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资深摄影爱好者赵永祥拍摄的黑鹳。“我赶紧拉近了镜头一看,这长长的大红嘴,高高的腿,硕大的身子,肯定是黑鹳。”此前,赵永祥曾在有着“黑鹳之乡”的十渡工作,黑鹳的样子,他一直没忘。这是他第一次亲自拍到黑鹳。永定河上的“新朋友”赵永祥是一位资深摄影爱好者,永定河是他最常光顾的摄影地之一。近一年来,每天早上5点左右,他都会去永定河附近溜达一圈。最近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许多平时不常见的鸟类现身北京,身边的摄友都陆续拍到了罕见的珍稀鸟类。十月下旬的一个早上,赵永祥和几位摄影同好一同前往永定河。拍完了日出,一行人驾着车来到河畔,远远就看见河面上有一群黑压压的鸟。一位摄友突然叫了一声,转过头来问他,那些是不是黑鹳?

新京报快讯(张璐 应悦)黑羽白腹、红喙红腿,大型涉禽黑鹳在水边“优雅”捕食的画面,往往让观鸟爱好者“眼前一亮”。近年来,从“中国黑鹳之乡”房山,到鱼虾丰美、空气清新的密云水库,黑鹳优美的身影出现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地方。

除了黑鹳、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稳步上升,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白尾海雕等珍稀濒危鸟类也在北京湿地内相继被发现。“369种野生植物,202种野生动物在北京湿地内安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黄三祥说。

得益于生态功能的改善,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正持续增加,湿地成为北京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1)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2)

密云水库观鸟小组成员拍摄的黑鹳。

永定河上的“新朋友”

赵永祥是一位资深摄影爱好者,永定河是他最常光顾的摄影地之一。近一年来,每天早上5点左右,他都会去永定河附近溜达一圈。最近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许多平时不常见的鸟类现身北京,身边的摄友都陆续拍到了罕见的珍稀鸟类。

十月下旬的一个早上,赵永祥和几位摄影同好一同前往永定河。拍完了日出,一行人驾着车来到河畔,远远就看见河面上有一群黑压压的鸟。一位摄友突然叫了一声,转过头来问他,那些是不是黑鹳?

“我赶紧拉近了镜头一看,这长长的大红嘴,高高的腿,硕大的身子,肯定是黑鹳。”此前,赵永祥曾在有着“黑鹳之乡”的十渡工作,黑鹳的样子,他一直没忘。这是他第一次亲自拍到黑鹳。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3)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4)

资深摄影爱好者赵永祥拍摄的黑鹳。

“刚看到的时候是真的激动,强压着内心的喜悦,冲着它们一顿拍。”赵永祥说,当时这群黑鹳大部分都在水中休憩,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梳理羽毛,集中在河边浅水区域,将近20只之多。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专注保护北京地区的黑鹳已有20年,他介绍,自从永定河三家店以下彻底断流以后,这是第一次有人拍到这么多的黑鹳出现在永定河。

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作为一种大型涉禽,生性胆小,只在安静和隐蔽的地方筑巢和捕食。曾经的永定河因河泉湖沼众多、植被丰富,成为黑鹳繁殖和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黑鹳的大批量回归,是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一种证明。”李理介绍,黑鹳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它们主要以泥鳅等小型鱼类为食,通常觅食在干扰较少的河渠、溪流等地,通过眼睛搜寻食物。只有水质清澈,才能满足黑鹳的捕食需求。

今年5月,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并于今年10月下旬二次补水。目前,永定河在山峡段、平原段形成水面面积约1800公顷。专家认为,今年,永定河的两次补水,不仅带来了清澈的水源,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鱼虾。黑鹳的出现,也验证着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5)

资深摄影爱好者赵永祥拍摄的黑鹳。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6)

资深摄影爱好者赵永祥拍摄的鹗。

“房山黑鹳”变身“北京黑鹳”

黑鹳以前主要集中在房山十渡景区的拒马河流域,如今,它们已经不满足于安守北京西部,倩影频频出现在密云、大兴等区。

“古北口镇、潮白河流域、云蒙大桥……密云区从北向南,我们都拍到了黑鹳的身影,这说明黑鹳在密云区已经形成固定的种群。它们在浅水区觅食,在峭壁上筑巢栖息。”自然之友野鸟会的观鸟爱好者林伦说,黑鹳在白河穿密云城而过,由于水域环境保护得好,在溪翁庄镇的君山墅社区内,居民也可以看到黑鹳从河面上空飞过或在水边觅食,有的居民用长焦相机将这些画面拍摄下来。“鸟类找到离人更近的栖息地,人鸟和谐共生的画面在密云上演。”

今年10月8日,麋鹿苑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也在永定河大兴段发现了3只黑鹳。

黑鹳在全球分布仅3000余只,其中在我国有1000只左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最新的候鸟监测显示,目前北京市的黑鹳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达100多只。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体系建设和管理科科长史洋说,北京平谷、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北部和东部山区都有黑鹳分布。根据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数据显示,全市80多个监测点位中,7个区的9个监测站曾经监测到黑鹳。

其中,密云的黑鹳数量有20多只,延庆有10多只,它们大多春天到秋天在北京山中繁殖,冬季迁徙到南方。房山的数量最多,将近30只。由于拒马河冬天不结冰,房山十渡分布着黑鹳越冬种群。

黑鹳在北京过冬,不仅要经受低温的考验,食物匮乏也是一大问题。为了保证黑鹳不挨饿,中心工作人员选择水面宽阔、流速缓的六渡,为黑鹳投喂小杂鱼。“主要选泥鳅,它们大小适合,营养丰富。泥鳅不会随着河水流走,而是钻到河底淤泥和沙地里,黑鹳在浅水区域找吃的,容易发现它们。”

NGO组织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观测记录了黑鹳更广泛的分布。“由于观鸟爱好者的路线更灵活,2014年以来,在北京的海淀等9个区的20个观鸟地记录到了黑鹳。”史洋说,今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了黑鹳专项调查,其中包括6个区的10个重要栖息地,最多的一个月记录到35只黑鹳。

监测员“闻声辨鸟”

除了黑鹳,越来越多的鸟类愿意来北京“做客”。正值候鸟迁徙季,在南飞途中,大片的候鸟将环境清新、食源充足的北京作为中转站,落脚补充食物。

扛着单筒、双筒望远镜,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监测科副科长方春每天要绕湖走上几公里,“追着”鸟类进行观测,无论刮风下雨。“哪种鸟何时来京?何时飞走?鸟群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这些都要记录,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含糊。”从2005年到野鸭湖工作以来,他见证了鸟类从当时的247种增加到现如今的348种。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7)

方春用望远镜观测鸟类。受访者供图

刚开始不懂,方春拿着鸟类图片书,对照鸟的习性、姿态、羽毛颜色一点点学习,经过15年观测,方春不仅能识别200多种鸟类,光听叫声就能“辨鸟”。“我的第一感官是耳朵,听到动静了再用眼去找。鸟类的叫声不同,比如四声杜鹃,真的是‘咕咕咕咕’叫上四声,婉转动听。”

2015年,方春第一次在野鸭湖观测到了白鹤的身影。它通体雪白、脸儿是红色的,飞起来羽尖带着黑色。激动不已的方春把图片发给专家看,确认了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目前,野鸭湖发现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达到11种之多,二级达到49种。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8)

每到迁徙季,野鸭湖便会迎来成群的灰鹤。方春供图

今年10月初,零零星星的候鸟作为“先头部队”,来到北京“补给”。到了11月中下旬,2、3万只候鸟经过长途跋涉,聚集野鸭湖,它们飞掠水面的壮观景象,引来了不少观鸟爱好者。“鸟儿很聪明,去年它迁徙经过这里,喜欢这儿的环境,今年就还会来。”方春说,为了给鸟类创造它喜欢的自然环境,野鸭湖也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对湿地进行保护。

2015年起,南水北调水引入水库。密云水库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鸟类的栖居地滩涂、浅滩等逐渐增加,密云水库上出现了好多鸟岛。密云水库观鸟小组成员李婕记得第一次登上最大鸟岛的情景,“满天飞舞的翅膀,让我觉得好像到了鸟的天堂。这说明我们水库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前几天,李婕又在水库上游河道看见了20多只黑鹳。候鸟南迁已经过半,停留在水库的鸟类有数万只。观鸟小组每月进行一到两次的观测。拍摄前,小组成员要进行数天的提前摸点,每天在天亮时分赶到现场确认鸟类出没。拍摄时,小组成员还要穿上迷彩服,避免惊扰鸟类觅食。

目前,密云水库初步整理出了密云水库鸟类名录,编制了手册,收录各种鸟类188种。春季,在密云水库盘旋翻飞、逐浪觅食、繁育后代的候鸟有数十万只,包括淡水鸥、大小天鹅、白鹭、苍鹭、鸬鹚、各种秋沙鸭等鸟类。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9)

密云水库观鸟小组成员李婕拍摄的鸬鹚。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10)

密云水库观鸟小组成员李婕拍摄的黑翅长脚鹬。

鸟类“保护欲”

掌握了鸟类活动规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保护。“像黑鹳这样的鸟,它们非常怕人,十分警觉。如果水库这边的人类活动多,它们绝不可能在此停留。”李婕说。

密云水库水政科科长王荣臣介绍,密云水库155米高程有300公里全封闭围网。围网内禁止非水库人员进入,避免水库内部无序人员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一旦有人员进入,水库还有执法人员进行执法。目前,水库执法人员每年平均要巡查9万余公里。

了解了鸟类的习性后,方春的“保护欲”更强了。“我观察到,猛禽接触鸟类巢穴的时候,雌鸟会装瘸吸引猛禽的注意力,就像在跳舞一样,有点滑稽但很感人。平常它们是躲着猛禽的,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幼鸟,它们敢跟天敌拼命,这不是跟咱们人类一样吗。”有时候,有学生到野鸭湖做科普观测,方春也会向孩子们灌输保护鸟类的理念。他说,延庆区也组织了巡护队伍,防止有人破坏湿地自然环境、伤害鸟类。

鸟迷也需要有护鸟意识,文明观鸟。史洋说,“猫头鹰夜晚活动,白天在树上休息,一些鸟迷好容易看到猛禽,大声喧哗踹树,就为了让猫头鹰睁眼,以便拍出来的照片更好看。猫头鹰被迫到处飞,体力不支容易受伤。”

史洋认为,还有两类情况值得注意。为了减少人为对鸟类的干扰,郊区绿地养护方式最好从人工改成自然演替。“候鸟更喜欢荒地,人工化养护力度过大反而对鸟类造成不好的影响。城市里公园绿地需要考虑农药使用对昆虫和果实(鸟类食物)的影响,谨慎使用农药。”

同时,郊区要谨防对鸟类栖息地的土地性质进行改变。“有的地方以前是农田,农民种玉米高粱,很多越冬的候鸟迁徙时在农田里觅食,烂在地里的庄稼是候鸟重要的食物来源。但一些地点变成保护区重新规划后,不允许再用作农田,可能造成候鸟食物的减少。

珍贵罕见的鸟类(珍稀鸟类来京记)(11)

密云水库观鸟小组成员李婕拍摄的大天鹅。

恢复栖息之所

“鸟类种群数量逐步增加,它们生活的地方得有吃的,有喝的,有栖息地和隐蔽地。黑鹳这类涉禽,适应于在浅水或岸边栖息生活,水深不能没过腿,这就需要恢复浅滩和滩涂湿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黄三祥说,“十三五”时期,北京将湿地恢复与建设任务纳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目前,北京400平方米以上的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6%,比2008年增加了0.73万公顷。

“保护恢复湿地分三类”。他具体解释道,对于野鸭湖湿地、汉石桥湿地、密云水库湿地等现状较好的湿地,相关部门对区域开展保护,避免人为干扰野生动物,尽量让鸟类有安宁的生活空间。“这类地点可能存在电鱼、捡鸟蛋、猎捕鸟类等行为,我们会加强巡查,及时举报和制止违法行为。同时,还会对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监测,对区域进行适度水位控制和生态补水。”

永定河、温榆河等湿地,虽然具有湿地功能,但是生态功能受损。近年来,北京园林绿化、水务和农业农村部门联手,着重对这类湿地开展修复,逐步将浅滩、食物链和生态廊道恢复起来。“比如永定河多年无水,就需要进行生态补水。”

织补食物链也是重要一环。他举例说,鸟类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在芦苇中生活,吃芦苇枝条中的虫子,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野鸭、鸳鸯、天鹅等游禽爱吃芦苇的嫩茎、嫩叶。黑鹳、苍鹭、白鹭等涉禽站在浅水区域里捕鱼,以鱼虾贝等为食。为此,北京在湿地中补植了各种植物,包括藻类等沉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灌木柳等湿生植物、芦苇等挺水植物,同时投放小野鱼和虾蟹,给鸟类补充“营养”。

还有一类湿地,以前是鸟类栖息地,后来由于缺水等原因,湿地功能已经消失。对于这类湿地,北京正对其进行恢复建设。“我们对低洼区域恢复岸坡,利用中水和雨虹用水增加水域,同时补种植被,针对不同鸟类构建不同的环境。”

目前,北京万亩以上的森林湿地有11处,这些林水相依的空间,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繁衍。在描绘未来的北京湿地蓝图时,黄三祥透露,今年北京将对超过100亩的造林绿化地块,结合集水区建设小微湿地。以温榆河、南苑森林湿地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恢复与建设力度。“北京正在推进《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出台,按照初步目标,未来五年还将加强小微湿地和湿地公园建设,同时对现有湿地进行保护,提升其质量,让所有湿地恢复健康”。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应悦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卢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