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在其他古典文学著作中......“小旋风”柴进“及时雨”宋江“母夜叉”孙二娘

《水浒传》中有108将

即至少对应有108种绰号

“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小旋风”柴进

“及时雨”宋江

“母夜叉”孙二娘

......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1)

在其他古典文学著作中

各种类型的“绰号”

也屡见不鲜

“绰号”“外号”“诨号”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你知道什么叫时号吗?

今天

黄山君就带你

get“时号”这个有趣的小知识!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2)

“时号”指的是时人对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的总结性口语称呼,在史书中保留时号(时称)是史家记录当时语言的手法之一。

如《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又如《汉书》卷九十二《陈遵传》:“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飞将军”“陈惊坐”都是时号。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3)

▲“飞将军”李广

时号随时随地缘人、事而起,数量众多,除极少数外,概不知作者为谁。虽同是口语,但因出现的背景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有的近乎是专业术语。

如《新唐书》卷八十五《窦建德传》中孙安祖因为偷羊时被人称为“摸羊公”,是大白话,而《晋书》卷四十九《阮瞻传》中阮瞻被人称为“三语掾”,就不是很好懂了。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4)

▲“三语椽”阮瞻

时号虽然寥寥数言,却小中寓大,内容丰富,反映的社会层面广泛,上至皇室宫廷下至刍荛牧野,交织成斑斓的人生社会画面。但凡当世风土人情、文物制度、疆埸战伐、文坛佳话、家族兴衰等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凭借“时号”这一窗口得到很好的了解。

时号是当时大众最真实、最公正的认识和情感之凝结,足见时人之喜怒哀乐。如“终童”表露了汉人对英年早逝的终军的惋惜,而“供御囚”则说明了人们对北齐文宣帝高洋惨无人道行为的痛恨。

这样史家揽时号入史书,就可以省去很多笔墨,把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判断,直接凭借时号表现出来。

想解锁更多

关于“时号”的小知识?

那就快翻开

这本《时号本事考》吧!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5)

《时号本事考》 朱大银 著 黄山书社 出版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收录了自先秦至五代时期见于正史的时号约600个,并按照在《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每个条目先是标出时号名称,然后揭示该时号在史书中出现的卷数与篇目,再过录该时号出现在史书中的相关文字,篇幅以意思相对完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为准。

如果同一时号互见不同的其他史书中,则标出该史书名称、卷数,并过录其上下文。如文字与所过录的文字完全相同,则加以说明,不再重录。

书摘精选

终 童

《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终军(?—前112),字子云,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十八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在去长安路经潼关时,关吏给他回来的凭证,终军问:“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关吏说:“这是你回来出关的证明。”终军说:“大丈夫既然入关,无所作为绝不出关!”便把凭证扔了。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6)

▲“终童”终军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南越国与汉和亲。受武帝想派遣使者去说服南越王入朝。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就是终军请缨的故事。

终军死时很年轻,才二十多岁。死后,人称他为“终童”,对他的早亡表示怜惜。“终”字双关,既有“死”的意思,又切姓。

周 郎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人。与孙策同年,两人相友善。扶持孙策建立江东政权,年二十四授建威中郎将。吴中称为“周郎”,言其年轻也。周瑜精于音乐,每当酒席中听到奏乐有讹误,他都会回头以提示。当时人说:“曲有误,周郎顾。”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7)

▲“周郎”周瑜

互 市

《晋书》卷四《惠帝纪》:

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晋惠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就很怀疑他的能力。惠帝贾后勾结东宫给事张泓,共同设计欺骗武帝,终于保住了太子地位。

惠帝践祚,无所事事,一切政治出于贾后及其手下。其时,奔竞之徒互相推举以贾虚名,一旦当路则互相利益;货赂公行,所有吏治被权、钱交易所代替。天下称这种黑暗社会状况为“互市”,也就是利益互换的意思。

时间中间的冒号用全角还是半角(什么是时号)(8)

▲晋惠帝司马衷

本文内容整理自《时号本事考》叙言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