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段落间距一般是多少(为什么要把文稿写得短一些)
公文写作段落间距一般是多少(为什么要把文稿写得短一些)
写短文,省委前年就发了文件。为什么要写短文,道理不必多讲。古人说:“文约而事丰。”文章长、讲话长,并不能证明其所写和所说有多么重要,更不能表明这里面包含的内涵是多么丰富。老子曾说:“大道至简”。深刻不等于深奥,精辟须避开繁琐,厚重往往寓于简约之中。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仅用1200多字,就阐明了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演说中,仅用800余字,就阐明了我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有的文章、讲话,洋洋洒洒,长篇累牍,却抓不住要害,满篇只见“正确的废话”,不见真话、实话,更鲜有管有的话,这其中反映出的是其思想的贫瘠、知识的匮乏、思维的混乱和方法的无力。
言简意赅,就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这个“发展是第一要务”、“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一个追求真实政绩的领导没有时间看长文、讲长话;一个力求扎实业绩的公民没有时间读冗长的文章、听无用的絮叨。热衷于写长文、讲长话的领导,被从一个侧面检验出其作风的虚和漂。
毛泽东历来提倡文章要“短而精”,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要求:“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他以“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来讽刺那些长而空的文章。领导的文章、讲话要“短而精”,蕴含的是工作态度、认真精神。做到“短而精”,必须时时储备、精心准备、精益求精。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是著名的政治学学者和演说家,他曾经回答了一个关于演讲的提问:“准备一个十分钟的演说得花多少时间?”答:“两个礼拜。”“一小时的演说呢?”答:“一个礼拜。”“如果两小时的演说呢?”答:“不用准备。”在真正的文章高手眼中,“短而精”才能见证撰文、讲话的真功夫。从这一意义上讲,养成简约的文风、话风,就是培养认真的习惯、求精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自然有助于能力和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