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佳方法(如何预防和检测)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佳方法(如何预防和检测)感染后风险如何?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所以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渠道。此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状,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一种能够在人体胃内长期定植并导致慢性炎症的细菌。为什么会有超过50%的成人感染率?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高感染率可能与共餐习惯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人得病,全家传染”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家庭内共餐制使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进行传染,吃饭时互相用筷子夹菜,也会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风险,且幼儿与老人更易感。幼儿为什么也是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主任王海俊说,有不少家长有给孩子喂食时候吹气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老百姓更加重视餐桌上的安全,与共餐密切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近日发布中国幽门螺旋杆菌耐药地图,将动态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敏感谱及变化情况,为不同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提供更加符合当地抗生素敏感谱的药物方案制订指导。
据了解,我国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率高达50%至60%,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携带者。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旋杆菌该怎样预防,如果检测确定感染又该怎么办?
缘何有50%多的高感染率?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状,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一种能够在人体胃内长期定植并导致慢性炎症的细菌。为什么会有超过50%的成人感染率?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严雪敏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高感染率可能与共餐习惯有关。
专家表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人得病,全家传染”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是因为家庭内共餐制使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进行传染,吃饭时互相用筷子夹菜,也会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风险,且幼儿与老人更易感。
幼儿为什么也是感染的高风险群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主任王海俊说,有不少家长有给孩子喂食时候吹气的习惯,大人不要用嘴吹食物,更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所以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长期、密切接触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渠道。此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
感染后风险如何?
如果感染,会有什么后果?严雪敏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多数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她说,感染者中约15%至20%发生消化性溃疡,5%至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边志民说,即使确认感染,也不需要过度紧张,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两周以内的口服药物治疗达到细菌根除。“但医学界认为,病菌并非一定需要根除,要与医生就自身指征探讨后决定。”
如果怀疑感染了,如何检测呢?“首先推荐做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其次是C-13尿素呼气实验。”边志民表示。
据介绍,如果要做尿素呼气试验,需要病人保持空腹。在之前的1个月时间里最好没有吃过抗生素、抑酸药、铋剂等,这样做出来是比较准确的。
“如果近期要进行胃镜检查,也可以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边志民表示。
结合专家共识,严雪敏建议:如果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某种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推荐积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部分胃炎、胃癌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服用镇痛药、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其他情况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与医生商讨决定。
餐桌“革命”势在必行
如今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餐饮业也在逐步恢复正常。据了解,相关行业协会大力提倡,公共场合聚餐已经有了一定规范。不少饭店会主动为顾客摆上公筷和公勺,对公众养成健康卫生的用餐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次疫情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分餐等习惯的必要性。
但在餐桌上,很多人为表达热情,习惯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筷子沾过自己唾液,殊不知这样就会给他人带去感染风险。多位专家表示,这也是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建议聚餐时鼓励使用公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
除了分餐,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严雪敏提醒,为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首先应该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碗筷要消毒,尤其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是“病从口入”,注意个人卫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避免体内菌群失调,是最根本地避免患上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的方法。”严雪敏说。
新华社记者王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