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基础理论难吗(音乐创作学那么多理论知识有用吗)
音乐学基础理论难吗(音乐创作学那么多理论知识有用吗)音乐理论之于创作其实好比是一种工具,它对你真正学习音乐起到的是一个辅助作用。但如果你没有一个大量曲目积累分析的过程,等于还是未能学懂音乐。音乐也是一样。理论学好,曲子就能写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关于理论与创作的关系可以用语言学习来做一个简单比喻。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学会字母的读法和国际音标,然后要背单词。但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背了单词就等于学完了英语。很多听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都需要花额外的更多时间去培养,而且需要一个大量素材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关于音乐理论学习与实际的音乐创作,不止是很多业余朋友,就连不少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会在心里犯这样的嘀咕——音乐明明是感性的,可我到底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理论知识?
学这些内容是否反而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与灵感?为什么有些音乐人似乎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也能写出好听的曲子?
其实关于理论学习与创作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今天就让小E来为大家揭晓答案。
01
理论学好,曲子就能写好?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关于理论与创作的关系可以用语言学习来做一个简单比喻。
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学会字母的读法和国际音标,然后要背单词。但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背了单词就等于学完了英语。很多听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都需要花额外的更多时间去培养,而且需要一个大量素材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音乐也是一样。
音乐理论之于创作其实好比是一种工具,它对你真正学习音乐起到的是一个辅助作用。但如果你没有一个大量曲目积累分析的过程,等于还是未能学懂音乐。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没有理论方面的学习,必然就会在直接接触音乐作品方面走很多弯路;这就好比你先接触了英语而没有先接触字母表,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认识里面的基本音节读法等等。
不乏有些音乐天才不需要太多理论学习就能创作音乐,但针对绝大多数音乐学生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适用。买中大奖的人也有,总不能因为他们就不努力学习工作了吧。
02
学习理论反而会限制思维?
我并不否认某些情况下的确有类似现象存在,但对于适合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来说它都是阶段性的,很快就会过去的。
首先无论是乐理还是作曲四大件,还是其它流行音乐编曲等领域的理论,都可以被看作——自然规律+经典模型。
所谓自然规律指的是,人本身对不同声音、和声、旋律、音色等音响效果产生的自然感官反应,这些就如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无法变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通用
。
所谓的经典模型则是一些音乐最为常见的构成方式,比如各种经典的曲式结构、常见乐队编制等等。然而学习音乐本身的真正开始是彻底地深入到各种作品当中去学习。
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更直接快速准确地去认识作品。
通过自己掌握的一些经典模型,
去寻找实际曲目中的不同之处,举一反三。
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
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由此可见,“固化”一个学生创作思维的并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在学习理论之后却没有大量地去认识消化各种作品,以至于造成了自己创作语汇库的贫瘠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