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起听夜读(我们成了真邻居)

一起听夜读(我们成了真邻居)有好几次去楼下取菜,我都是看到一位大姐,瘦小的身躯拎着一袋又一袋蔬菜水果,或者两大桶水,一趟一趟地为大家跑腿。在没有疫情时,我们在一些电商平台买的生鲜蔬菜,只是放在某个便利店的自提点。我原以为,这些需要自提的电商平台,这次只好排除在买菜选择之外了。但是我很快发现,某某便利店的昵称,也出现在了群里,被各种疯狂@……而便利店老板爽快地做出了送货进楼下大厅的承诺。起初,这个群只是用来发布一些涉疫信息和相关通知。渐渐地,我发现它真的成了一个线上“社区”。大家不仅分享各自看到的消息,彼此安慰打气;关系还开始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做起了“物物交换”。“家人们,有没有人要鸡腿肉的,四斤太多了,要的话我们对半分”“谁家有酱油,借我用一点”“我有啤酒,谁有鸭”……我随便一翻,就可以在群里看到各种“我有……”和“谁有……”的句式,这突然让我忆起了童年时,逢年过节,邻里相互送上自制美食的场景。不仅如此,随着隔离时间

与归

小时候,我对“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解,要比长大后深刻得多。因为那时生长在农村,后来居于城市,邻里关系大不一样。

不过最近,我分明感受到了真·邻居的存在。

我所在的小区,应该是上海这轮疫情中,被封控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小区之一了。从3月3号凌晨,大白第一次敲门做核酸开始,社区便在楼下张贴了一个群二维码,大家纷纷入群。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的租客,也第一次有了互通有无的寒暄之地。

起初,这个群只是用来发布一些涉疫信息和相关通知。渐渐地,我发现它真的成了一个线上“社区”。大家不仅分享各自看到的消息,彼此安慰打气;关系还开始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做起了“物物交换”。

“家人们,有没有人要鸡腿肉的,四斤太多了,要的话我们对半分”“谁家有酱油,借我用一点”“我有啤酒,谁有鸭”……我随便一翻,就可以在群里看到各种“我有……”和“谁有……”的句式,这突然让我忆起了童年时,逢年过节,邻里相互送上自制美食的场景。

不仅如此,随着隔离时间和各种需求的增长,群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角色。

在没有疫情时,我们在一些电商平台买的生鲜蔬菜,只是放在某个便利店的自提点。我原以为,这些需要自提的电商平台,这次只好排除在买菜选择之外了。但是我很快发现,某某便利店的昵称,也出现在了群里,被各种疯狂@……而便利店老板爽快地做出了送货进楼下大厅的承诺。

有好几次去楼下取菜,我都是看到一位大姐,瘦小的身躯拎着一袋又一袋蔬菜水果,或者两大桶水,一趟一趟地为大家跑腿。

我们常说“守望相助”,它不是多么宏大的词汇,也不是多么高远的精神品质。当问题出现、困难发生,我们感同身受,在力所能及之下互帮互助,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做到。

再后来,不知道又是谁从中联系,楼下的商户和小餐馆老板们也纷纷进了群。不消说,不少人直接在群里点起了外卖,老板做好统一送到楼下。就这样,我们的日常用品需求,乃至“不想做饭”的需求,也都被逐渐满足。

我发现,我们有意无意地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线上 线下的社区采购系统。一栋楼,俨然成了一个五脏俱全的小小市场。

人类真的很能创造,尤其是共同面临困难的时候。

我们这个小区里,很多都是外省人,他们来自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江西,甚至更遥远的东北、西北等等。很难想象,一群原本在电梯里都不打招呼的异乡人,居然因为需要共同面对的疫情,彼此攀谈、熟络甚至礼尚往来。

向外看,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向内看,上海也是一座汇聚了国内各地“沪漂”的梦想之城。此时此刻,谁说我们不是上海的一部分呢?

就在昨天,我看到了上海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其中提到,“这些日子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同心抗疫……还有守望相助的广大市民朋友”“充分彰显了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上海市民形象”。

是的,守望相助的我们,此疫过后,或许依然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但已然不再陌生。

一起听夜读(我们成了真邻居)(1)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张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