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为什么要有三个桩(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篱笆为什么要有三个桩(一个篱笆三个桩)二、全面战争的军事密码:天地人三要素 但是,将“地理要素”作为局部战争的军事密码,这一结论应该是不会错的。比如三国的蜀国,魏延在蜀国北部建成“实兵诸围”作战体系,就是充分利用了秦巴山区的“地利”,以御外敌的进攻。但其继任者姜维认为,此前汉中实行重兵层层据险防御,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意思,此举固然可拒敌于汉中之外,可保汉中防守无虞,但汉中久无战事,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军力浪费。因此,姜维主张撤回各险地驻军,在汉、乐二城各驻扎五千军队,并在阳平关口驻扎大约二千军队,关城等地驻扎少量军队。这就是姜维提出的“聚兵敛谷”的策略,其后果就是使汉中失守、蜀国灭亡。郭允蹈的《蜀鉴》论及此十分深刻。他说:“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读《中央帝国军事密码》随笔
作者:余世亮
郭建龙先生的“帝国密码三部曲”,已读了《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还有一本《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的书已放在案头,适时再读。《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当时没有写点随笔,事后就不想拿起笔来写了,其实人都是有惰性,故今天只写阅读《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的一点心得。
一、局部战争的军事密码:地理要素
读了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你会觉得很困惑:到底是什么东东,才是破译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是地理要素还是其他,没有说清楚。
作者郭建龙认为,“真正能够进入战略的只有地利。所谓天时 更多是战术层面把握的稍纵即逝的机会 而人和也并非是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只有地理是长久不变的。”“地理决定着一场战争,甚至一个王国的成败兴衰。所以,在古代打仗,地理成绩很重要。地理成绩好,就有可能逐鹿中原;而地理成绩差,则很可能一败涂地。”正因为地理是长久不变的,所以地理就是根本,是任何一个军事战略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作者在书中反复地述说这一观点。然而很奇怪的是,一路读下来,作者同时也在不断地否定这一观点。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他只带了少量人马 从无险可守的河北地区出发 仅仅三年就攻占了两京 又两年已经称雄了东部 再七年后统一了全国。刘秀的战略为中原地区提供了击败关中地区的可贵蓝本。”没有关中又怎样,抢过来就是了。作者总结到,“王莽溃灭,证明关中地区即使再牢固,但是当政权分崩离析时,依然无法抵挡敌人从四面联合攻击”。岂止是从四面联合攻击,安禄山光从东面攻击,也照样破了潼关。作者一方面坚持“地理要素”是唯一的军事密码,但为了使该观点能自圆其说,只能将刘秀战略作为一种特例,是意外,是可以忽略的。
其实,作者郭建龙基于地理要素为军事密码,将中国历代的军事战争分为五个时代,即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以蒙古和满洲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帝国时代。从这上角度来说,有其合理性,但是以“地理要素”作为唯一的军事密码,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但是,将“地理要素”作为局部战争的军事密码,这一结论应该是不会错的。比如三国的蜀国,魏延在蜀国北部建成“实兵诸围”作战体系,就是充分利用了秦巴山区的“地利”,以御外敌的进攻。但其继任者姜维认为,此前汉中实行重兵层层据险防御,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意思,此举固然可拒敌于汉中之外,可保汉中防守无虞,但汉中久无战事,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军力浪费。因此,姜维主张撤回各险地驻军,在汉、乐二城各驻扎五千军队,并在阳平关口驻扎大约二千军队,关城等地驻扎少量军队。这就是姜维提出的“聚兵敛谷”的策略,其后果就是使汉中失守、蜀国灭亡。郭允蹈的《蜀鉴》论及此十分深刻。他说:“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二、全面战争的军事密码:天地人三要素
最早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略思想的,是伟大的孟子。他曾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观点非常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这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我们先不论孟子的“仁政”理论,单纯从“天地人”三要素来分析军事战争。在某场具体的战争来说,三要素的某一要素会发挥其不同的作用,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被孟子认为最不最重的“天时”,却最终决定了二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因为天气寒冷,阻止了德军的步伐,占了天时之优。可是,全面性战争并非只由某一要素就能起作用,往往是综合多要素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与苏联军民团结一致,迸发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苏军以逸待劳,对抗长途跋涉的德军等综合因素,占了很大的军事优势。
又如,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一是秦在关中占有地理优势;二是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秦国却激发出了最强的动力。在历代秦王的领导下,秦国一直致力于两方面的变革,经过数代秦王的努力,秦国才逐渐变成强国;三是制造并充分利用韩、赵、魏等六国之间的内部斗争,形成有利于秦国统一的态势。即综合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要素,最后秦国的统一战水到渠成,“秦国的统一,实际上是将中原国家的人口资源消耗干净,使得他们无力反抗才获得的”。
三、中国国防安全的军事密码:止戈为武
作者郭建龙在《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的《前言》提出,似乎与该书主题无关的论点。郭建龙认为,“我们把战争分成了统一战争和衰亡战争。也因为这种划分,中国的战争就有了第一个密码:在乱世时期,战争促进了统一,统一又结束了战争;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大国崛起的幻象会让很多和平时期的人再次渴望战争;这种战争就带有巨大的破坏性,即便是打胜了,也会造成社会不可磨灭的伤痕。”
郭建龙上述话语,令人费解。我把它理解为,战争可分为统一战争和衰亡战争,但是战争不可避免。理由是战争促进了统一,统一又结束了战争;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经济的发展,新的战争由此发生。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就可得出 “中国国防安全的军事密码:止戈为武。”这一密码,是我读了郭建龙《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书而望文生义而已,应该不会侵犯郭建龙先生的著作权吧。
第一、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战争不可避免。和平是相对,战争才是永恒的。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没有1950年的朝鲜战争,就没有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没有中国西南边境的和平;没有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没有中国北部边疆的安全;没有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没有1974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和1988年南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就没有南中国海的安宁。
第二、中国人最不想战争,但中国人最不怕战争。何为止戈为武?“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另一方面也是说造字之初人们认为,能够制止战争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武”的最高境界。中国人最不喜欢战争。这是文化决定的,是我们天生就遗传的基因。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中国都不会选择战争。但是,如果别人真的将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前,中国也不会退缩。相反,中国人将会挺身而出,一跃而上。并且十有八九,胜利最终将握在中国手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汤因比曾经十分公允地指出: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
郭建龙先生的《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书写了从春秋战国至清朝灭亡2000多年间伴随朝代兴替所发生的战争,作者以地理要素为中心,带着我们领略了中华帝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更迭与战略。正如作者所说,“只有了解了客观的历史,才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和平是相对,战争才是永恒的。最后,还是引用一句目前流行话语结束本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