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圣宗朝秦晋国王皇太弟是耶律隆庆,是景宗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辽朝的建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相同,因此,耶律隆庆的女儿可以被称为是公主。在墓志中记载,公主是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1986年夏天,对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来说,就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墓葬,当时,专家就惊呼道:“一千年的时间过去了,终于找到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惊呼,是因为除了大批的珍贵文物出土外,还出土了一本墓志,墓志记载了公主和驸马的身世,在此之前,夫妻俩的家室和他们的具体情况,还是了解的比较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也渐渐忘记了“陈国公主”的名号。

然而,在1986年,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挖掘出了一座来自于辽代的古墓,该墓的随葬品也非常丰富,达到了惊人的千余件,里面几乎每一件都在彰显着墓主人的尊贵身份。

随着墓志铭的出土,考古专家们也都大为惊叹,原来这是辽朝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墓葬。

而这个辽朝,也是历史上由契丹人所建立起来的王朝,曾一度占据着中国的半壁江山。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1)

墓葬被发掘,历史浮出水面

1986年夏天,对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来说,就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墓葬,当时,专家就惊呼道:“一千年的时间过去了,终于找到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惊呼,是因为除了大批的珍贵文物出土外,还出土了一本墓志,墓志记载了公主和驸马的身世,在此之前,夫妻俩的家室和他们的具体情况,还是了解的比较少的。

在墓志中记载,公主是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圣宗朝秦晋国王皇太弟是耶律隆庆,是景宗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按照辽朝的建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相同,因此,耶律隆庆的女儿可以被称为是公主。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2)

耶律隆庆在8岁的时候就被封王,在南京留守,998年,他被改封为梁王,999年作为先锋南征。

1016年,他纳了秦晋国王为妃,同年九月癸卯,入朝觐见辽圣宗,圣宗亲迎至实德山。

冬十月甲午,封其长子耶律宗政为中山郡王,次子耶律宗德为乐安郡王。

结果,第二年他就因为疾病病逝了,被追册为“皇太弟”。

作为契丹的贵族耶律氏,和萧氏通婚,而且他的众多妃妾也多是萧氏,在《陈国公主墓志铭》中也指出了: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这也就强调了,萧氏是陈国公主生母的依据。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3)

而墓葬的另一位主人萧绍矩在《辽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同样找不到其他的资料去作证他的身世,只能通过墓志铭去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根据墓志铭的内容指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驸马都尉萧绍矩是皇后之兄,陈国公主死于开泰7年,当时的皇后为圣宗齐天皇后,则驸马萧绍矩就是齐天皇后之兄。

关于他的兄弟姐妹,也只能挖掘出一个人,那便是圣宗仁德皇后。

关系捋一下,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辽圣宗耶律隆绪为陈国公主的亲叔父,而圣宗的仁德皇后萧菩萨哥,则是她的亲婶婶,萧菩萨哥还是她祖母萧太后的亲侄女,萧绍矩是她婶母仁德皇后萧菩萨哥的哥哥,是其祖母萧太后的侄子。

总结一下:这对夫妻是近亲,也就是舅舅和外甥女之间的关系。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4)

当然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近亲结婚是一件非常尴尬且不正常的事情,孩子或许会产生疾病,可在那个注重于血统的古代,近亲结婚也时有发生,当时的科学认知并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两人身上的谜团,也随着这次被发掘渐渐付出了水面,而且这作为一座夫妻相互偎依的合葬墓,墓葬本身并没有给考古专家们带来什么难度。

而在这些陪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黄金面具

这个面具是充分按照陈国公主的真容用薄金片打造的,若是仔细观察,还能看出少女丰润的脸庞特征。

面具的周边有33个穿孔,专家专门解释说:“这件面具就类似于汉族的金缕玉衣和契丹皇家的银丝网络结合起来的,这些孔也是线能够穿过的地方。”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5)

在契丹人的传统观念里,有着“灵魂不死”的信念,用金面具来笼罩住逝者,契丹人也相信形散而神不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面具都被认为是中亚和欧洲的特有产物,14世纪迈锡尼国王的黄金面具出土,曾一度轰动了整个世界。

然而,在这位陈国公主的墓中,这样的黄金面具就有两件,一件在公主的脸上,而另一件在驸马的脸上。

由于绝大多数辽代的墓葬都已经被盗过,保存完整的很少,萧绍矩和陈国公主的墓葬,就是极为难得的。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6)

此外,其他的文物珍品更有2000多件,其中有黄金、白银、琥珀、玉等一系列琳琅满目的东西,成为了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解读契丹文化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古专家回忆说:“都想不到当时有多激动,因为当地要修建水库,所以才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千年古墓,还有没有褪色的巨幅壁画,展现的都是浓郁的草原风情,我们看到了平卧在棺面上的公主和驸马,公主的手上有两对金手镯,还有11枚金戒指。”

还有一枚琥珀璎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是契丹民族的特色项链饰品,图案抽象而又生动,体现出契丹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7)

这些,都表达出契丹贵族承袭了唐代厚葬的习俗。

这些文物的保存完好程度,更是所有人最初都不敢想象的,一位考古学家还说:“我记得里面有一把玉柄银刀,一位同事还玩笑说可以用来刮胡子,因为它非常锋利,也非常好用。”

这次发现,也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一个关于辽代的空白。

根据内蒙古时任馆长塔拉介绍说:“在《二十四史》中,有关辽代的部分是最薄的,现代人对于契丹民族的了解,大多都来自于小说,因此更有了一丝神秘色彩,比如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真正的契丹人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样的,恐怕都没有很深的了解。”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8)

备受关注的一对,竟双双陨落

陈国公主去世的那一年,仅仅只有18岁,她在地下豪华的“宫殿”当中沉睡了上千年的时间,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文博的相关专家也明确说明了:“根据墓志铭的记载,这位年轻的公主多次荣获了封号,此前是太平公主,后来又被称为越国公主,后来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她在16岁那年嫁给了自己的舅舅,就是为了保持血统纯正,按照契丹皇族的通婚方法,耶律只能和萧氏结婚。”

从二人死后的陪葬品都不难看出,这场婚礼必然也是无比豪华。

可是,在万众瞩目下走在一起的情侣,在一起的时间也仅仅只有2年,1018年,36岁的驸马和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去世。

这就令人浮想翩翩了,两人都是身强体壮的年纪,怎么会突然去世呢?

不过,这些也不用过分猜测了,墓志铭中已经说清楚了,两人的死和宫廷内斗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们都是因病去世的,不过,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了,已经很难探究清楚他们的死因。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9)

至于和近亲结婚有没有关系,现在只留下了谜团。

塔拉院长在当时也遗憾的表示:“那会考古工作并没有后来完善,所以那会的文物工作者没有意识到要对遗骸进行病理研究,所以,这个谜团只能交给后人来完成了。”
他们的亲人对他们的期望,是化茧成蝶。

在墓葬中发现的蚕蛹形琥珀配饰也说明了这一点,蚕一生四变,这也引发了古人对于天地、生死问题的联想和不断思索。

因此,在一些文化中,蚕蛹被视为生命的源头,孵化出的幼虫也可以被视为“生命的诞生”,它们的“几眠几起”也象征着生命的几个阶段,最后化成飞蛾飞翔而去,在古人的心目中,也是死后灵魂的方向。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10)

这也说明,契丹人深受汉文化“生死观”的影响。

虽然墓中两人的身份已经能够确定了,可从墓志铭也能发现,或许是陈国公主的身份更加显赫,墓志铭中所记载的内容大多也都只关乎于陈国公主,而提到驸马的也只是只言片语,不过,红颜薄命大概也是如此了。

不难想象,他们“重生”的时候,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

夫妻二人的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脚上穿着鎏金银鞋,风格诡异而又美丽,那种感觉很像是盗墓小说中总是渲染的场景,也有人觉得有些“另类木乃伊”的味道,可惜的是,由于接近千年的时间过去,两人的遗骨已经腐朽,仅仅只剩下了部分残骨。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11)

而随着黄金面具的对外展示,陈国公主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

2010年6月,湖南的记者们都在等待着面具的到来,湘蒙文博专家小心翼翼将面具从一个神秘的箱子里取出,放在展品点交台上,为它做一次“体检”,专家们的细心程度,也足以见证这件文物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而那块墓志铭,则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登记后妥善交给内蒙古博物馆收藏展览,博物馆是在1957年成立的,具有保护的水平和展览经验。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12)

志石厚12厘米,志面四边线刻双栏,填几何纹,栏内刻有楷书汉字志文27行513字,字迹工整清晰,过去的20来年里,已经有无数对辽朝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前去参观。

陈国公主只有18年的生命,却在特殊的身份背景下为后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她的生命,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也充满了特殊的意义。

内蒙古发现罕见古墓(内蒙古发现一古墓)(13)

参考

张柏忠.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家世[J].内蒙古文物考古

契丹公主戴面具睡千年 珍贵文物将现长沙 长沙晚报

猜您喜欢: