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在“汉中之战”当中,张飞也有运用智谋的表现,可惜最后结果是失败的。“汉中之战”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除了主要战场汉中以外,刘备还派遣部将吴兰攻取下辩,从侧面威胁关中或者陇右地区。曹操派遣曹洪、曹休、曹真等人进攻吴兰,张飞、马超大张旗鼓,做出截断曹洪后路的态势。这本来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奈何曹休是一个人物,看穿张飞的计划,劝说曹洪暂时不管张飞的威胁,全力进攻吴兰。吴兰兵败身死之后,张飞也只能撤军了。张颌在历史上是一个智将,从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表现就能够看出这一点。《三国志·魏书·张颌传》也给张颌很高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结果在“宕渠之战”当中,张颌就失败在最擅长的“战势地形”上面。张飞与张颌相持五十多日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从一条狭窄的山道进攻张颌,使张颌的军队首尾不能相顾,最后取得巨大胜捷。仅从“宕渠之战”来看,张飞对地形的了解和运用是很出色的。值得一提

张飞这个历史人物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历来的形象都是性格暴烈、鲁莽。这种形象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归功于《三国演义》的塑造。历史上的张飞虽然也有性情暴烈的一面,但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却并不是一个莽夫,反而喜欢智取。这与张飞的固有的鲁莽形象有非常大的分别。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1)

张飞的形象

张飞的历史形象还算是比较鲜明——悍勇、暴烈,轻视士卒,又敬重士大夫。张飞的一个著名表现就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据水断桥”,当时曹操南下荆州,刘备在撤退江陵的途中遭遇曹纯率领的“虎豹骑”的追杀,张飞为了掩护主力部队,以二十人断后,阻碍了“虎豹骑”的继续追击。这个表现足以体现张飞的悍勇。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2)

除此以外张飞还有暴烈、蛮横的一面,关于这一点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张飞喜欢鞭打士卒,最后也因此而死;比如张飞的妻子夏侯氏本为夏侯渊从女,在樵采时被张飞掳掠而来;再比如曾经的吕布部将秦宜禄。秦宜禄本为吕布部将,后来出使袁术时留在袁术那里。曹操消灭吕布之后,纳秦宜禄之妻杜氏为妾。事实上秦宜禄和杜氏的婚姻已经破裂。再后来秦宜禄投降曹操。张飞就嘲骂秦宜禄,促使秦宜禄脱离曹操跟随刘备,又在秦宜禄反悔时杀掉他。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3)

与历史形象相比,张飞的文学形象更加复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更加鲁莽,暴躁,曾经因为与吕布不合和嗜酒而丢掉徐州。其实历史上刘备集团丢徐州的真正原因是陶谦旧部的反水,刘备兵力捉襟见肘。同时张飞又粗中有细,智取蜀中名将严颜,这种反差为他的文学形象增色不少。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4)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人的描述中,张飞还有一丝儒将风范。很多史料中言之凿凿地说张飞擅长书画、辞赋,还有《立马铭》流传至今。不过这些记载大多出自明朝之后,距离汉末三国时期久远,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另外《立马铭》也被认为是伪作,并非出自张飞之手。小编认为张飞从一个赳赳武夫演变为风流儒将,可能与张飞敬重士大夫的表现有关系。在《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引注的《零陵先贤传》记载这样一件事:张飞曾在刘巴那里留宿,想要亲近刘巴,但是刘巴拒之千里。诸葛亮还特意调解两个人的关系。这也能够证明张飞并非儒将,可信度比明人笔记要高得多。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5)

张飞在战争中的表现

由于张飞本身的悍勇、暴戾的特点,加上小说家的推波助澜,让很多人认为张飞是一个莽夫。其实不然。在战场上的张飞可以说是智勇双全,而不是一味地猛冲猛打。首先来说一说“宕渠之战”,也算是张飞的成名战。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6)

“宕渠之战”是刘备集团对益州控制的一个小危机。当时曹操已经攻取汉中,留下夏侯渊、张颌等人继续对巴蜀进行袭扰。刘备因为荆州问题正在与孙权对峙,得到益州危急的消息后迅速和孙权订立“湘水之盟”,然后撤退到江州。此时张颌对益州的侵入已经非常严重,一度来到蒙头、荡石,已经距离江州不远。刘备马上派遣张飞对抗张颌。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7)

张颌在历史上是一个智将,从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表现就能够看出这一点。《三国志·魏书·张颌传》也给张颌很高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结果在“宕渠之战”当中,张颌就失败在最擅长的“战势地形”上面。张飞与张颌相持五十多日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从一条狭窄的山道进攻张颌,使张颌的军队首尾不能相顾,最后取得巨大胜捷。仅从“宕渠之战”来看,张飞对地形的了解和运用是很出色的。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8)

在“汉中之战”当中,张飞也有运用智谋的表现,可惜最后结果是失败的。“汉中之战”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除了主要战场汉中以外,刘备还派遣部将吴兰攻取下辩,从侧面威胁关中或者陇右地区。曹操派遣曹洪、曹休、曹真等人进攻吴兰,张飞、马超大张旗鼓,做出截断曹洪后路的态势。这本来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奈何曹休是一个人物,看穿张飞的计划,劝说曹洪暂时不管张飞的威胁,全力进攻吴兰。吴兰兵败身死之后,张飞也只能撤军了。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9)

除了上述两个比较明显的战例以外,在“益州之战”中,张飞也有顾全大局的表现。当时刘备的军队从葭萌进攻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从荆州进入益州,来配合刘备军的行动。荆州援军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就是控制水道交通枢纽的江州,江州守将就是严颜。严颜被张飞击败俘虏,呵斥张飞不愿投降,张飞却将严颜引为上宾。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张飞钦佩严颜的忠勇义气,但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刘备进攻益州是为了占据益州,对蜀中降将多持有宽抚、怀柔的态度。张飞引严颜为宾客,很有可能也是借助严颜的身份和名望来树立典型,从而收获巴郡吏民的人心,削弱其他人的抵抗意志。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10)

小结

《三国志》历来有行文简略的诟病,尤其是《蜀书》部分更是史料缺失的非常严重。除了上述的战例以外,张飞还有配合周瑜攻取江陵;“益州之战”中收取巴西、德阳的表现,但大都是一笔带过,且不见于《三国志》的正文。记载得比较具体的战例,只有上述的“长坂坡之战”、“宕渠之战”、“下辩之战”、“张飞擒严颜之役”。

张飞最真实的面貌(据水断桥的张飞)(11)

而在仅有的这四场战役中,只有“长坂坡之战”的“据水断桥”的表现能够体现出张飞的悍勇。这也是基于刘备集团形势危急,张飞不得不充当断后这样一个角色的情况下。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不能以常理视之。而“宕渠之战”、“下辩之战”、“张飞擒严颜之役”分别体现了张飞对地势的理解;对谋略的运用(虽然被曹休识破而失败)以及安抚人心、刚柔并济的大局观。由此可见在战场上的张飞与莽夫的形象并不沾边,不愧是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参考文献:《三国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