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但打仗靠的是实力,如果曹操再来一波,张绣肯定受不了,于是贾诩再次给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建议,让张绣投降曹操。在三国第一奇才贾诩的眼里,这恰恰是张绣的机会,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扩大,张绣和曹操也多次交锋,幸好有贾诩的神机妙散,张绣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话说得确实有点过,说我死了儿子侄子,都没那么伤心,失去了典韦,让我痛哭流涕心痛不已,曹操通过对典韦的祭拜,主动地化不利为有利,非常成功的让将士们更加愿意为他卖命。曹操有点假,但伤心是肯定的,儿子死了,侄子死了大将也死了,谁都非常伤心,还多次祭奠典韦,那这是不是说,张绣从此就成了曹操的头号敌人了呢?

表演艺术家曹操

曹操终于为自己的好色付出了代价,张绣的突然袭击,让曹操非常狼狈措手不及,大将典韦拼死抵抗,以一当十非常神勇,最终被砍上数十刀,力战不退,最终被张绣的士兵斩下头颅。

在逃跑的过程中,曹操的绝影也重伤到底,在关键时刻,曹操最看重的儿子曹昂,把自己的马给了曹操,自己断后,最终曹昂和曹操的侄子都死在了这次突袭当中。

如果曹昂不死,将来这天下肯定是曹昂的,就没曹丕曹植什么事儿了,侄子曹安民更是曹操族人中出死力的代表,而且还损失了典韦这个贴身护卫,这次惨败,是曹操事业初期最惨痛的一次,差点就没缓过劲。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1)

但很快,曹操就化悲痛为力量,三次当着全军的面祭奠典韦,说得是声泪俱下,非常感人,但很明显有收买人心的味道: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这话说得确实有点过,说我死了儿子侄子,都没那么伤心,失去了典韦,让我痛哭流涕心痛不已,曹操通过对典韦的祭拜,主动地化不利为有利,非常成功的让将士们更加愿意为他卖命。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2)

胸襟宽广的曹操

曹操有点假,但伤心是肯定的,儿子死了,侄子死了大将也死了,谁都非常伤心,还多次祭奠典韦,那这是不是说,张绣从此就成了曹操的头号敌人了呢?

在三国第一奇才贾诩的眼里,这恰恰是张绣的机会,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扩大,张绣和曹操也多次交锋,幸好有贾诩的神机妙散,张绣总算是保住了性命。

但打仗靠的是实力,如果曹操再来一波,张绣肯定受不了,于是贾诩再次给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建议,让张绣投降曹操。

只有站在智慧鄙视链顶端的人,才能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贾诩和曹操都互相理解,但张绣不知道,那吓得脸都绿了。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3)

贾诩做了一番分析,说出来归顺曹操的三点理由:

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政治上占有优势,投靠曹操名正言顺,此为有理。

第二,袁绍人多势众,曹操人少势弱,我们这点人马,在袁绍那里微不足道,对于曹操却是雪中送炭,必被看重,此为有利。

第三,但凡有志于王霸之业者,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反倒会拿我们做个榜样,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宽宏大度和以德服人,此为有安全,因此将军尽管放心。

事实证明,贾诩是对的,这件事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比较高级的,曹操和贾诩都是当世智慧超群的人,第二种解释就是,曹操和贾诩都读过史记,史记里刘邦的故事就跟这个一模一样。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4)

贾诩说得对,但凡一个人想要成就帝王之业,心胸一定要宽广,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当年起起兵之后,刘邦把老家交给雍齿管理,结果雍齿居然叛变了,刘邦此生可能从来没遭遇过来自家乡人如此严重的背叛。

气的刘邦就算是借兵,也要去攻打雍齿,结果是打了三次才把自己的老巢丰邑给带下来,雍齿还带着人逃走了。

刘邦出师未捷,幸好没有身先死,挺过来的刘邦心里最恨的就是雍齿,结果怎么样,照样封雍齿为什邡侯,天下人一看,连雍齿都封了,其他人内心也就安定了,觉得肯定不会漏了自己。

曹操宛城之战带了将领:宛城之战 曹操因好色死了儿子 却最终证明了自己可以比肩刘邦(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