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面临饥荒了怎么办(并不是遥远的事)
如果我们面临饥荒了怎么办(并不是遥远的事)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01《贫困与饥荒》(书摘)作者:阿马蒂亚·森译者:王宇 王文玉
「雪糕刺客」指的是付款时用它的高价刺你一刀的雪糕。「雨伞刺客」指的是付款时用它的高价刺你一刀的雨伞。还有好多「刺客」称号,分别赋予了那些价格超过我们对它所属品类惯有价格预期的商品。
当这些诙谐的「刺客」们占据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往往忘记,这背后是普遍的收入停滞或者下降,以及其他更加必需的商品的物价上涨。玉米和大豆价格在国际上飞升,也带动了国内的猪肉价格,在菜市场里驻足的人们都是谁?当我们不满于动辄十元的外卖配送费,因为油价负担而变少的滴滴司机,我们往往不去想,收入更加低微、负担更加沉重的人们,能够如何捱过这一段经济下行的时期?
吃不起「雪糕刺客」也许不是一种贫困,但是开张、种地、打零工都有困难意味着贫困,在机场靠打折面包过日是意味着贫困,交不起房租意味着贫困,在封控期间买不到新鲜食物也意味着贫困。就像亚当·斯密曾经观察说,在两百年前的欧洲,没有亚麻衬衫就是一种贫困。
贫困不能用简单的「贫困线」来衡量,即使在贫困线之上的人们也会在不同层面体会到难以忍受的「贫困感」。斯里兰卡的新闻也证明,「贫困感」在特殊的时期能够由下而上地触及每个阶级。今天单读重读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于 1981 年写就的《贫困与饥荒》,重新度量我们与贫困的距离。
《贫困与饥荒》(书摘)
作者:阿马蒂亚·森
译者:王宇 王文玉
01
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
02
电影《残影余像》
除非一个人自愿挨饿,我们可以说,饥饿现象基本上是人类关于食物所有权的反映。因此,要说明饥饿现象,就必须深入研究所有权的结构。
03
电影《我是布莱克》
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以及他所面对的交换权利映射……即使饥饿是由食物短缺引起的,饥饿的直接原因也是个人交换权利下降。
04
无论影响穷人福利的因素是什么,贫困概念所关注的焦点都必须是穷人的福利。贫困的原因与贫困的后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重要问题。
05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国家内部穷人的贫困与一个国家的贫穷或富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06
电影《活着》
贫困不意味着不平等,不平等也不意味着贫困。
07
电影《跳出我天地》
我们也无法把“贫困状况”与“贫困感”完全割裂开来,要客观地判断“贫困状况”就必须客观地理解“贫困感”。
08
电影《残影余像》
亚当·斯密早在 200 年前就曾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我所理解的生活必需品,不仅包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而且还包括这样一些东西:如果没有它们,甚至对最下等人来说,也会被社会习俗认为有伤风化。例如,一件亚麻衬衫,严格地说,它并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我猜想,即便没有亚麻衬衫,希腊人和罗马人也能生活得很舒适。但是今天,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没有亚麻衬衫,一个讲究体面的临时工都会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缺少亚麻村衫成了不光彩和贫困的标志,在人们看来,只有品行极坏的人才会落到这种地步。在英格兰,习俗以相同的方式,曾经把皮鞋视为生活必需品。没有它们,无论性别如何,连最贫穷的体面人都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
09
卡尔·马克思也曾以类似的语言指出,当“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进入最低生活标准概念中时,“在一个给定国家、给定时期,一个劳动者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意味着的平均生活质量是众所周知的”。
电影《危楼愚夫》
10
电影《我是布莱克》
对贫困的度量就必须被看作是一种描述,是根据当时流行的生活必需品标准对人们的困难处境所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基本上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不是某种伦理评价。
11
饥荒意味着饥饿,反之则不然;饥饿意味着贫困,反之也不然。
12
电影《危楼愚夫》
由于气候变化或其他因素如“派生贫困”会导致就业环境的急剧恶化,农场或其他职业中领取货币工资的工人当然更容易遭受灾难的打击。也就是说,虽然商业化提供了新的经济机会,但它也使萨赫勒人更难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
13
电影《我是布莱克》
对于直接解决食物问题的脆弱性来说,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即通过公共机构确保每一个人的食物权利。这一权利不仅包括灾难期间的粮食分配,而且还包括通过社会保险和就业保障来实现的较长远的权利安排。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保证“食物供给”,而是保护“食物权利”。
14
电影《何以为家》
以粮食为中心的观点也很少能够解释饥饿。它不能告诉我们在粮食供给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饥饿为何会发生;它也不能告诉我们即使在饥饿伴随着粮食供给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一些人啼饥号寒,而另一些人却脑满肠肥。就对饥饿的解释来说,食物总量的展示是一个太遥远的经济变量。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一旦把注意力转向一些拥有食物的特殊阶层,那么,对于饥饿现象我们就有更多的话要说,但是,这样做只不过是对饥荒的描述,而非解释发生了什么。一些人挨饿,显然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为什么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控制了现有的粮食?
15
电影《浊水漂流》
使用权利方法需要根据某种差别进行分类。一个小农和一个失去土地的劳动力都可以是穷人,但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在分析他们容易遭受饥饿的原因时,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看作庞大的穷人队伍中的成员,而要把他们看作特殊阶层的成员 属于特定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并受到不同权利关系的支配。在有些情况下,为了某种目的,我们可以把人口分成富人与穷人,但这样的划分对于饥饿、饥荒甚至贫困的分析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
16
电影《寂静人生》
如果经济繁荣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如有利于城市人口,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那么,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在争夺市场控制或支配权利的斗争中,一部分人会因为另一部分人的繁荣而受损,“迟者遭殃”(Devil taking the hindmost)。
▼
穷人不是贫困的罪魁祸首
而是它的产物
从制度、身份与全球化视角理解贫穷
点击购买单读新书《贫穷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