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怕吗(真有那么可怕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怕吗(真有那么可怕吗)(1)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其原因比较复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往被称为A型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以往被称为B型胃炎)两大类。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胃体,呈弥漫性,主要与遗传有关,我国比较少见。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窦,萎缩是局灶性的,是由长期慢性胃炎引起,不一定影响胃酸分泌,我国大多数萎缩性胃炎属于这一类型。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怕吗(真有那么可怕吗)(1)

张文娟,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消化内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萎缩性胃炎”这个诊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很多人认为,得了萎缩性胃炎,离胃癌也就不远了,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些患者因此而患上焦虑症。那么,萎缩性胃炎真有那么可怕吗?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萎缩性胃炎,在此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一下。

萎缩,有干枯变小之意。有人会认为,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的体积变小。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指胃粘膜上的变化,胃粘膜由正常厚度变薄,胃中参加食物消化的腺体数量减少。所以,萎缩性胃炎诊断必须要建立在完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对于没有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不能盲目确诊为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怕吗(真有那么可怕吗)(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往被称为A型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以往被称为B型胃炎)两大类。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胃体,呈弥漫性,主要与遗传有关,我国比较少见。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窦,萎缩是局灶性的,是由长期慢性胃炎引起,不一定影响胃酸分泌,我国大多数萎缩性胃炎属于这一类型。

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其原因比较复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2) 环境因素: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都是胃粘膜损害因素。

(3) 遗传因素: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基因的多态性,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换而言之,遗传因素决定了患者的胃粘膜质量,质量不好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发生萎缩。

萎缩性胃炎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感,尤其是在进食后明显。还有患者会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嗳气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怕吗(真有那么可怕吗)(3)

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目标

(1) 延缓或阻滞病变进展、降低癌变风险:可延缓病变进展的药物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叶酸等营养元素、可延缓萎缩进展的中成药(如:摩罗丹、胃复春等)。

(2)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无明显症状,如果出现文中所述症状,可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如胃肠动力药物、胃粘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萎缩性胃炎预后

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癌变,其癌变率为1%~3%。单纯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低,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异型增生者,癌变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胃镜复查间隔时间

萎缩性胃炎会发生肠化、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复查。

(1) 萎缩性胃炎不伴有肠化及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一般两年左右复查一次胃镜。

(2)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一年复查一次胃镜。

(3) 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需要每六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4) 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要立即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并密切随访。

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抵抗力的提高,对萎缩性胃炎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大家日常饮食中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吃清淡易消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持运动锻炼,养成良好作息时间。

以上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知识。总之,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配合饮食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可以很快缓解症状,预防疾病向不好方向发展的。

(配图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