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如今词人秦观是步屈子之后尘,一路向南,一路漂泊。有品质芳洁,情操高迈,引屈子为同调的骄傲与自豪,更有才情埋没,理想落空,品节蒙污的忧愤与愁闷。还有舟行水上,风舞衣襟,神思千古的慷慨与苍凉。“曾经”千年没有过去,“曾经”屈子没有消亡,“曾经”山水依然不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悲剧总是重复上演,在这方山水之间,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在这个满目沧桑的国家里。喜欢“兰桡”美称,顾名思义,即指兰木制作的船桨,也泛指舟船,婉见制作精美,雕饰精致,质地优良,人见人爱,人见人夸。远在屈原《湘君》有云“桂棹兮兰”,唐代诗人柳宗元《酬曹寺御过象县有寄》有云“骚人遥驻木兰舟”,当代苏轼《赤壁赋》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屈子乘坐的兰舟,屈子摇过的兰桨,屈子走过的山水,今天依然,清幽宁静,洁净美好。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踏上迢迢之路,行走万水千山,前途茫茫

文人流离天涯海角,士子贬官蛮荒异地,免不了一路辗转,一路伤悲,无限忧患隐痛翻涌心间,无穷山水迢迢横亘眼前。纵目所见,全是枯淡冷涩,张耳所闻,全是凄凉冷声;所思所感,全是古今苦难。

宋代词人秦观,才华超群,品质高洁,风情卓异,为官京师,却遭遇不测,贬谪蛮荒郴州。一路南奔,昼夜兼程,饱览了山水幽胜,触动了仕途忧患,心潮起伏荡漾,神思穿越千古,挥笔而就,一气呵成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千古不平。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1)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踏上迢迢之路,行走万水千山,前途茫茫无知,心绪闷闷不乐。词人眼前所见是千里潇湘,绿波如蓝,莹莹泛光,幽幽清冷。词人楫舟所行是千年古道,屈子行程,风光依旧,风骚依旧。贬官流放,心生悲戚,同行屈子,稍感欣慰。千古同冤,异代同悲。喜欢潇湘大地风光景物,江河潺漏,向南蜿蜒,绿水荡漾,清波粼粼。蓝得透明,蓝得纯净,纤尘不染,如镜似玉,如梦似幻。似乎可以照见词人的赤诚之心,似乎可以映照词人的本色之情。

如果不是贬谪之身,如果不是郁结在心,风流儒雅,欢悦山水的秦观肯定会沉湎山光水色,大饱眼福,大快心意。就像当年白居易一样,流连江南山水春光,我心激动欢乐无极。“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只可惜,今番远游,不为山水名胜,不为赏心乐事,只因宦海狂澜汹涌,只因文士高洁蒙冤,只因孤身落拓蛮荒。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2)

喜欢“兰桡”美称,顾名思义,即指兰木制作的船桨,也泛指舟船,婉见制作精美,雕饰精致,质地优良,人见人爱,人见人夸。远在屈原《湘君》有云“桂棹兮兰”,唐代诗人柳宗元《酬曹寺御过象县有寄》有云“骚人遥驻木兰舟”,当代苏轼《赤壁赋》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屈子乘坐的兰舟,屈子摇过的兰桨,屈子走过的山水,今天依然,清幽宁静,洁净美好。

如今词人秦观是步屈子之后尘,一路向南,一路漂泊。有品质芳洁,情操高迈,引屈子为同调的骄傲与自豪,更有才情埋没,理想落空,品节蒙污的忧愤与愁闷。还有舟行水上,风舞衣襟,神思千古的慷慨与苍凉。“曾经”千年没有过去,“曾经”屈子没有消亡,“曾经”山水依然不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悲剧总是重复上演,在这方山水之间,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在这个满目沧桑的国家里。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3)

中唐大诗人韩愈被贬官岭南,途经湘中山水,楚天大地,心中同样翻涌对时局的愤慨,对屈子的追念,“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湘中》)。再往前面追忆,汉代贾谊贬官长沙,亦有《吊屈原赋》问世,抒发伤人伤己之思。历朝历代,文人志士,贬官他乡,沦落天涯,多半引屈子为知音,吐胸中之块垒。秦观南行,轻点行舟,暗指山水,其实也是抒写内心忧愤。

回到千年前那个夜晚,回到千年前那条江上,词人孤舟前往,水路颠簸,漂泊在星月辉映之下,漂泊在水波动荡之上,漂泊在长夜漫漫之中,真还不知道哪里才是停泊的港湾,哪里才是安顿心灵的家园。

抬头望天,月朗星稀,风息夜静,露重霜浓,天空弥漫泠泠寒气。低头看水,清风徐徐,波澜不惊,星月沉潜,水面萦绕一片蒙蒙水雾。明月当空,银辉四射,天地空明,江山肃静。一切悄无声息,一切沉沉入睡,只有词人还站立船头,俯仰天地,沉思古今。心潮起伏汹涌,心思纷乱如麻,心绪浩茫无边。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4)

喜欢词人的用词和感觉,喜欢读词时候那份清幽绵邈的联想。清风、明月、玉露,清波、星辉、静夜,似乎都蕴含一份清洁不俗,一份高清雅韵,一份孤寂清冷,很容易引发读者对词人品节操守的联想。

同时,又做天真假设,如果不是贬谪蛮荒,如果此去游览名山胜水,那么今夜无眠,只为风月,只为江山,只为自由。何等惬意,何等欢悦。一轮明月高挂蓝天,一江清水流淌大地,一天星辉倒映清流,一夜清风徐徐拂面,一叶轻舟荡漾山水。

这不就是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所言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或是苏轼《赤壁赋》所写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自由世界吗?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引人人胜,逍遥成仙啊。只可惜,悲情的词人无福消受如此美好的江山风月。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5)

还是收敛视线,反观自身,反观内心,词人泊舟浦口,站立船上,独依桅樯,神思幽远,心潮起伏,忧思翻涌,久久不能平静。人生就像这样一场旅行,风雨奔波,南北辗转,昼夜兼程,好不容易小憩一下,疲惫至极,大口喘息,大口呼吸,心儿咚咚直跳,听得见声音,感受得出不安。恍恍惚惚,不知不觉,进入幻境,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弹瑟之声,清清泠冷,幽幽怨怨,如泣如诉,如慕如怨,凄神寒骨,断肠惊心。

听得出,这是舜帝二妃的幽怨诉说,凄苦哀鸣。想起了久远的历史,想起了凄美的爱情,想起了动人的传说。四千多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6)

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代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湘浦曲》)词人秦观遥闻传说中的悲音遗响,感慨二妃泣血悲情,感慨自身落魄江湖,一时半会,真还说不清,这潇湘深夜的冷泠瑟声,到底是二妃所奏,还是自己听闻幻觉。总之备感凄凉,备感寒心。

余音袅袅,不绝于缕,回荡夜空,回荡心空。久久不能散去,丝丝纠结心魂。对于千古亡灵而言,屈子含冤悲鸣,二妃声泪泣下,对于今人而言,词人贬官降职,迁客闻声惊心。声声悲咽,融汇古今伤情,浓缩风骚遗韵。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瑟声悄然停歇。江天一片沉寂,远山肃穆苍凉。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7)

词人久久沉浸乐音之中,不能释怀,不能自已。抬眼望,云天之下,沧江之上,只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不闻人声言语,不闻鼓瑟悲鸣。天高水阔,地老山荒,悠悠余音似乎仍然回响江畔,丝丝缕缕萦绕词人心怀。

词作结尾两句,是词人直接引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中的诗句,却用得自然熨帖,如从心出,浑然天成,如图如画,如梦如幻,撩拨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回味。余音留白,人踪不见,瑟声不闻,景物活现,清静逼人,将读者带入千古潇湘,带人幽远历史。

你我站在泊舟靠岸的渡口,观览千年流水,沉思千古幽魂,感慨风雨云烟变迁,感慨宦海沉浮起落,心中一定是风云激荡,潮起潮落。历史与心灵交汇,过往与现实对接,一个古老的渡口,定格了一幅从古代走到今天的流动图景。

秦观科举最伤感的一首词(秦观一首千古名篇临江仙抒发词人的贬谪之思)(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是小书蠹,和您一起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词中的柔婉幽冷与情韵兼胜

掠过红尘繁华,不染人间烟火,秦观《点绛唇》寄予人生安宁与优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