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班级为了抵御诅咒带来的灾祸,想出了把班级中一个同学当作“不存在的人”来平衡人数的方法。见崎鸣就被选择作为这样的角色。因此,每每男主角谈起她,班级同学的脸上都会现出一脸惊恐,表示不懂他在说什么。惊恐的表情见崎鸣是否存在这里其实作者使用了一个同音梗。“見崎”的日文发音“Misaki”,和开篇讲到的那个26年前死去的人的名字读音完全相同。(后者用的汉字是“岬”)这也就给女主角身上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让人怀疑她是人还是鬼?作者也有意识地对这种神秘的色彩进行强化。比如故事一开始男主角在医院的地下二层,看到见崎鸣带着一个人偶,说是要去送什么东西。虽然故事当中没有明确说出,地下二层是什么地方,但是我们可以从男主角的反应猜想到,那里其实就是太平间。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1)

《Another》的动画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绫辻行人的同名小说。故事风格整体偏阴森。最初在选择水岛努作为本作监督时,就有读者产生过异议,因为从水岛以往的作品不难看出,他比较擅长的是日常搞笑风格的作品,比如《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对恐怖动画却没有太多经验。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2)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算是叙述性诡计的开山之作。熟悉了福尔摩斯加华生的叙述模式的读者,读过之后想必都会头皮发麻。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就没那么成功了。主要原因还是第一人称视角这种叙述方式的丧失,原本基于人称产生的误导就没有办法成立。

《Another》的动画改编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整部片子让人有一种为了叙诡而叙诡的感觉。

故事当中最主要的两处叙述性诡计,一是女主角见崎鸣是否真的存在,二是班级中“多余的人”或者称“死者”到底是谁。

见崎鸣是否存在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3)

这里其实作者使用了一个同音梗。“見崎”的日文发音“Misaki”,和开篇讲到的那个26年前死去的人的名字读音完全相同。(后者用的汉字是“岬”)这也就给女主角身上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让人怀疑她是人还是鬼?

作者也有意识地对这种神秘的色彩进行强化。比如故事一开始男主角在医院的地下二层,看到见崎鸣带着一个人偶,说是要去送什么东西。虽然故事当中没有明确说出,地下二层是什么地方,但是我们可以从男主角的反应猜想到,那里其实就是太平间。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4)

惊恐的表情

班级为了抵御诅咒带来的灾祸,想出了把班级中一个同学当作“不存在的人”来平衡人数的方法。见崎鸣就被选择作为这样的角色。因此,每每男主角谈起她,班级同学的脸上都会现出一脸惊恐,表示不懂他在说什么。

这里要提的是,原著中对于同学表情的描述是“一脸茫然”,这其实加深了“见崎鸣并不存在”这样的误解。动画换成惊恐的表情之后,恐怖效果打了折扣。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5)

前文我们提到,这部动画当中随处可见球关节人偶。这一方面是因为见崎鸣的家是一间人偶店。另一方面则是小说改编成动画后,为了从视觉上渲染恐怖气氛。

不过,由于这里用力过猛,插入了太多的人偶画面,也让人产生一种恐怖元素滥用的感觉。

“死者”到底是谁

这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动画改编得最失败的部分。

首先,这个诡计中,作者隐藏了两个事实:一个是,三神老师是怜子阿姨,全名为三神怜子;另一个则是,只有三年三班才有副班主任。三神老师是三年三班的副班主任,也就是说她是这一年的“死者”。

原著作者希望通过隐藏这两个事实,让读者不去怀疑三神老师就是死者。小说当中这自然是行得通的,因为在作者的误导下,读者在看小说的时候会脑补出三神老师和怜子阿姨两个不同的形象。但是,改编成动画后就涉及到人设、声优等问题,这种诡计就会因为人物形象的不同而失去一部分可信度。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6)

从三神老师和怜子阿姨的人设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人的发色、衣着完全不同。很难让人想象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这种故意在人设上面区分两个人的做法,也让结局难以使人信服。

原著试图使用男主角和怜子阿姨的第四条约定——在学校的时候只能称呼她为三神老师——来解释男主对于怜子阿姨的不同称呼。在这种人设分裂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其实也未必会增加可信性,反而让人产生一种很强的刻意感。

对于声优的道理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明显听出,三神老师和怜子阿姨的声音存在区别。这也让人很难在最后把两个人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绫辻行人非人类好看吗(绫辻行人的诡计)(7)

有趣的是,为增加可信性,在前11集的演职人员表中,制作方还虚构出了一个名叫“宫牧美沙代”的声优为三神老师配音。事务所甚至还给这名声优做了个人首页。

但实际上,这名虚构声优名字的假名“みやまき みさよ”稍微调整位置就变成“夜见山岬(よみやま みさき)”,也就是故事中26年前的最初死者“Misaki”的全名。

当然,这类作品在从日文翻译作中文的时候,本身就存在先天的不足。日文中,人名用假名表记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观众也会觉得十分自然,但是翻译作中文之后,就需要用罗马音来标注人名的发音,比如《Another》中的“Misaki”,这样其实就等于是告诉观众,作者要开始用同音梗来设计诡计了。那么其实是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经常会面临这种文本向画面转换带来的“破梗”问题。其中叙述性诡计的改编更是深受其害。这就如同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一样,是由表达媒介的性质不同产生的,几乎没有办法避免。

不过,这并不代表叙述性诡计与影像是无法相容的。就像,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发现《穆赫兰道》诡计真相的时候,心中的惊恐万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