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片放逐法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光哥哥大话西方哲学史)
陶片放逐法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光哥哥大话西方哲学史)公元前415年春,雅典著名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因党派斗争无辜被逐,而后海柏波拉斯被迫远走萨摩斯岛,结果他在那儿遭到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杀害。这一事件在雅典平民当中造成极大影响,民众俨然将陶片放逐视为一出闹剧,因此此后不再援用,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自此终结。可见雅典人不仅有意防止公权力的扩大,而且对官方宣传更是十分反感。陶片放逐在雅典政治中并不非常频繁,而且对于被放逐的人也没有更多的附加惩罚。雅典政治家阿囘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其代写陶片,阿囘里斯泰德表现的非常亲民上前帮助此人。但当其问道此人欲放逐何人时,那人答道“阿囘里斯泰德”。阿囘里斯提德一怔,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最终,阿囘里斯泰德在没有贪污受贿,没有违法乱纪,没有挪用公款,且十分亲民的情况
古代雅典的民囘主是公民直接参政的民囘主,而非现行的代议制民囘主亦或所谓“民囘主集中制”。维护这种直接的民囘主,势必要避免公权力扩大。出于这个原因,陶片放逐法应运而生。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希腊文:ὄστρακον),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Cleisthenes)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囘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陶片放逐法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亦称为主囘席团,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常设机构)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放逐有恢复僭主野心的雅典政治家),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的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地点在雅典的阿哥拉(Agora广场)。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投票当日,阿哥拉中央用木板围出一个一个圆形场地,并留出10个入口,与雅典的10个部落相对应,以便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相关事宜离开雅典。
根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的记载,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领导雅典人民推囘翻僭主独囘裁统囘治建立民囘主政治的过程中(约公元前509-508年)创立了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值得注意的是,该制度的真正开始实施与其制定时间相距甚远。直到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Marathon)(公元前490-前4⑧9年)之后两年间,雅典平民取得更大的政治权力后,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约为公元前487年),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为前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Peisistratus)的亲戚希帕科斯(Hipparchus)。
陶片放逐在雅典政治中并不非常频繁,而且对于被放逐的人也没有更多的附加惩罚。
雅典政治家阿囘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其代写陶片,阿囘里斯泰德表现的非常亲民上前帮助此人。但当其问道此人欲放逐何人时,那人答道“阿囘里斯泰德”。阿囘里斯提德一怔,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最终,阿囘里斯泰德在没有贪污受贿,没有违法乱纪,没有挪用公款,且十分亲民的情况下被雅典人高票驱逐出境。
可见雅典人不仅有意防止公权力的扩大,而且对官方宣传更是十分反感。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著名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因党派斗争无辜被逐,而后海柏波拉斯被迫远走萨摩斯岛,结果他在那儿遭到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杀害。这一事件在雅典平民当中造成极大影响,民众俨然将陶片放逐视为一出闹剧,因此此后不再援用,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自此终结。
由此可见陶片放逐法有其优点,如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囘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正常民囘主秩序的维护。
同时也有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的判囘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囘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囘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囘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囘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囘府主义的泛滥。
但是,故事还没有讲完。
在英国二战后的首次大选中,丘吉尔在战后的选举中失利,失掉了首相的宝座,当时有记者采访丘吉尔:“你在二战中战功卓著,英国人却不投票选你,这是否意味着英国人的忘恩负义?”丘吉尔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但他接着说了一句名言,“但是,Ungrateful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nation(忘恩负义是伟大民囘族的特征)”。
从这个角度看,陶片放逐法的精神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