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武侠片怎么没有以前好看(武侠片一百年能和好莱坞大片抗衡的类型)
现在武侠片怎么没有以前好看(武侠片一百年能和好莱坞大片抗衡的类型)“过去几十年,武侠影视题材在中国影视文化版图中是有独特位置的。不止数量规模大,也产生了规模化效应。”在电视评论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何天平看来,相比其他题材,武侠在影视领域有很多高光时刻,涌现出许多现象级作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武侠题材的辉煌时代。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播出后万人空巷,由黄日华、翁美玲饰演的郭靖、黄蓉至今仍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这一时期,《大侠霍元甲》《楚留香传奇》《陆小凤》《天龙八部》《绝代双骄》等香港武侠剧热播,进入90年代后,也有《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武侠片先后问世,令“武侠”题材走进千家万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作为中国文化中独有的题材,向来是荧屏宠儿。“武侠片的核心是有武有侠,缺一不可。”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以1920年的《车中盗》为例,它改编自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焦头烂额》,虽没有武林恩怨、江湖情仇,不
“《侠探简不知》是非常纯的武侠类型剧,无论人物、故事、画面。”观众小爱迷上了这部网剧,故事里的侠义精神和推理元素让她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武侠味儿”。不过,小爱还不敢断言这是近期最好的武侠剧,“听说最近还有一部《少年游之一寸相思》也不错。”
近日,《侠探简不知》《暮白首》《少年游之一寸相思》《月上重火》等网剧陆续上线,均是武侠题材。其中,《侠探简不知》《少年游之一寸相思》豆瓣评分均为8.2分,在小成本网剧中属于难得的佳作,也让观众对新式武侠充满期待。巧合的是,从任彭年导演的故事片《车中盗》《荒山夺金》算起,今年正好是中国武侠电影一百年。近年来,尽管武侠电影、电视剧众多,武侠味儿却似乎淡了。在翻来覆去重拍的经典IP中,也难见高口碑佳作。有人因此断言“武侠式微,江湖不再”。
为何武侠片不如以前好看了?作为中国最成熟、最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影视类型,最近的“武侠热”又让人重燃期待。当下武侠片该如何发展?站在百年武侠的关口,不妨回顾和反思。
翻拍之后又翻拍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作为中国文化中独有的题材,向来是荧屏宠儿。“武侠片的核心是有武有侠,缺一不可。”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以1920年的《车中盗》为例,它改编自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焦头烂额》,虽没有武林恩怨、江湖情仇,不过,主人公在车上抓捕强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带有侠义精神,使用的惩奸除恶手段也以武打元素为主。“因此它可以看作武侠片的雏形,学界主流观点也把它视作首部中国武侠片。”
百年历史中,武侠片有五次大的浪潮,每次浪潮中,都涌现出许多经典影视作品。比如,胡金铨的电影注重历史细节和中国文化韵味,代表作《侠女》曾获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也是中国武侠片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张彻的《独臂刀》具有多种层面上的开创意义。作为邵氏新武侠的代表之一,张彻为武侠片注入了阳刚之美。他不仅打破了“主角不死”光环,暴力美学下的画面呈现,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江湖中腥风血雨的残酷。有趣的是,由于拍摄技术限制,以往电影主角是不穿白色衣服的,但张彻觉得白色特别能够衬托少侠英气,也开创了主角穿白衣的先河。白衣少侠,成了武侠影视剧中的经典形象。近期热播的武侠剧《月上重火》中,男主角上官透就是一袭白衣出场。
不过,说起武侠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金庸、古龙小说改编影视剧。有观点认为,金庸的武侠“写人间”,是心系家国的儒侠,如郭靖、萧峰等;古龙的武侠“叹天涯”,是超然物外的道侠,如楚留香、陆小凤等。正是原著中这群形象丰满的武侠,造就了武侠里的江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武侠题材的辉煌时代。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播出后万人空巷,由黄日华、翁美玲饰演的郭靖、黄蓉至今仍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这一时期,《大侠霍元甲》《楚留香传奇》《陆小凤》《天龙八部》《绝代双骄》等香港武侠剧热播,进入90年代后,也有《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武侠片先后问世,令“武侠”题材走进千家万户。
“过去几十年,武侠影视题材在中国影视文化版图中是有独特位置的。不止数量规模大,也产生了规模化效应。”在电视评论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何天平看来,相比其他题材,武侠在影视领域有很多高光时刻,涌现出许多现象级作品。
遗憾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武侠剧大多止于翻拍。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大家的小说被反复改编,尽管数量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比如2013年版《天龙八部》仅4.5分;2014年版《神雕侠侣》豆瓣4.7分;今年初播出的《绝代双骄》也堪堪6分。前不久,导演王晶宣布了新版电影《倚天屠龙记》的阵容,就在去年,也有一部电视剧版《倚天屠龙记》热播。今年还有近10部武侠剧待播,除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有翡》《明月曾照江东寒》《灵域》《天涯客》外,《鹿鼎记》《新龙门客栈》《天龙八部》等经典武侠翻拍又出现在“片单”里。
“这几年老提‘新武侠’的概念,但都没有太实质性的发展。《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经典武侠剧翻拍始终是很重要的组成。包括最近几部武侠网剧的讨论热度,也远远不及传统武侠剧。”在何天平看来,武侠翻拍前赴后继,某种程度意味着市场在快餐式攫取武侠IP的剩余价值,“翻拍经典IP,大家的认知度是高的,创作变现的风险小,比原创剧本稳妥。”
一遍遍翻拍给人“降维”之感。2019版《倚天屠龙记》因慢动作太多引发观众吐槽,许多人蓦然发现,新一代年轻演员不仅撑不起“侠”的角色魅力,在“武”上也难以呈现需要长期吃苦训练出的漂亮动作效果,使得许多翻拍只能在特效上玩花样。
精妙的武术也是武侠片的核心元素之一,但随着一代代动作明星老去,硬派功夫后继乏力,而视觉特技探索也很难推陈出新。“尽管经典武侠翻拍不缺观众,但缺乏有武打功底的演员、有好创意的导演、编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刘春说。
类型融合是好事
武侠剧的式微,也与“江湖味”的丧失不无关系。今年的新剧《月上重火》热度较高,但口碑失利,豆瓣评分仅6.1,被网友“吐槽”剧情俗、套路重、人物降智。许多观众不满于武侠、江湖沦为背景,实质仍为甜宠向的“披皮”偶像剧。
“将武侠剧改编为古装偶像剧,都成惯用套路了。”在观众时寸看来,这类“流水线”生产的武侠剧,最大的问题在于丧失了“江湖”的文化想象,“江湖儿女的豪情万丈、武林的暗潮涌动都不见了。不是背景设定在江湖就能算作合格的武侠剧。”当侠义匆匆退场,这些挂上“武侠”标签的电视剧,只剩下浓妆艳抹的爱情主题。
对武林江湖的想象,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特性。“中国人一直有武侠情结,因为我们有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学,从先秦史书中的侠士,到唐诗、唐传奇、宋话本,再到明清流行的《七侠五义》《水浒传》等白话小说,这一情结已经积淀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刘春认为,武侠暗含中国的文化心理,武侠梦将中国人自古而来的“江湖梦”“英雄梦”相结合——既满足精神世界寄托,又满足解决现实困境的欲望,加上技术的突破,让想象中的飞檐走壁在银幕上具象化,使得武侠电影在中国一炮而红。
何天平也认为,武侠剧、武侠电影是从中国文化底色里孕育出来的影视题材,它既展现了中国人在现实中的侠义精神,又寄托了国人对于江湖、对于更超乎现实的精神层面的想象。“古龙、金庸都有这种精神内核,因此武侠是一种很东方、很中国文化的表达,这构成了它的独特性。”
武侠片发展至今,类型融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许多人觉得,徐皓峰的《箭士柳白猿》《师父》等是近年来少有的带有纯粹江湖味道的武侠片。刘春也认为,徐皓峰的作品从武侠内部展开,描绘帮派间的规矩、师徒间的关系,带有职业剧的特色。“徐克有句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徐皓峰将它更加发扬光大。”
小成本网剧《少年游之一寸相思》《侠探简不知》吸引观众的也是那股醇厚的武侠味。“至少要讲‘人’在‘江湖’里的故事。爱恨情仇、探案推理其他亚类型元素都可以有,但故事里要有明显的侠义精神,而且展示侠义精神的情节要大于情爱。”时寸说。
相比之下,《月上重火》等剧融合了玄幻、甜宠等当下流行类型元素。如《妖猫传》《捉妖记》等电影借用了很多武侠元素,但它们都不是纯粹的武侠片。“算不算武侠片,要看武的元素对人物塑造、叙事是否起决定性作用,内容落脚点是否和侠义有关。”刘春认为,越来越多类型融合对于武侠片的发展而言是好事情,但要把武侠背后的文化意义挖掘出来,而不只是把武打当作噱头,成为影片内容的边角料。
100个武侠剧要有100个样子
电影《精武门》中,李小龙将一块写着“东亚病夫”的牌匾一脚踢碎,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功夫武侠片的代表画面。“近年来武侠片的没落,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有关。”刘春认为,李小龙功夫电影的流行,背后聚焦的是一种时代焦虑,当时民族需要扬眉吐气、奋发图强;但随着中国的强大,武侠影片要解决的时代焦虑不同了,需要结合现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去改编。
在何天平看来,很多武侠剧都带有现实主义精神,传递出的价值观,放到当代都讲得通。比如面对权贵不屈辱、即便出身卑微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等,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武侠剧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原因。 “今天谈论新武侠,更多是希望看到一些更当代的武侠表达与文化表达。”他举例,《武林外传》乍一看是个很“反武侠”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发生在客栈里的故事,是小江湖里的人性。尽管特殊,但提供了一种所谓“新武侠”的探索。“新武侠不是面上的,它是点状的,星星点点的,100部武侠剧有100个样子。我们这个时代去讲述武侠故事,一定要同上一代的讲述不一样。”
武侠片是最有民族文化特色,也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能和好莱坞类型片抗衡的电影类型。当下,武侠影视剧需要以新的方式引起大众共鸣。“比如新生代观众对网络游戏有很强的文化消费欲望,武侠电影可以借鉴游戏语言、游戏叙述模式,也可以做出带有电影感的网剧线上发行,或者围绕一个武侠IP综合开发小说、电影、系列片等。”刘春说。从这点上看,比起传统武侠剧,《侠探简不知》等武侠网剧,已经呈现出“网感”的一面。
玄幻本就是从神怪武侠发展而来,随着近年中国玄幻网文的成功出海,让武侠影视剧看到了更大的观众空间。“武侠片也是最容易出口的题材,早期出口大多是到南洋,很多华侨观众爱看。李小龙的电影也深受拉丁裔、非裔青年观众欢迎,用武力反抗种族歧视,让他们找到共鸣。”刘春认为,《黑客帝国》《霹雳娇娃》等大量西方电影不断借鉴中国的武术表达对人类社会更深层的思考,《功夫熊猫》对“武”背后的精神文化也有挖掘。“西方电影已经能把中国武侠元素运用得这么好,我们自身更要思考如何推陈出新。”随着近年来《一代宗师》等优质武侠电影的出现,以及对武侠内容、形式探索的逐渐多元,对于武侠片未来的发展,刘春依然有信心,“从历史来看,武侠片的几次浪潮之间都有短暂低谷,也许现在只是一个沉寂阶段,很快就是下一次浪潮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