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什么最好呢(养成好习惯之实战篇)

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什么最好呢(养成好习惯之实战篇)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把这一套方法论运用在很多人的痛点上——写日记。3) 有正反馈: 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正面反馈,鞭策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刺激自己不断改进;闲话少说,我先总结一下上篇文章的要点: 要想养成好习惯,一般从坚持一个好的行为开始。要做到每天坚持需要满足以下几点:1) 赋予意义: 明确行为的目的和对自身的重大意义,即使有时自我欺骗一下也无妨(详见上一篇文章);2) 简单易行: 从最简单的行为开始,先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一定习惯以后再慢慢变复杂;

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什么最好呢(养成好习惯之实战篇)(1)

记录生活里的金子

春节期间我发了一篇文章,简单总结了自己前段时间如何坚持好行为,最终养成好习惯的一些心得。没想到读者的反响非常热烈,在今日头条上的阅读量已经有1.5w ,收藏文章的人数2000 。看来大家对于“养成好习惯”这个话题还是非常感兴趣,或者换句话说,这篇文章切中了很多人想要坚持却没法坚持、想要养成好习惯却常常半途而废的痛点。非常高兴我提供的一点小心得能够给大家启发。

然而,如果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不付诸实践的话,那它就永远不会对你有帮助。就像买书一样,家里堆了再多的书也不会自动转化成你的知识;收藏了再多篇文章大部分都是读时一时爽,接着没下文了。

要改变自己,你首先要愿意被改变。

闲话少说,我先总结一下上篇文章的要点: 要想养成好习惯,一般从坚持一个好的行为开始。要做到每天坚持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 赋予意义: 明确行为的目的和对自身的重大意义,即使有时自我欺骗一下也无妨(详见上一篇文章);

2) 简单易行: 从最简单的行为开始,先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一定习惯以后再慢慢变复杂;

3) 有正反馈: 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正面反馈,鞭策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刺激自己不断改进;

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把这一套方法论运用在很多人的痛点上——写日记。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小就被老师、家长要求写日记,然而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当然我们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比如害怕爸妈偷看啦,最近作业太多啦等等,但最核心的理由我觉得是:我们在内心深处觉得记日记并没有什么用。

如果一件事情耗费太多意志力和能量,换来的是一堆没有什么luan用的文字,傻子才会坚持不是吗?

所以,想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记日记的意义。

1) 赋予意义: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日记分成大致两类:感性型和理性型,其意义是不一样的。

感性型日记大多是流水账式的,把一天发生的事情按时间记录下来,中间穿插一些个人感受。这种日记的意义在于记录、留存感性记忆。很多年后再回顾的时候,通过这些文字可以想起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感觉如何。

比如以下是我2011年某天的日记:

中午吃完饭,阳光真好,决定走走。风不大,吹在脸上却很寒。

按照上次的那条路继续走,终于被我找到了名为“天通艺园”的公园,进去逛了一圈。 站在公园尽头的北山上,望着眼前的一片雪景。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面上结了冰,已经看不出和陆地的分别,光秃秃的树立在雪地里,阳光很好,我突然感到胸中翻涌的情绪开始升腾,我想大声喊叫,可是这天地无声,没有人应答,没有人理睬。依旧是一个人走,依旧是无所用心,转了一圈回到原点。想起闵行的小公园,如果把往日看出噩梦的话,我还在这个噩梦里没有醒来。 我开始发疯似的想念夏天。

其实当天的行为细节和感觉早已遗忘了,但通过读自己写的这段文字,仿佛能马上置身于那个寒风刺骨的公园,回忆起那段生命中灰暗的时期。

这样的日记确实有一定的意义,但我认为对个人成长来说意义更大的是理性型日记。

我给理性型日记的定义是尽量客观记录事件,以及对事件的反思,而非感受

比如:

今天和老婆一起出门到图书馆。走了快半个小时,发现有东西落在家里忘了拿。我们互相埋怨了几句,觉得是对方的问题。没办法,我只能租了辆自行车回去取。

下楼的时候心里有些生气:凭什么怪在我身上?我明明已经拿了很多东西了。然而在路上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整件事情,慢慢就不闹心了:首先我可以把路上来回骑车

看作是健身

,过节这段时间光吃不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运动一下。所以换一个角度理解,这件本来觉得折腾的事就显露出了积极的意义。其次,遗忘的原因是两个人都觉得对方可能已经做了这件事,分工没有明确。从各自的角度看对方似乎都有责任做这件事,所以实际上没有完全的对错。以后规避的方法是

更细心一点,替对方多想一步

,因为毕竟生活中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分工分得太清。生活如此,工作中也是一样。总有一些事属于几个部门职责间的模糊地带,如果能意识到就应该积极地去做,避免最终大家共同承担灾难性的后果。

可以看到,这类日记里面我并没有太多记录事件本身的细节和当时的感受,而是重在总结问题和反思,这样以后在遇到类似的生活情境时就能够快速反应,调用当时的反思结果,在情绪管理上更成熟一些。事实上,即使不能反思出什么道理,单纯客观记录事件本身和自己的反应对于觉察自己的思维、情感模式都大有帮助,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怎么运作、想法从何而来,恰恰是开始改变自己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写日记的意义: 1) 感性型日记记录感觉,便于回顾经历;2)理性型日记记录思考,便于复盘反应模式,反思改进方法,指导今后的生活。

所以,从个人成长角度来看,建议大家多写理性型日记,这样通过记录和反思生活,每天都能有所进步。

2) 从简单开始:

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后,就要开始动笔写了。开始时不要贪多,每天写记录一件事就好(感性型日记可能会把一天发生的都记下来)。可以是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比如上文提到的夫妻闹别扭,或者按照事情类别记,比如你如果爱生气,就每天记录一件让自己生气的事。等习惯了每天记录的节奏,再开始多思考、记录一些事情。

形式方面也务必简单,不需要先练字、买精美的日记本,甚至都不建议打开word文档,只需要在手机的记事本或者简书的app里写上几行即可。

3) 获得正反馈:

上篇文章说过,正反馈可以来自自身也可以来自外部。

把每天记日记作为开始一天或者完成一天的一种仪式,定期(比如一个月)回顾一下,看看自己每天记录的事件和思考,会让自己有完成感和坚持的成就感。此外,如果下一次碰到同样的事你发现自己的反应有所改善,也会是一种很好的正反馈。

外部的反馈可以通过分享获得。你的生活反思一定不会只对你个人有用,其他人肯定也有类似的经历,把你的思考定期分享出来(正如我现在做的一样),帮助别人共同成长,获得认可和赞许。事实上,写作者们都知道,很多好的写作点子都是从生活里琢磨出来的。对于作家来说,生活里发生的每件事,不论好坏,都是金子。

愿大家都把生活活成素材,不断记录,不断改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