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有什么好的地方(略阳有羌调听之)
略阳有什么好的地方(略阳有羌调听之)传说在唐朝 唐僧带着他的四个徒弟从西天取经归来的时候 赶着一群狮子和大象 打算给南海观音送去。途径略阳的时候 刚好赶上这里的一江两河洪水泛滥 远远看去 城池被淹 人畜无处躲藏 惨不忍睹。一路普渡众生的唐僧 看见这种惨象 急忙呼唤悟空和八戒:“你们两个快去查看一番 什么妖怪在作乱?”悟空站在云头 手举齐眉 四下观望,发现城西门下面一乌龙 龙头伸进嘉陵江 吞水吐雾 兴风作浪 那龙头摇摆越大 浪头越高。沿水西门码头停靠的上百艘货船 这时随着洪峰时而抛起 时而降落 叫人看了心惊胆颤!看到这里 悟空怒发冲冠 一个筋斗翻到乌龙身边 一个箭步跨上龙背 手舞金箍棒大喝一声:“大胆的乌龙 还不给我退水!”身在城下 头在水中 迎着巨浪的乌龙 挨了一棒 本想搏斗 一看悟空来势凶猛自知不是对手 只好甘拜下风 潜入水中 再也不敢露面。江水也随即下落。水患很快平息。悟空见到乌龙降服 河水消退 一个箭步纵上南山 看到城
每一座城市都会因为一些故事而有趣
史实也好,传说也罢
我们听之、乐之
故事一
狮子瞪象山
>摘自《略阳印象》 鸣众
略阳县城里有两条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 这就是滔滔的嘉陵江和潺潺的八渡河 它们在城南的三河坝交汇。
象山屹立在嘉陵江的东岸 沉稳、安详 远远望去 活像一头长约300米的巨象 长长的鼻子缓缓伸进嘉陵江里 现在的象鼻子上错落有致地密布着高楼大厦;城东的狮子山巍峨、雄伟 像一只昂着头、张着口的雄狮。两座山隔河相望 把略阳城尽收眼底。
传说在唐朝 唐僧带着他的四个徒弟从西天取经归来的时候 赶着一群狮子和大象 打算给南海观音送去。途径略阳的时候 刚好赶上这里的一江两河洪水泛滥 远远看去 城池被淹 人畜无处躲藏 惨不忍睹。一路普渡众生的唐僧 看见这种惨象 急忙呼唤悟空和八戒:“你们两个快去查看一番 什么妖怪在作乱?”悟空站在云头 手举齐眉 四下观望,发现城西门下面一乌龙 龙头伸进嘉陵江 吞水吐雾 兴风作浪 那龙头摇摆越大 浪头越高。沿水西门码头停靠的上百艘货船 这时随着洪峰时而抛起 时而降落 叫人看了心惊胆颤!看到这里 悟空怒发冲冠 一个筋斗翻到乌龙身边 一个箭步跨上龙背 手舞金箍棒大喝一声:“大胆的乌龙 还不给我退水!”身在城下 头在水中 迎着巨浪的乌龙 挨了一棒 本想搏斗 一看悟空来势凶猛自知不是对手 只好甘拜下风 潜入水中 再也不敢露面。江水也随即下落。水患很快平息。悟空见到乌龙降服 河水消退 一个箭步纵上南山 看到城池四周 八渡河、玉带河和嘉陵江三水环绕 隐患不少。又听当地人讲 每年一到雨季 水灾连年不断 一到这个时候 人们就提心昂胆,四街八巷 鸡犬不宁。悟空、八戒商量一番 禀告唐僧:“这座城位于江河之中 为了根治水患 望师傅大发慈悲 将大象和狮子各留一只 降妖镇水,保佑众生,不知师傅意下如何?”唐僧合眼拱手,环望全城,连连点头:“阿弥陀佛,善哉!保佑众生是佛家天职,大象狮子各留一只,站在县城两面 各镇一方 普救万民,阿弥陀佛!”。悟空、八戒见师父应允 连忙挑选了两头强壮的大象和狮子赶到唐僧面前 唐僧口念佛经 面对大象和狮子挥手点化 在白云袅绕中,只听山鸣谷应 祥云高升 一转眼,八渡河两边缓缓升起两座石山 挺立在两河一江交叉之处。在唐僧的吩咐下 大象将长长的鼻子伸下去 压在乌龙背上 日日夜夜镇守着嘉陵江,狮子山昂首挺胸 张开大口 怒视着八渡河 威风凛凛地驱恶降妖。这就是象山和狮子山的一段美丽传说。
故事二
>摘自《略阳印象》周吉灵
南山对女山
站在略阳县城遥望东西,有两座挟江而立、遥遥相对的山峰,这就是闻名于秦岭山中的男山与女山。
自古以来,嘉陵江水急流一线从两山间咆哮南去,把两个挺拔的山体割裂开来。向北眺望,那挺拔屹立的山峦,隆起一团团灰白色的山岩,勾画出一副雄性健美的身材;山顶上草木葱龙,把蓬松的发冠描绘得逼真而有英气;山体腰际凸出一石柱,长满了须草垂木,一尊伟岸的躯体附着活生生灵肉的男士形象矗立在眼前,人们称其为男山。向南望,高窕的山体上碧树点彩,山顶上树枝倒挂,藤蔓垂壁,恰似那仙女的刘海,淌着情丝;山顶下两个浑圆的岩峦紧贴于崖壁,丰满而臃胂,把女性的人体线条描得恰到好处;再往下一巨大石窟,仰斜在山岩上,其间一清泉汨流出将女性的特征展现得鲜活而绝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女山了。
相传很久以前,这两座山不甘心天长地久朝夕相视的寂寞,常于夜深人静时紧紧拥抱,有时相拥到天亮,时常造成江堵河涨,给略阳县城带来连年水患,官吏无治,不知其故。
一天夜里,一位夜宿略阳城的外地商客梦见夜半水淹略阳城而惊醒。睁眼东望已露晨曦的窗外,只见男山与女山合为一体,紧紧偎依,把嘉陵江水截断在脚下的女祸滩峡,发出了雨嚎般的声响,甚觉惊奇,便惊呼了一声。霎时,男山与女山悄然隐去。
是年秋季久霖不晴,三水齐发,县城汪洋一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县令急忙召集官民广开言路,商讨治理水患良策。这时有人想起商人所见,奏曰:“略阳水患皆因男山与女山交合聚水所致,必须镇住这两座妖山,方保县城再无水患。”县令大悦,遂下令打掉男山上的石柱,立于江中,并于道光十九年(1857年)修建镇山塔一座,将两山之间的雨嚎滩峡改名为女娲淮峡,并把两山分别易名为南山和雨山,相互反叫延用至今。
如今,这两座山又恢复了其男山与女山的真名,晨曦中的男山塔,在山岗上孤独的顶起那一轮啼血的红日,表白着自己那一颗仍还炙热的心情。女山上却时常雾岚飘渺,一半是羞涩,一半是在内心不住地下着小雨,感染得众多游客也纷至沓来,竟相睹名山风采。
故事三
凤凰戏牡丹
>摘自《略阳印象》 高西慧
凡是来过略阳的人都听说过这里有六座山,“南山对女山,狮子对象山,风凰戏牡丹”前面的四座山都还好理解,他们遥遥相对。后面的风凰戏牡丹是怎么回事呢?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略阳古时候叫兴州,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朝的时候,大将吴玠、吴璘兄弟俩,曾在此筑“高台”、建行宮,坚壁城廓,北拒金人入侵,南拒异族骚扰。历史上有名的“仙人关大捷”中,这兄弟俩在略阳县的仙人关(白水江和甘肃的虞关交界处)据赛守关,同心协力打败了气势器张不可一世的金兀术。这年夏天,兴州特大洪灾,淹没了吴璘、吴玠的高台行宫。水退后,兄弟俩商议:兴州城位于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的交汇处,易遭水灾,不如重新修建城池。于是征集民夫,修筑新城。谁料想筑好就倒,再筑再倒,几移地势,仍然如此。新城到底没有修成。
这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一天,到了傍晚,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清早,雪停了,一轮红日暖暖地照耀着大地,迎着朝阳,吴璘、吴玠看见从天空中落下一只光彩照人的风凰,在兴州城的对面山根,迈着方步,踏雪走了一圈,绕着山城飞了一图,叫了三声后,展翅飞上山顶的梧桐树林。见此情景,兄弟俩觉得非常稀罕,吴璘赶快去告诚老百姓,不许伤害风凰,吴玠则跑到对面山根,沿着凤凰留在雪地的脚印,查看一圈后惊叹不已:凤凰走过的一圈,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花,顺着山势,依山而就,一里见方,正是一张难得的兴州地形图!吴玠十分高兴,马上下令老百姓顺着风凰的脚印构筑城墙。第二年春暖花开,一座牡丹花型的新城巍然屹立在古兴州对面。
从此,兴州便有了两座城,由于人人喜爱风凰,保护凤凰,风凰也就在山顶上最大的梧桐树上安了家此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凤凰山”。
此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宋朝皇帝决定亲自看个究竟。可是等他到来的那天夜里,风凰就飞得不知去向。由于风凰是“升平祥瑞”之鸟,皇帝虽未看到,但此事出现在他执政年间,是祥瑞之兆,于是欣然提笔,改兴州为“落阳”,后来人们讹写为“略阳”。
来源:略阳旅游
审核 / 王伟
编辑 / 陈皎
投稿邮箱 / vlueyang@qq.com
联系电话 / 0916299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