横跨江苏安徽两个省域的都市圈规划。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南京是“群主”,东面是江苏的镇江、扬州,东南面有常州下辖的溧阳和金坛,西面是安徽的滁州、马鞍山、芜湖,南面是安徽宣城,北面是江苏淮安。

皖南地区对南京有天然的亲近感。从人口流动来看,南京也对安徽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市均在南京的1小时通勤圈内。

以马鞍山为例,该市官方曾发文称,2018年以来,其将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主攻方向,以打好“南京牌”、做足“宁文章”,促进全市域、全方位与南京市融合发展。仅2019年1-4月,马鞍山各级各部门就开展了对接南京活动50余次。

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此前也表示,随着交通联系越来越便利,到南京就医、购物、访友的马鞍山人增多。南京和马鞍山同城化效应日益彰显。同时,南京江宁-马鞍山博望,以及南京禄口、高淳与安徽和县、当涂等毗邻地区也出现了“多点开花、联动发展”的局面。

滁州“拥抱”南京,更是直白。2020年初,即便是疫情防控形势紧张,滁州市党政主要领导仍在两个月内4次到访南京对接合作事宜。对接融入南京,滁州也获益颇丰。2020年,滁州市以2909.1亿元的经济总量跻身安徽“第三城”。2020年12月,在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上,时任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毫不避讳地说,上述“成绩单”的取得,离不开南京的大力支持。

“东翼”发力融入:思想“天堑”被打破

看到皖南的“铁杆小兄弟”对接南京热情高涨,网络上一时流传,位于南京都市圈东面的镇江、扬州在融入南京上,并没有安徽城市积极。

近两年,随着南京在省内的首位度上升,其对扬州、镇江的感召力也随之加大。

比如,镇江在其下辖县级市句容与南京的关系上,态度不再“暧昧不清”。2020年4月,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调研句容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句容在经济发展上要主动服务南京、拥抱南京、融入南京,借梯登高,实现近道超车。

马明龙还要求句容,做好南京“后花园”的同时,也要做强协同镇江的“接力点”,探索宁镇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扬州紧跟其后,也在行动。在2020年12月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不仅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还提及了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合作。

对于下辖的县级市仪征,扬州也明确了新的定位和目标。今年3月,夏心旻在相关会议上要求,仪征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勇当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环南京的县市如何对冲虹吸效应

刚刚履新的仪征市委书记孙建年表示,目前仪征已制定了“跨江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后,仪征将全面优化产业、城市、交通、生态等功能定位,争取用3-5年的时间,在区域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

仪征位于宁镇扬几何中心,处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未来随着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以及龙潭过江通道的通车,仪征与南京的时空距离将压缩到半小时以内。

不过,区位及交通优势,既能帮助城市起飞,同样也让其直面被特大中心城市虹吸的挑战。

包括江苏的仪征、句容,安徽的和县、博望、天长在内,南京毗邻县市(区)如何应对挑战?

6月6日,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仪征市举行,多名重量级专家围绕该话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认为,在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阶段,周边地区要打造反磁力中心,通过改善发展环境,特别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品质,增加吸引力,进而对冲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

比如仪征,在跨江融合承接南京的产业外溢的同时,要争取吸收高校和优质医疗资源到仪征设立分支机构。

“(特大城市)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通过做强城市特色,做优城市品质,做大产业规模,来放大辐射效应,避免虹吸效应。”仪征市委书记、市长孙建年对澎湃新闻表示。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进认为,在一体化过程中,仪征的人口、资本、高端服务资源一定程度上会向南京流动,同时仪征的特色产业也会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和项目向仪征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仪征必须要彰显自身的禀赋,切入区域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自身的特色。

就仪征而言,该市拥有产能30万辆轿车的上海大众整车厂,也有中国电信、中星北斗、中国移动等大数据产业链项目,当前已形成汽车产业、大数据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高端纺织等四大特色产业体系。专家建议,仪征在与南京融合时,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南京都市圈先进制造业高地、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丁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