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科植物配图(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
景天科植物配图(植物界全系列虎耳草目)景天科起源非洲南部,随后向北扩散到地中海地区,再蔓延至亚洲、东欧和北欧,最后扩展至北美。景天科(Crassulaceae),是虎耳草目的一科,为多年生草本或低矮灌木。原产于世界温暖干燥地区,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区域,品种繁多,大约有34属1426种,中国有13属(2特有属,一引进属),约233种(129特有种,1引进种),另有多种引进作为观赏花卉。双子叶植物纲虎耳草目景天科
虎耳草目—景天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虎耳草目
景天科
景天科(Crassulaceae),是虎耳草目的一科,为多年生草本或低矮灌木。原产于世界温暖干燥地区,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区域,品种繁多,大约有34属1426种,中国有13属(2特有属,一引进属),约233种(129特有种,1引进种),另有多种引进作为观赏花卉。
景天科起源非洲南部,随后向北扩散到地中海地区,再蔓延至亚洲、东欧和北欧,最后扩展至北美。
1.形态特征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常有肥厚、肉质的茎、叶,无毛或有毛。叶不具托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常为单叶,全缘或稍有缺刻,少有为浅裂或为单数羽状复叶的。
常为聚伞花序,或为伞房状、穗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有时单生。花两性,或为单性而雌雄异株,辐射对称,花各部常为5数或其倍数,少有为3、4、或6-32数或其倍数;萼片自基部分离,少有在基部以上合生,宿存;花瓣分离,或多少合生;雄蕊1轮或2轮,与萼片或花瓣同数或为其二倍,分离,或与花瓣或花冠筒部多少合生,花丝丝状或钻形,少有变宽的,花药基生,少有为背着,内向开裂;心皮常与萼片或花瓣同数,分离或基部合生,常在基部外侧有腺状鳞片1枚,花柱钻形,柱头头状或不显著,胚珠倒生,有两层珠被,常多数,排成两行沿腹缝线排列,稀少数或一个的。蓇葖有膜质或革质的皮,稀为蒴果;种子小,长椭圆形,种皮有皱纹或微乳头状突起,或有沟槽,胚乳不发达或缺。
2.生长环境在中国西南地区、热带干旱地区多有分布,主要野生于岩石地带、山坡石缝、林下石质坡地、山谷石崖等处。多数植物种类喜光照,适生温度为15-18℃,部分种耐荫,对土质要求不严。喜湿润,但忌涝,性耐寒,宜于砂壤土生长,便于管理和养护。
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美洲。以中国西南部、非洲南部及墨西哥种类较多。
3.主要价值观赏:景天科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质草本,花朵美丽,花色丰富,有红花、粉、黄、白等,茎有翠绿、红、紫红等,叶有深绿、金黄等。枝叶茂密,植株矮小,适合在城市造景中用于衬景,起装饰和点缀等用,如佛甲草。
药用:红景天素可抑制体外人喉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分裂能力,促进糖原合成;佛甲草具有明显减慢或阻断心脑缺氧、缺血的病理过程的作用这W大脑记忆受损、心肌缺血缺氧等功能康复有临床开发价值。
4.下属亚科景天科最初在1930年被Berger描述时包括有六个亚科,分别是:
青锁龙亚科 Crassuloideae
伽蓝菜亚科 Kalanchoideae
银波锦亚科 Cotyledonoideae
拟石莲亚科 Echeverioideae
佛甲草亚科 Sedoideae
长生草亚科 Sempervivoideae
其后这个分类经过多次修订,之下的亚科从两个到四个不等,但这六个亚科的分类仍然是最常用的分类,尽管这些亚科有好些都是多系群。另一个比较常用的分类减至下列三个亚科:
青锁龙亚科(Crassuloideae)
伽蓝菜亚科(Kalanchoideae)
长生草亚科(Sempervivoideae)
5.青锁龙亚科(1)青锁龙属青锁龙属(Crassula),又名肉叶草属,是景天科下的一个属,其下包含约209个物种。青锁龙属植物分布于全球多地,例如亚洲的东爪草和澳洲的水生种Crassula helmsii等;而园艺中常见的种则大多来源于非洲南部,例如玉树、秋火莲等。
在栽培中,青锁龙属植物通常可用茎或叶片进行扦插繁殖。很多栽培种都可以忍受轻微的霜寒,但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则会令其叶子枯萎,从而导致植株落叶或死亡。
(2)青锁龙青锁龙(学名:Crassula muscosa L.)是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多浆肉质亚灌木。株高30厘米左右。茎较细弱,且多分枝,整个植株成丛状,茎和分枝垂直向上生长。叶片鳞状呈三角形,叶小而密,在茎和枝上排列成4棱,非常紧密,以至难于与茎枝区分,叶色鲜绿。小花黄白色,着生于叶腋。春、夏开花,花期较长。
原产于南非和纳米比亚。中国有引种,各地均有盆栽,多采用低温温室栽培。喜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泥炭土与沙土混合为好,忌土壤黏重和积水。怕低温和霜雪为害。
青锁龙为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青锁龙枝条翠绿。小叶细碎,在枝条上排列有致,小花淡雅可爱,花期又长。适宜盆栽观赏,点缀茶几、案头。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