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夏衍原名沈乃熙,生于1900年,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他著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等,创作改编电影剧本《春蚕》《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革命家庭》《林家铺子》,话剧剧本《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每个读者拿到的摘录都是随机的,大家朗读手里的文字,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摄影 刘明辉10月30日,夏衍先生诞辰122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的下午两点,许多读者走进了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分享书友们在夏衍孙女沈芸的回忆录《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里摘录的句子或段落。每个读者拿到的摘录都是随机的,大家朗读手里的文字,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这也是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下文简称“手稿馆”)发起的第一期“共读名篇,摘录好文”阅读书写活动。活动邀请读者们从10月25日起来手稿馆阅读《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并在活动专用稿纸上抄录

“对我来说,爷爷的手稿在一九九五年他去世之前,只是家中他的手边或桌旁再平常不过的物件,稿纸上一行行蓝黑的竖行小字,或直或斜,是永远的‘夏衍体’。”

“‘明天’到来了,但不会总是鲜花和掌声,依然会有大丈夫的血和泪,有坎坷、苦难、苍凉、无奈……命运将一次一次把他们抛向艰辛的困境。而在这被放逐的过程中,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风骨!”

“熟悉的字迹、发黄的纸张、字里行间跨时空的攀谈,这是来自那个纸墨年代的珍贵馈赠。字体在变,文风在变,世道人心都在变,未来,手稿将像甲骨文一样地消失。我在想,人们将会用一种怎样的形式再为后人保留故事、发出感慨、勾起回忆呢?”

……

10月30日,夏衍先生诞辰122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的下午两点,许多读者走进了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分享书友们在夏衍孙女沈芸的回忆录《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里摘录的句子或段落。每个读者拿到的摘录都是随机的,大家朗读手里的文字,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

这也是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下文简称“手稿馆”)发起的第一期“共读名篇,摘录好文”阅读书写活动。活动邀请读者们从10月25日起来手稿馆阅读《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并在活动专用稿纸上抄录下自己在这本书中最喜爱的段落。手稿馆会在馆内展示出读者们的部分抄录作品,并组织书友们在10月30日这一天展开当面交流。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1)

读者们的部分抄录作品 摄影 刘明辉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2)

每个读者拿到的摘录都是随机的,大家朗读手里的文字,也分享他们的读后感。摄影 刘明辉

夏衍原名沈乃熙,生于1900年,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他著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等,创作改编电影剧本《春蚕》《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革命家庭》《林家铺子》,话剧剧本《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夏衍的孙女沈芸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她常年陪伴爷爷生活,在醇厚的家风、家学、家教中获得了滋养。在作品集《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中,她深情回忆了爷爷的音容笑貌,以及自己在爷爷身边时接触过的、见过的人们。多年来,她从回忆走向研究,以翔实具体的史料穿插于鲜活的生活回忆中,带领读者走进原汁原味的历史情境。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3)

《一个人和一群人:我的祖父夏衍》内页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听了大家的摘录以后,我很想把这本书完整地看一下。里面写到了很多细腻的小事,都能触动到我。”前来参加活动的A女士是一位银行职员。在“共读名篇,摘录好文”活动之后,她也特意去看了看展厅里的手稿。“对于那些手稿,我也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感觉它们都是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已经退休的原部队企业职工B女士今年60岁,前两天来上图东馆时正好发现了手稿馆的活动,就积极参加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老一辈的东西了解太少,我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所以我就主动要求说我也要抄一页。”她摘录的内容有关夏衍的猫,“我觉得特别亲切,他(指夏衍)就像我们的一个长辈,我也想更深地去了解他们那一辈的生活轨迹,相信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启迪和帮助。”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4)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今年9月28日开馆之际,手稿馆推出了“海上文韵——夏衍手稿文献展”。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5)

现场沉浸式阅读 摄影 刘明辉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今年9月28日开馆之际,手稿馆推出了“海上文韵——夏衍手稿文献展”。夏衍长期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建国后主持上海文化工作,曾任市委宣传部部长,是新中国上海文化的奠基人之一,在沪期间创作出版了大量作品。本次展览以夏衍及其家人、友朋捐赠的手稿和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上海图书馆藏相关文献,展示了老一辈共产党人与一座城市的红色文化基因。

在展览设计中,手稿馆特别注重打造了配套的阅读书架,陈列了夏衍的各类作品、夏衍留学期间读过的书、夏衍传记以及相关研究著作等,引来许多读者驻足阅读。还有一系列学术讲座、在线分享等活动,让读者更加亲近那些手稿背后的岁月时光。

“共读名篇,摘录好文”阅读书写活动也是手稿馆此次的创新活动之一。它以复刻重点展品夏衍剧本手稿《祝福》所用稿纸为载体,以复刻夏衍故居书桌为阅读书写场景,增强沉浸式参与感,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创作体验。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手稿馆在现场参与读者中抽取了十位,赠送了沈芸签名钤印的《一个人和一群人》,扉页上还盖有活动纪念章,格外有纪念意义。

“展览和活动的目的不是‘献宝’,而是对阅读有所启发。”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手稿文献整理研究部副主任刘明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希望实现读者“来现场前引起阅读兴趣——在现场沉浸式阅读——离开现场后继续探寻阅读兴趣”,避免“一拥而上看热闹”的一次性看展效应,让珍贵的手稿和广大市民读者发生真正的关联。

夏衍的著名作品(读者来到上图手稿馆)(6)

上海图书馆东馆手稿主题馆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