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茨人的独特人生态度(阿历克斯卡茨人一生最想要的就是自尊)
格拉茨人的独特人生态度(阿历克斯卡茨人一生最想要的就是自尊)艺术与时尚联姻的现象在今天屡见不鲜,但卡茨对时尚的关注则要更早。“70年代我就开始投入精力了(创作时尚内容的作品)……我觉得艺术就是时尚生意……没人想要一幅老掉牙的画,除非画画的人依然数一数二。”“我认为风格就是我作品的内容,风格属于时尚。时尚是一个即时的存在,而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凝固住一种‘现在’的感觉”,卡茨道。曾有批评的声音说卡茨的作品只浮于表面,卡茨则一直相信表面也有深度,“画画一定要努力捕捉最神秘的东西,而最神秘的就是外表”。面对否定自己的声音,84岁的卡茨格外豁达。“人一生最想要的就是自尊”,他说,“那就是生命的燃料,不是吗?它推你前行。我得到的负面评论比任何人都多,它是我现在的动力。我依然想证明他们是错的,这是自尊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我这个岁数的人早都被磨去了棱角,但我的创作没有一丝妥协,依然气势汹汹。”自从60年代在美国艺术圈崛起至今,因为其作品简洁明快的风格,卡茨一直是
阿历克斯·卡茨,1927年生于美国纽约,1946年到1949年间在纽约的库珀联盟艺术学校学习,1949年至1950年在缅因州的斯考希根绘画雕塑学院学习,1954年在纽约的洛克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个人展。此后从艺近60年,在世界各地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得到了世界范围艺术界的推崇,对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有着巨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蓝色雨伞》《红外套》等。
卡茨无疑是现今个人风格辨识度最高的艺术家之一,他从时尚摄影和电影特写镜头中借鉴视觉语言,放大一切模糊细节,在每一幅作品中都留下了诱人的别致笔触。
他的作品总是有令人愉悦的清丽,像杂志中的广告一般,却似乎又暗藏着些许不安。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著名的记者兼艺评人马克·哈德森(Mark Hudson)说,卡茨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意义”与“无意”的冲撞,抽象与具象的糅合,看来好像卡茨一直在大块儿的色彩中试验,怎样用更少的细节给予画面形状与意义。
作品几十年来为他赢得了评论家的赞誉和收藏家的追捧,却也得到了不少的批评,艺评人罗伯特·休斯就曾在美国《时代周刊》中讽刺他是“知识分子们的诺曼·洛克威尔”。
面对否定自己的声音,84岁的卡茨格外豁达。“人一生最想要的就是自尊”,他说,“那就是生命的燃料,不是吗?它推你前行。我得到的负面评论比任何人都多,它是我现在的动力。我依然想证明他们是错的,这是自尊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我这个岁数的人早都被磨去了棱角,但我的创作没有一丝妥协,依然气势汹汹。”
自从60年代在美国艺术圈崛起至今,因为其作品简洁明快的风格,卡茨一直是人们如数家珍的波普艺术大师之一。但事实上,卡茨从未对商业化的流行文化和大众媒体表现过太多的兴趣,没有其他波普艺术家那样高调的意见性,更没有像与他同辈的安迪·沃霍尔和格哈德·里希特那样热衷于流行摄影作品的再创作。他执迷于人物肖像的创作。
在艺术史上,波普艺术是叛逆于抽象艺术的存在,但卡茨却表示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抽象艺术。“如果不是看过抽象油画,我不可能画出今天的作品。”因为抽象派作品让年轻的卡茨产生了创作“有真实感且看起来崭新的油画”的愿望。
“我认为风格就是我作品的内容,风格属于时尚。时尚是一个即时的存在,而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凝固住一种‘现在’的感觉”,卡茨道。曾有批评的声音说卡茨的作品只浮于表面,卡茨则一直相信表面也有深度,“画画一定要努力捕捉最神秘的东西,而最神秘的就是外表”。
艺术与时尚联姻的现象在今天屡见不鲜,但卡茨对时尚的关注则要更早。“70年代我就开始投入精力了(创作时尚内容的作品)……我觉得艺术就是时尚生意……没人想要一幅老掉牙的画,除非画画的人依然数一数二。”
1949年,22岁的阿历克斯·卡茨来到美国缅因州的斯考希根(Skowhegan),在斯考希根绘画雕塑学院学习,自此爱上了缅因州,到今天保持着每年6月末回到缅因州林肯维尔度过夏天的习惯,在美国劳动节(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一)之后才会返回纽约苏活区的家,几十年来从未破例。之所以对缅因州情有独钟,卡茨说,是因为缅因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比印象派油画更丰满更幽暗的光”。
卡茨曾说:“看见缅因的光,帮助我……找到了我自己的双眼。”
本文来源:崇真艺客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