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园里的韭菜五年前,大学毕业了,进入了社会,北漂的日子总是那么不好过,回家更成了一种奢望,一年一次,春节前回家,在家勉强能待四至五天,还得继续出发。爷爷奶奶也离开了,妹妹们相继出嫁,陪在我身边的也只有父母亲了,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每次离开都会依依不舍,每次回家都是归心似箭,喜出望外。因为家里有最牵挂的人。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于是,我决定放弃北漂,回乡创业。十五年前,我也从城里到了县城,上高中,离家更远了一点,回家的频率也低了许多,逢国家法定节假日,会回去一趟,平时周末只有一天,每次回家,还是会多多少少带点馒头,咸菜,腌猪肉等,家里给的零花钱也多了一点,人嘛,总会有个三朋四友,偶尔出去吃饭上网,每个月给的零花钱勉强能够,有时候还入不敷出,除了寒暑假,一学期回家的次数也就三到四回,三五成群的挤在严重超载的班车上,到了乡镇还得步行两小时才能到家,有时候回去,家里人已经睡了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我总是恋家。注定我不是个好男儿,更是胸无大志。

二十五年前,上小学,天天在家,那时候,家里还没通电,也没有奔奔车,更不要说手机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了。父母都是农民,现在还是。那时候,爷爷还健在,带着我们放羊,喂牛,从没走出过大山沟里,连摩托车都很少见过。从家到学校要翻过一条小河,路上的孩子都很快乐,唱着玩着,一个跟着一个,上学一起走,放学还是一起走。在四季分明的黄土高原,无论是春夏秋冬,父母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只要我们一放学,就会有很多很多农活,拔草,喂牛,烧炕……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1)

老家的院子

二十年前,上初中了,终于从大山里走出来了,到了城里,一周回一次家,记得那时候,家里穷,一周只给我一块钱,用来打开水,一壶开水两毛钱,吃的就是每周从家带的馒头,烙馍,还有炒面(面粉),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凉快,大多拿蒸馍,不容易发霉,烙馍太干,而夏天就拿烙馍,能多撑几天。初中几年时间,都是如此,也从没觉得家里缺什么,爷爷奶奶健在,父母年轻,弟弟妹妹们贪玩。每周回家,家里的大白狗都会在村口等我,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回来了。

十五年前,我也从城里到了县城,上高中,离家更远了一点,回家的频率也低了许多,逢国家法定节假日,会回去一趟,平时周末只有一天,每次回家,还是会多多少少带点馒头,咸菜,腌猪肉等,家里给的零花钱也多了一点,人嘛,总会有个三朋四友,偶尔出去吃饭上网,每个月给的零花钱勉强能够,有时候还入不敷出,除了寒暑假,一学期回家的次数也就三到四回,三五成群的挤在严重超载的班车上,到了乡镇还得步行两小时才能到家,有时候回去,家里人已经睡了,有时候回去,母亲还在一边纳鞋底一边等我,父亲已经睡了,虽说交通不便,也从不抱怨什么,一切还是和往常一样。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2)

门前的白杨树

十年前,走的更远了,上了大学,一学期回一次家,拖着行李箱,踏着拖鞋,运气好的话能买到一张卧铺,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是硬座,但是还是像个孩子一样,盼望着放寒暑假,好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或许上午母慈子孝,下午鸡飞狗跳,在每一次回家的时候,总能从电话听到父亲母亲的期盼,走的时候,也能看到父母亲眼里的不舍,千叮咛万嘱咐,收拾行李,学业未成,还得继续出发,只能等到学期结束再回来。

五年前,大学毕业了,进入了社会,北漂的日子总是那么不好过,回家更成了一种奢望,一年一次,春节前回家,在家勉强能待四至五天,还得继续出发。爷爷奶奶也离开了,妹妹们相继出嫁,陪在我身边的也只有父母亲了,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每次离开都会依依不舍,每次回家都是归心似箭,喜出望外。因为家里有最牵挂的人。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于是,我决定放弃北漂,回乡创业。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3)

园里的韭菜

现在,创业初见成效,转眼已是而立,为了孩子上学,父母也搬到县城居住,老家只能抽时间回去照看一下,现在回家,回去面对的不再是母亲的热饭碗,也不是父亲没完没了的农活,紧锁的铁大门,已经锈迹斑斑,院子里的野草肆意的长着,门口的蚂蚁到处乱跑,窗台上的鸟屎一层又一层。回到家里那句,妈,我回来了,也得不到答应。

今天,五一放假,同样,我带着母亲和女儿回到老家,母亲忘记了钥匙,我翻过砖墙,从里面推开大门,当我爬上墙头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就是院子里的韭菜,长得整齐又嫩绿,剩下的就是满院的杂草和尘土。

回家都成奢望了(回家成了过场)(4)

地里的葱

帮母亲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母亲就开始忙着打扫卫生,烧炕,做饭,身影,很熟悉,动作,照样娴熟,唯独,就是步履略带蹒跚,视力,也开始下降,看着满院的杂草,我拿出铁锹和扫把,把院子里的草全部铲掉,所有的尘土都清理出去,院子里看起来干净了很多,但是,没有了当初的感觉,每次回家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本来,我打算明天早上把园子犁了,母亲一直念叨着想种一点白菜,萝卜,辣椒,我想满足母亲的这个愿望。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分分钟把我从几十公里以外的小山村里喊了回来,临走之前,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吃饭的时候,我对女儿说,我要走了,女儿眼里流出的是不舍,嘟着小嘴,很委屈的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我没敢看母亲的脸,

是啊,我什么时候回来?

现在,回家,只是个过场而已。

2021年五一劳动节,拾伍于老家山城乡谢庄村白杨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