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以路遥的名义,陕西作协寄望于这个群体的每一个年轻或年长的弟兄,努力创造,为中国文学的全面繁荣而奋争。只是在奋争的同时,千万不可太马虎了自己,这肯定是路遥的遗训。”陈忠实在路遥追悼会上讲道:今天我们文章的主要人物不是贾平凹,而是故去的路遥和陈忠实。时间倒退到28年前,42岁的路遥在1992年11月17日因病去世。路遥的追悼会,陈忠实参加了。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是陕西籍作者,素有“陕西三棵大树”之称,也被人称为陕西的三驾马车。

有网友按照三人的写作风格总结说:陈忠实以写“干”为主,路遥半湿半干,贾平凹以湿为主。

如今,三棵大树已经倒下两位,只有贾平凹还健在。

而且68岁的贾平凹宝刀不老,刚出了新书《暂坐》,是都市题材小说,以西安城内十二个单身多金的女性为主线,描绘了这些女人在经济独立之上,如何追求精神独立的,以及她们之间抱团取暖,生意场上和男人撇不清的利益纠葛。

今天我们文章的主要人物不是贾平凹,而是故去的路遥和陈忠实。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1)

时间倒退到28年前,42岁的路遥在1992年11月17日因病去世。

路遥的追悼会,陈忠实参加了。

陈忠实在路遥追悼会上讲道:

“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以路遥的名义,陕西作协寄望于这个群体的每一个年轻或年长的弟兄,努力创造,为中国文学的全面繁荣而奋争。只是在奋争的同时,千万不可太马虎了自己,这肯定是路遥的遗训。”

一句“千万不可马虎了自己”,道尽无数心酸。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2)

路遥是逐日的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

路遥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也精彩,是苦难和辉煌并存的一生。

1949年,路遥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7岁那年被过继给了大伯;上学期间,养母出去乞讨供他读书。

路遥出生的那年,陈忠实已经7岁,也出生在一个农家庭,他初中时,家里只能供读一个学生,父亲选择了让他休学一年。

这两个同时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或许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二人都拿起了笔,一个人写了《平凡的世界》,一个人写了《白鹿原》。

更为关键的是,这两部作品还都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关键中的关键是,没有《平凡的世界》,可能也不会有《白鹿原》。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3)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为了写好《平凡的世界》,路遥翻阅了几年的报纸和书籍,加一起重达几吨,光笔记就做了几十本,手指头磨得没了指纹露出了毛细血管。

路遥说: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就不能把人生之船停泊在温暖的港湾。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还要超越胜利。

原本,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靠《人生》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圈的地位,可他却想着再写一部可以传世的经典作品超越《人生》。

只是,路遥投出《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却屡遭退稿,编辑们认为,《平凡的世界》写得太平,人物众多而庞大,故事代入感不强。

除了路遥自己,几乎没人相信他可以超越自己。

几经周折,《平凡的世界》发表,并在1992年获得矛盾文学奖。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4)

路遥历时六年,用生命书写的《平凡的世界》在中央广播电台播送后,创下了长篇连播最好成绩,读者的信哗哗地寄过来,听众达到3亿。

路遥说:作家不仅要取悦于当代,更要给历史一个交代。好作品原子弹炸不倒,坏作品上帝的赞赏也没用。

如今,28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一直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了灯塔式的读本。

用命在写作的路遥,如果泉下有知他的《平凡的世界》销量达到了2000万册,也该了无遗憾了吧。

当小陈忠实7岁的路遥写下这部传世作品的时候,46岁的陈忠实坐不住了。

其实,早在路遥的《人生》出版后,陈忠实就因为这个被人揶揄过。

据说,有一次,陈忠实回老家,遇到一个村民。那人问他:你为啥写不出《人生》?

陈忠实无言以对。

是啊,路遥用21天时间写了《人生》,陈忠实内心既佩服又不服。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5)

1988年,100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全部完稿出版,陈忠实就想,为啥路遥可以,我不行?

不甘心落后的陈忠实,接连说了两句狠话。

他告诉妻子说:自己一定写一部长篇,如果写不出来,就回老家养鸡。

另外一句是说给自己听的,他说,自己要写一本死后可以带进棺材里做枕头的书。

为了写好《白鹿原》,他还给自己定了三大约律: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已以往作品的评论,一般不参加那些应酬性的集会和活动。

陈忠实说:

“三条约律也是保障整个写作期间能聚住一锅气,不至于零散泄露零散释放,才能把这一锅馒头蒸熟……当我完成这部书稿之以后,便感佩当初的三条约律拯救了我的长篇,也拯救了我的灵魂。”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6)

陈忠实用四年时间磨一剑写了《白鹿原》,不过,因为里面有涉及到“性”,它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

创作《白鹿原》,陈忠实没少下功夫,他查阅了地方县志等资料,还有外国名著,他那句开篇就点睛的"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就是参考了《百年孤独》。

提到写作都不容易,陈忠实后来回忆:“写《白鹿原》我的心情很复杂,生活也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娃上学快交不起学费了。我给老婆说,我回原上老家去写,你给我多擀点面带上,吃完了回来你再擀,这事弄不成,咱养鸡去。”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7)

《白鹿原》是一部民族秘史,记录了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这些人物之间的故事。

它的出版也不容易,人文社的高贤均编辑读完说了四个字:开天辟地

只是,因为里面写田小娥和四个男人之间的事情过于直白,也面临一个尴尬。

提及为什么会这样写,陈忠实用了十个字——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

后来,《白鹿原》有机会竞争矛盾文学奖,但前提是,他需要删减,把田小娥那部分修改一下,无奈,为了参加竞奖,陈忠实做了妥协。

哪怕今天拍成影视剧,也是做了适当改编的,比如电影版的《白鹿原》,因为时间限制,白灵那部分就做了删减,电影也只呈现了原著的三分之一。

路遥去世说了什么(路遥追悼会上陈忠实念)(8)

陈忠实说,没有《平凡的世界》,就没有《白鹿原》。

在我看来,他和路遥,就是英雄惜英雄,两个人是同行,是盟友,暗地里也是竞争对手,暗暗较劲。

可惜的是,路遥用生命写下了《平凡的世界》,刚到中年就猝然长逝。

欣慰的是,陈忠实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日子里没有马虎自己。

2016年陈忠实因癌症去世,但他的这部民族秘史却流传了下来,且无删减版本得到了认可。

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三棵大树”,领略一下他们作品的不同,看一看他们是各有千秋,还是平分秋色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