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宁静是人生最大的修行(不在于山水之间)
内心的宁静是人生最大的修行(不在于山水之间)南宋郭沔在《竞秀亭联》有言:“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源自于一颗安定的心人的一生,最终让我们安住的,就在于自己的这颗心。心若不静,走到哪里都是繁杂与琐碎。生活的安宁
向内觉察
回归本源
一切快乐与悲伤,都是相对而言的。
有的人在苦难中活得璀璨,有的人在繁华处活得落寞。
人的一生,最终让我们安住的,就在于自己的这颗心。
心若不静,走到哪里都是繁杂与琐碎。
生活的安宁
源自于一颗安定的心
南宋郭沔在《竞秀亭联》有言:“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意思是修身养性要心态平和,不为万物所动。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不能影响自己 。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稍纵即逝。
很多人都在找寻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无论是什么,都基于一颗稳定的心。
一颗稳定的心能让我们安住于当下。
每个人的生活,处处都有风景,只是我们杂乱的心没有驻足在当下。
我们在过去留念,在未来游走,但能够让我们欣赏当下风景的,只有一颗安住的心。
人生有很多我们追寻的事物,未必最终会属于我们。
但当下所遇到的,是我们当下拥有的,在当下这个时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的。
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刻与它紧密地连接,我们的心也是浮动的。
就像飘在湖面上的泡沫,总会破碎的。
安住,会让生命的力量凝聚;分离,只会让自我更加分裂。
我们越在意什么,什么就越会折磨我们。
在意的,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
如果我们越能够安住,反而会有更多的空间感受。
人,其实没有绝境,只有一颗定义绝境的心。
人也没有绝对的痛苦,只有一颗定义痛苦的心。
如果我们的心如一汪池水那般清净,所遇之事皆是倒影。
学会和自己相处
就学会了享受内心的宁静
之前看到一句话是:“与己和谐相处之人,则与宇宙和谐共之。”
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也总能在这个时刻听见内心的声音。
人的内心无非是两种声音,善意的与非善意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声音,最终都是来自于我们内在的本源,人总是要透过接纳内心与自己相处。
如果我们这一生都在回避内心非善意的声音,我们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和解,也无法走进内在本源的清静中。
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没有人的心是完全澄澈的。
就像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经历注定会让我们的心留下一些痕迹,不管留下什么,都可以随着接纳与平衡清净我们的内心。
不断地去除繁杂的心绪,丰富内在善意的部分,我们这颗心就会慢慢地回归到本源的状态,复归于婴儿的状态。
人一旦能接纳自己的糟粕,便会开始理解他人的不堪。
学会和自己相处,就学会了与他人相处。
学会享受内心的宁静,就学会了在黑暗中看见光亮。
心中有风景
所得一切皆是美景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意思是,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人也都能够体验到外境的变化。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当下变化着的疫情,我们无法预期它结束的时期。
如果我们以一颗稳定的心面对,它所带给我们的困扰也就没有什么了。
很多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不取决于它的本身是如何呈现的,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中性的,没有对错。
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看待它们的方式不同。
同样的事情,如果我们能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它带给我们的反而是一种积极的转变。
如果我们以一颗消极的、悲观的心去看待,它带给我们的会是更大的痛苦和纠结。
一个人的心中有风景,所遇的一切皆是风景。
风景总有好坏,但能够遇见的皆是风景。
一个人内心真正的宁静,不在于山水之间,而在于一颗纯净的心。
有了这样一颗心,就有了一颗随万物变化而保持不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