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李广见到匈奴了吗(漠北之战卫青弃用李广)
漠北之战李广见到匈奴了吗(漠北之战卫青弃用李广)当然后来霍去病是有些冲动了,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本来李敢就是霍去病账下一员猛将啊,李敢就是追随霍去病出征时因功封侯的,可能这也刺激李广了吧,自己儿子都封侯了,自己就更不能忍了,汉武帝也的确是偏袒霍去病,这也没办法,霍去病的功劳只有去了霍去病和汉武帝的陵墓就知道了,就知道汉武帝是多么的喜欢霍去病。现在还有人说,真正造成冠军侯死因的很有可能是因为封狼居胥这事,干了皇帝才能干的事,以武帝的多疑的性格,这事干了还能有个好?封禅自古只有皇帝能干,冠军侯以将军之身行皇帝之事,功高震主从来都是取死之道,如果是汉武帝有意整死霍去病,他就不会为霍去病隐藏私杀李敢这件事情了。后来李广之子李敢因为自己父亲之死还伤了卫青,卫青是怎么做的,大将军匿讳之,不然李敢是何等重罪啊,汉代私自复仇墨刑,魏晋南北朝私自复仇杀三族,历代都禁止私自复仇,血亲复仇的,如果卫青是阴险之人,完全可
漠北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的顶峰,10万精锐汉军骑兵兵分两路,意图歼灭匈奴主力,彻底解决匈奴人对汉朝北境的军事威胁,和此战汉军战果辉煌相比,李广是最悲剧的了,一生想要封侯不得,最终还在合围匈奴单于主力部队的战斗中,因为迷失道路而错失战机,不想面对狱吏而自杀,很多人也是为李广惋惜,同时对汉武帝和卫青排挤李广的做法感到反感,不够个人觉得,李广指挥骑兵机动作战能力不强才是他难封侯的原因,没有拿的出手的战绩就有封侯的资格,而且汉武帝和卫青对他也是不错的了。
汉武帝一开始对李广是打算委以重任的,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於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汉武帝让李广掌控禁军,这是多么大的信任了,包括后来的霸陵尉事件,霸陵尉其实也没有太过分,也是按照法令来的嘛,当然可能也有嘲讽李广的意思,毕竟霸陵尉喝醉了,不让李广通行,李广就只能在亭下过了一晚。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後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恰好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匈奴入侵汉朝北疆,这个时候汉武帝是想起李广了,李广守城的能力还是当时汉军当中一流的,不然也不能有飞将军的名号,所以汉武帝立即启用了已经被贬为庶民的李广,要知道之前李广在征战匈奴的战争中,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时候的李广可比迷失道路错失军机的李广更悲催啊,所部几乎全军覆没,自己还被生擒,为什么这个时候就有脸面面对所谓的刀笔小吏了,显然漠北之战时李广最不想面对的是自己,因为他错失了封侯的最后良机。话说回来,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这是给了李广再次崛起机会的,不过李广的做法多少是打了汉武帝脸的,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李广这是相当于公器私用啊,哪怕你让霸陵尉战死在战场上,我都能接受,你直接把他杀了,就是因为自己面子过不去,这就多少是辜负了汉武帝对他的信任啊,而李广私杀霸陵尉,汉武帝也是没有处罚李广,但是李广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了,这么明目张胆报私仇的人,一个明智帝王会重用他统领汉军吗?李广杀霸陵尉的时候是痛快,但是他应该没注意保持自己在汉武帝心中形象吧。
从此之后,汉武帝对李广从重用多少就变成了能用了,而李广一生率领骑兵出击匈奴的战役中,大多是军士死伤甚众,那显然李广就不值得汉武帝重用了,将领可以打败战,但是不能一直败啊,所以说汉武帝认为李广命不好,在漠北之战中重用李广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本来汉武帝就没打算让李广去,是李广坚持要求,估计是汉武帝看到李广这么老了,想封侯,漠北之战是最后的机会了,所以准许他去了,如果说当时李广没有迷失道路的话,按照计划到底合围地点,李广还真是有机会封侯的。
李广本来是前将军,但是临战前被卫青调离主力部队,对李广是有些不公平,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原居前,先死单于。的确和主力部队同行,只要打赢了,封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卫青强行让李广当了偏师,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这的确是极大的降低了李广斩获匈奴首级的机会,封侯成功率大减,李广当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愤恨卫青也很正常。
卫青弃用李广,对李广残忍,但是对于大汉是一件正确的事,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卫青也是受到了汉武帝的旨意,毕竟李广岁数大了,经常打败仗,所以被人认为是命运不好,在现在是没有命运这一说,不过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有的人就是福将啊,对于汉武帝和卫青来说,此战只能胜不能败,汉朝为了准备此战,积蓄了两年的钱粮,更是在全国实行了盐铁专卖,已经开始从百姓手里抢钱了,乃粟马发十万骑,私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主力作战部队是10万精锐骑兵,马匹14万,保障后勤的步卒数十万,而且这还不算国内运输粮草的民夫,这是汉朝倾尽国力一站,漠北之战战后,14万马匹入塞不足3万匹,可以说如果此战未能重创匈奴,对于汉朝来说就是一场失败,这么关键的战役,李广的个人利益当然要让位于国家利益,这没什么说的。
说卫青自私,为了好友公孙敖,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广。只能说这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汉武帝害怕李广的“数奇”影响到战局,卫青再怎么说人品还是可以的,当初汉武帝要封他三个还是婴儿的儿子为侯时,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卫青就是再三推辞,说卫青单纯为了好友利益而估计排挤李广,我是不认可的。
后来李广之子李敢因为自己父亲之死还伤了卫青,卫青是怎么做的,大将军匿讳之,不然李敢是何等重罪啊,汉代私自复仇墨刑,魏晋南北朝私自复仇杀三族,历代都禁止私自复仇,血亲复仇的,如果卫青是阴险之人,完全可以大做文章,起码李敢的侯爵肯定是没了,是卫青比较宽厚对这个事情隐瞒下来众人不知道,汉武帝可能都不知道,卫青是什么人也是骑射的高手李敢真能打过他吗?他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了?李敢官不高但是爵位是侯爵不是可有可无了。
当然后来霍去病是有些冲动了,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本来李敢就是霍去病账下一员猛将啊,李敢就是追随霍去病出征时因功封侯的,可能这也刺激李广了吧,自己儿子都封侯了,自己就更不能忍了,汉武帝也的确是偏袒霍去病,这也没办法,霍去病的功劳只有去了霍去病和汉武帝的陵墓就知道了,就知道汉武帝是多么的喜欢霍去病。现在还有人说,真正造成冠军侯死因的很有可能是因为封狼居胥这事,干了皇帝才能干的事,以武帝的多疑的性格,这事干了还能有个好?封禅自古只有皇帝能干,冠军侯以将军之身行皇帝之事,功高震主从来都是取死之道,如果是汉武帝有意整死霍去病,他就不会为霍去病隐藏私杀李敢这件事情了。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其实李广最后自杀,就像我之前说的,李广最不能面对的是他自己,他一生都想要封侯,奈何自己的战功在当时的汉军中就是排不上号,这次是他好不容易从汉武帝那里求来的机会,最终却连仗都没赶上,李广更多的不是没有脸面面对狱吏,而是眼见自己一生所求化为泡影,错过了此战,李广就没有机会在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了,一生的梦想难以实现,李广是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