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耳濡目染下,孟小冬也爱上了这门艺术。孟氏家族,梨园世家,孟小冬祖父孟福保,艺名孟七,徽班出身,擅演武净兼武生父亲孟鸿群,还曾与“伶界大王”谭鑫培配戏。究竟是一个怎样传奇的女子人物,能让梅兰芳一记就是这么多年,能被流传于后世呢?上海1907年冬天,京剧老生孟鸿群而立之年,喜得千金,取名“小冬”。“小冬过了,就是大冬,要过年了”,昭示着喜乐团聚,象征着新的开始。

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曾说:“京剧是乡音,既是故乡的声音,也是祖国的声音,是太美的一门艺术。

说起瑜老板的学艺之路,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梨园冬皇”孟小冬。

王珮瑜曾不止一次提起:“第一次听到孟小冬《搜孤救孤》,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我爱上了京剧,就是那一刹那。”

对于孟小冬,更多的人是通过电影《梅兰芳》才知晓这个名字。

究竟是一个怎样传奇的女子人物,能让梅兰芳一记就是这么多年,能被流传于后世呢?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1)

01

上海1907年冬天,京剧老生孟鸿群而立之年,喜得千金,取名“小冬”。

“小冬过了,就是大冬,要过年了”,昭示着喜乐团聚,象征着新的开始。

孟氏家族,梨园世家,孟小冬祖父孟福保,艺名孟七,徽班出身,擅演武净兼武生父亲孟鸿群,还曾与“伶界大王”谭鑫培配戏。

耳濡目染下,孟小冬也爱上了这门艺术。

在孟小冬9岁那年,父亲孟鸿群写信给“菊仙派”老生仇月祥,请他收小冬为徒,但只能以老生开蒙,不许入旦行。

于是,每天早上,孟小冬练气、喊嗓,踢腿、压腿、下腰;回家后,学唱腔、习身段、念戏词,抽空还得为师傅捶背、沏茶、装烟叶。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2)

半年之后,孟小冬在“久记”票房第一次登台演出。她客串《乌盆记》,扮刘世昌,声色嘹亮,不显雌音。

而后又以《逍遥津》,获得满堂喝彩。不到12岁的她,已是梨园名伶,18岁便有了“梨园冬皇”的美号。

孟小冬被称为中国第一京剧老生,后人说她的嗓音不带干净利落,饱含情感,不带一点雌性的声音。

在很多人看来,孟小冬的出身就决定了她的事业起点是很高的。最起码和现在大多数人普通的上学、高考、入职相比,她早很多找到了自己一生要发展的目标,并提前努力了很多年。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3)

即使是放到现在,孟小冬这样的女子算是不可多得人才了。

其实,孟小冬不过是一个是性格坚韧、敢爱敢恨的普通女子罢了,只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身份注定她的一生要跌宕起伏,因此才叫人格外唏嘘。

尤其是她那两段为人称道的情感纠葛。

02

首先就是和梅兰芳的,这段感情也被后人赞颂和唏嘘最多。两个明明很相爱,又都很有才华的人,终是没有抵过意外的考验。

那是1925年,孟小冬已经在南方小有名气,但她还是执意北上,因为京戏的根是在北方。

就在那一年,她和梅兰芳相遇了。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4)

梅兰芳与孟小冬合演《游龙戏凤》,梅兰芳扮演多情凤骚的李凤姐,孟小冬反串情场浪子正德皇帝,二人在舞台把龙凤的打情骂俏演到极致,才子佳人,珠连璧合,鸾凤颠倒。

同是戏剧里的佼佼者,一个是翩翩公子,一个是绝艳佳人,彼此才情不输,气度不输,情愫暗生。后来在一众旁观者的撺掇下,两个人终于捅破了窗户纸,决定在一起。

然而,此时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室,大房夫人王明华,二房夫人福芝芳。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孟小冬不在意名分,只想和她的梅哥哥长相厮守。

孟小冬为了梅兰芳褪去一身华丽的戏服,换上了寻常女子的围裙,洗衣做饭,乐不思蜀。却没想到,一腔热情终是错付。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5)

李志刚早就开始追捧孟先生,由于爱屋及乌,得到梅、孟结婚的消息,受到刺激,于1927年9月14日持枪往见梅兰芳,开枪打死了从中斡旋的《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

两个人共同的好友因为自己的爱情惨遭毒人之手,当时外界对此争议很大,闹得沸沸扬扬。梅兰芳和孟小冬嫌隙暗生,没了最初的热情。

1930年,梅兰芳的母亲过世,孟小冬按照礼数去给婆婆守孝,在门口,被福芝芳叫人挡住,不承认她是梅家人,没资格守孝。

而这时候的梅兰芳,并没有站出来替孟小冬主持公道,而是站在自己的太太一边,劝她先回家。孤傲的孟小冬终于明白:她在这个家根本没有地位与名分,看似夫妻,实则外人罢了。

她受不了这种侮辱,哭着跑回了家。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6)

1933年9月,骄傲的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连登了三天启事:

“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

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

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

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03

她对感情是认真的,也是固执的。这像极了现在大多数女生的爱情,爱而不得,或许因为现实,或许因为自己的内心,总之最后的选择就是一辈子没和最爱的人在一起。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孟小冬和梅兰芳的爱情能让这么多人产生共鸣的原因吧,最初的往往是最美好的,但却不是最长久的。

两人分开后,孤绝如冬皇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在唱不会比你差;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的确如此,在梅兰芳之后,孟小冬与青帮大佬杜月笙产生了一段旷世奇恋。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7)

杜月笙是中国三百年来黑帮第一人。梅兰芳比女人还更柔情,却辜负了孟小冬。杜月笙一个心狠手辣的流氓痞子,但在心爱的面前,倾注了所有的温柔,舍不得让她受一点委屈。

杜月笙在梅兰芳内心最封闭和孤独的时候,带给了她温暖。最终孟小冬成为杜月笙这一大家子中的一员,也成为杜月笙爱人的一员,操持着生活琐碎还烦恼。

孟小冬和杜月笙之间的感情,其实也是备受争议的,两个人毕竟有着年龄的差距,而孟小冬曾经那么孤傲的一个女人,竟然也被染上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8)

毕竟她曾经也说过,要嫁人也要嫁一个让四九城听了都乱颤的人儿。这样的傲气和对爱情的向往,影响了许许多多女生。

这样想来,她的爱情就和如今许多现代女性一样,年轻时都想着一定要与值得的人共白头,成熟之后又渴求一种温暖和依赖,最终也可以忍受曾经看不上的现实中的七七八八。

04

大抵真的就是这样,生命中总是会出现两个重要的人,一个惊艳了岁月,一个搀扶了一生。

抛却这些儿女之情,孟小冬本身就是一名很有自身价值的女性。她为了学习正宗的京剧,来到更大的京剧舞台,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奋斗。

就和如今大多数的北漂一样,只是她最初就有了很好的成绩还如此努力。而孟小冬来到北京之后也是名声大噪,被著名京剧演员余叔磊看重,成功成为余叔磊的关门弟子。

对待学习,她是刻苦认真的,对待老师,她是万分尊重的。她能够有当初的成绩和如今的名声,还是因为自身的成就,和所谓的风花雪月没有多大关系。

孟小冬 梅兰芳 杜月笙(民国第一名伶孟小冬)(9)

所以说,女生还是要自己努力自己变强,自己的价值也只有凭借自己才能实现。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优秀女子无一不例外。

后来,她进入迟暮之年时,收弟子也不忘恩师余叔磊的教导,对待弟子一样有原则和严格,叫人敬佩。

孟小冬的一生乍一听的确跌宕起伏,让人觉得丰富多彩。但其实背后映射的还是一个女人一生中要经历的种种,只不过她的选择和作为都极具代表性罢了。

而这样的女性,也是值得被后人记住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